秦始皇是“反封建,實現大一統”的皇帝?

導讀:如果說秦始皇實現統一中國,那麼肯定沒有人反對。但是,如果說秦始皇反對封建,那麼肯定有人站出來反對,因為在很多人眼裡秦始皇就是生活在封建時代裡,他怎麼可能反封建呢?

秦始皇是“反封建,實現大一統”的皇帝?

事實上,秦始皇確實第一個反封建制度的人,而且還成功推翻封建制度的人。百度解釋:

封建制度是中國商周時期和西歐中世紀出現的政治制度,是以貴族統治階層層層分封,佔有土地和農民(或農奴)等財富為基礎的社會制度

。周朝時期,天子封建諸侯,是為國;諸侯封建大夫,是為家。家是大夫的,國是諸侯的。諸侯和大夫,是國和家的主人。他們不但有產權,而且有治權,可以當家作主。因此他們都是君主──諸侯是國君,大夫是家君。

而各個諸侯共同推出的共主就是天子,我在這裡做個不恰當的比喻,這個天子就好比黑社會老大,諸侯就如同與老大共同打天下的兄弟,這些兄弟憑藉與老大的關係可以獲得一塊地盤自己管理。至於這些兄弟如何去管理那些地盤,老大不會管得那麼具體。但是,這些人每年都要向老大交一定保護費(貢品),並且遵守社團制定的規矩(周禮),維護老大的面子(權威)。如果老大(天子)發現其他社團(外族)入侵本社團的地盤,或者社團成員作出對老大不敬的行為,那麼老大(天子)有權力要求社團成員一起對付那些人,而社團成員必須聽從老大的號令。如果哪個社團成員(諸侯)不聽從老大(天子)的號令,必定受到老大(天子)的武力懲罰。這就是西周到春秋戰國時代的封建制度,也就是我們熟悉分封制度,有點類似今天的聯邦國。

秦始皇是“反封建,實現大一統”的皇帝?

但是,那些諸侯實力逐漸強大,之前天子派自己的子女親戚和有功臣子去守護一方,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與天子的關係越來越淡,他們開始不聽天子的號令,甚至想自立門戶,取代天子的地位。而諸侯們的實力越來越強大,天子的實力相對被削弱,天子的實力越來越弱,諸侯們更加不把天子放在眼裡。於是,就上演了從東周進入春秋的轉變,再從春秋走向戰國時代的變化。從春秋開始,周天子早就沒有實力去懲罰那些不聽話的諸侯,周天子依靠有實力的諸侯去懲罰那些不聽話的諸侯。這樣一來,天子的權威逐漸下降,到了戰國時期,周天子開始受到諸侯的擺弄,甚至有的諸侯想取而代之。

自從周平王東遷洛邑,王室的權力開始下降,各諸侯開始不聽從天子號令。春秋時期,先是小霸王鄭莊公與周天子作對,開始找周天子的麻煩,比如周鄭交質的事件,以及鄭國在這年先後收割了溫地的麥和成周的禾事件。隨後,春秋先後有五霸粉墨登場,周天子的權力開始被諸侯架空,天子不但沒有辦法制約諸侯,反而受到那些有實力的諸侯利用。然而,“三家分晉”和“田陳篡齊”,標誌著春秋時代已經結束,戰國時期已經到來。此後,周天子完全沒有任何權威,成為了各諸侯擺弄的物件,周天子也只好任由各諸侯你攻我伐,相互兼併,擴大自己的地盤。直到公元前256年,東周被秦國所滅,周天子徹底退出歷史舞臺。

秦始皇是“反封建,實現大一統”的皇帝?

