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青瓷總要去一趟青瓷博物館

龍泉青瓷與龍泉寶劍一樣聞名於世,是以稱為“劍瓷龍泉”,看了寶劍,當然還要看青瓷,看青瓷,總要去一趟青瓷博物館的。

網上說青瓷博物館造型頗似火鍋,還別說,外面乍看還真挺像的,其實這是一個瓷窯的造型,入口通道做成窯的通道,進入之後豁然開朗,博物館中間部分又頗有科幻感,整體設計想是下了一些功夫的。

博物館詳細介紹了龍泉青瓷的發展歷史,演變過程和古今興衰,陳列了各個時期的典型作品,還有青瓷燒製過程的介紹和蠟像等。

龍泉窯始於南北朝時期,在南宋時達到顛峰,元、明後勢弱,民國時期曾有過仿製古窯出品,對現代龍泉青瓷的復燒奠定了基礎。

館內還有一個不大的展臺,出售當代所制青瓷精品,如今的青瓷工藝已非昔日可比,瓷體光潔通透,釉色明亮鑑人,很是喜歡那一對小蝸牛,看標價要4位數,咋舌之餘,留下照片為念。

看青瓷總要去一趟青瓷博物館

另有一書吧,可供遊客小坐,我們在這裡閒坐片刻,略為翻看了這本《龍泉窯通鑑》。

龍泉青瓷有梅子青和粉青兩種,一說是兩種釉粉燒製而成,《龍泉窯通鑑》中所說:其實釉還是一種,只是燒製的溫度不一樣,梅子青的溫度要比粉青高出50度左右,使得釉中的鐵原子還原率不同,釉中的氣泡逸出,部分晶體回熔,玻化效果較好,厚釉增加了釉色的碧綠感,這就是梅子青的形成的原因。

很專業,有興趣的不妨一讀。

青瓷小鎮從青瓷博物館出來,下一個目的是上垟鎮,全國有名的青瓷小鎮。

到得小鎮,果然是人流熙攘,鎮上滿目的青瓷店鋪,價格不一,最便宜的10元5個小杯,當然成色是不一樣的。

小鎮不大,除了沿公路自然形成的一條商業街外,還有一條小街,也多是賣青瓷的店鋪,間雜著賣蘿蔔絲餅、茶葉蛋、棉花糖、做糖畫的小鋪,很是熱鬧。

我們沿路吃了一些,權當中餐了。

看青瓷總要去一趟青瓷博物館

鎮上有個“披雲青瓷文化園”,門票60元,附送青瓷體驗券一張,也是我們此行唯一購買了門票的景點。

園門口有照全家福的,眾人臉上溢滿笑容。

文化園是原龍泉瓷廠改建而成,瓷廠的兩根菸囪還在園內挺立著,也是一種歷史。

龍泉青瓷傳統上分“哥窯”與“弟窯”。

哥、弟窯之說來自明人記載,但是否真有兄弟二人分燒各窯,實在已經無法考證,現在也權當有這一說流傳至今。

看青瓷總要去一趟青瓷博物館

哥窯瓷在南宋中晚期出現,是一類黑胎開片瓷器,特點是“胎薄如紙,釉厚如玉,釉面佈滿紋片,紫口鐵足,胎色灰黑”,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冰裂紋”,這個哥窯與官、汝、定、鈞並稱為宋代五大名窯。

元明時期、龍泉青瓷透過海上絲路,大量銷往世界各地,並贏得“雪拉同”的美譽。

“雪拉同”原是著名舞蹈《牧羊女亞司泰米來》中男主人公的名字,一批阿拉伯商人將龍泉青瓷帶到法國巴黎送給市長,因青瓷釉色與雪拉同身上那件碧青華麗的衣裳相似,雪拉同的藝術形象與中國青瓷具有異曲同工之妙,市長因此將其稱為“雪拉同”。

1975年,在韓國西南部的新安海底發現一艘元代沉船,打撈出的上萬件瓷器中龍泉青瓷佔了90%左右。

民國時期的仿古青瓷鼻祖廖獻忠,盡心研製古瓷燒製工藝,對恢復青瓷傳統燒製工藝具有傑出的貢獻。

園內還實物陳列著青瓷製作的裝置、展示了各個燒製過程,還有一些瓷器的半成品。

看青瓷總要去一趟青瓷博物館

青瓷的燒製分素燒和釉燒兩種,素燒就是不上釉燒,使產品定型,素燒後再上釉進行釉燒,當然這可能是做精品的手法,如果平常瓷器都是這個燒法,是不是很費工時?

園內還有一小咖吧,展示一些青瓷作品,我們在這裡小坐,點了一杯美式咖啡,片刻,服務員端上來一杯用青瓷杯裝的咖啡,望著窗外的枯藤老樹瓦房,喝著用青瓷杯裝的咖啡,似有穿越之感。

文化園的最後一部分,是青瓷工作室,很多青瓷大師在這裡研製作品,也作為展示之用。

這裡有一個體驗區,我們每人用體驗券換了一坨陶土,制瓷師傅手把手教我們如何製作瓷胚,看著師傅拈花妙手,片刻之間已完成一件作品,令人眼花繚亂,而我們費盡九牛二虎之力,一坨陶土終究還是不成樣子地趴在轉檯上,終於放棄了成為製陶大師的夢想。

一件成功的作品,需要獨到的構思,而要讓它成為現實,也需要很多時間的磨鍊和努力。

看青瓷總要去一趟青瓷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