秦國從秦孝公用商鞅變法開始,實力逐漸強大,到了秦昭襄王實力開始碾壓東方各國,嬴政時期秦國已經擁有了統一天下的實力。秦始皇從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先後滅掉了韓、趙、魏、楚、燕、齊六國,用了十年時間兼併各國,結束了長達500多年的諸侯割據時代。然而,秦始皇並沒有完成統一天下的霸業,因為此時天下依舊在各方面還處於亂象,比如:語言、文字、度量衡等,各地方還是依舊沿用之前的,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

因此,秦始皇決定統一天下,他實行了“

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改幣制,統一思想

”等一系列措施,成功的實現了天下各方面的統一。於是,分封制和郡縣制的爭論在秦朝中展開,大家的意見也是各不相同,就在這個歷史的十字路口時,秦始皇最終選擇了郡縣制。所以,秦始皇成了“反封建”的第一人,也是第一個“反封建”成功的人。而分封制度開始退出了歷史舞臺,成為了歷史的一部分。那麼,分封制和郡縣制有什麼共同點和不同點呢?

秦始皇是“反封建,實現大一統”的皇帝?

先說分封制或者說封建制度與郡縣制的共同之處,他們都是三級構成的,分別是天下、國、家三級一起構成的。只不過,秦朝的郡和縣,是由周朝的國和家演變而來的,甚至是秦滅了周的國成為秦郡,滅周的家為秦縣。但是,郡縣與國家,卻有天壤之別。

周朝時的諸侯和大夫,是國和家的主人,可以當家作主。他們不但擁有產權,更是擁了有治權,因此這些諸侯和大夫都是君主──諸侯是國君,大夫是家君。這些諸侯和大夫不僅有職位,他們更是有爵位,爵位是可以世襲的。但是,秦朝的郡守和縣令則不同,他們都不是郡和縣的主人,而是僕人,他們沒有產權,甚至沒有治權。他們只是君權的代理人,替代皇帝打理這些郡縣而已。而且郡縣是任由皇帝罷免或任職,沒有諸侯和大夫那些世襲的特權。分封制與郡縣制有一個本質的區別,那就是兩個制度完全不同,一個是中央集權制,另一個是分權制。

因此,在秦朝之前,有周天子、諸侯、大夫,秦始皇統一天下後,只有中央和地方,沒有所謂的諸侯國。有人肯定會站出說,西漢劉邦不是把劉氏家族封諸侯王嗎?但是,這裡的諸侯王與西周的不一樣。因為西漢時期劉邦給劉氏封王,這些諸侯王對自己的封地沒有獨立治權,更沒有獨立主權。因此,西漢初期的諸侯與秦朝之前的諸侯有著本質區別。其實,郡縣制和分封制沒有對錯,只有適不適合歷史時代。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秦始皇認為郡縣制才是長治久安的制度,分封制則是不安定因素的根源。

秦始皇是“反封建,實現大一統”的皇帝?

歷史證明,秦始皇是對的。後來,項羽推翻秦朝後,他不信邪,竟然恢復了分封制,將天下再次分給十幾個諸侯,這也給了劉邦崛起的條件;再後來,劉邦也不信邪,也實行了分封制,只不過他沒有像項羽實行那麼徹底,他採取了一個折中的方案,那就是實行了“一朝兩制”。“一朝兩制是在天子直轄的畿輔設郡縣,畿輔之外封王侯。帝國就好比一個房子,而被封的那些就如同藩籬保護帝國的安全。然而,其結果並非劉邦想象那麼簡單,先是異姓王作亂,後來同姓王也作亂,這也為後來的“七國之亂”埋下禍根。直到漢武帝元封五年才算擺平,而諸侯王的各種叛亂也讓劉邦焦頭爛額。從劉邦開國到漢武帝元封五年,西漢帝國時常被諸侯的叛亂所擾,導致了帝國出現巨大的內耗。

因此,柳宗元曾說:

秦末天下大亂,有叛人而無叛吏。漢初天下大亂,有叛國而無叛郡。中唐天下大亂,有叛將而無叛州

。柳宗元意思是,秦末天下大亂,有叛逆的民眾,沒有叛逆的官員;漢初天下大亂,有叛逆的封國,沒有叛逆的郡縣;中唐天下大亂,這有叛逆的將領,沒有叛逆的州府。他覺得這就是郡縣制的好處。柳宗元的說法未必是全部正確,但是卻切中了分封制的要害。

到底是郡縣制好還是分封制好, 一直都是 我們長期爭論的話題。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秦始皇是第一個“反封建”的人,而且還取得成功。同時,秦始皇也是第一個實行大一統的人,這些都是毋庸置疑。

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