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靖難之役朱棣最大的功臣李景隆建文帝為什麼用李景隆為將

李景隆,字九江,江蘇盱眙人,為明朝將領,曹國公李文忠之子。李景隆最開始的時候,受到明太祖朱元璋的賞識,因此官途升遷可以說是平步青雲。

李文忠去世之後,李景隆繼承曹國公爵位,後掌管左軍都督府,加太子太傅。建文帝繼位之後,成為建文帝心腹,任命為大將軍,奉命率軍征討燕王朱棣。

看到這兒,很多人覺得奇怪了,李景隆既然是建文帝的心腹,怎麼又當了朱棣的功臣了呢?也的確這樣,建文帝和朱棣之間的關係,從建文帝繼位起,就站在了對立面。

建文帝繼位之後,便打定了主意削藩。燕王正好又是權利最重的藩王之一,在燕京可以說是獨霸一地,手握重兵。建文帝的削藩政策,正好觸及到朱棣的根本利益,你說朱棣能同意嗎?必然是不能的,於是不久起兵挑起了為期三年的靖難之役嗎。

李景隆作為建文帝的心腹大將,在靖難之役爆發的最初階段,就被任命為大將軍,前往阻擊朱棣。建文帝將如此大事託付在他的手上,他最終卻帶明軍走向了滅亡。所以後世時常戲稱李景隆,是朱棣在靖難之役中最大的功臣。

如何評價靖難之役朱棣最大的功臣李景隆建文帝為什麼用李景隆為將

後世對李景隆的評價非常低,甚至給他取了個草包將領的稱號。可見李景隆在整個靖難之役中的表現有多麼不好,時隔幾百年,讓後世人都對他如此鄙視。

李景隆確實不怎麼樣,最開始的時候,建文帝給他湊了五十萬大軍,讓他率軍出征,他給打了幾個大敗仗,敗了不少物資軍力進去。第二次的時候,建文帝又調各路軍馬,生生給他湊足六十萬大軍,盼望他能旗開得勝,他又給敗了。最後建文帝都沒法,將李景隆給調了回去。

朱棣在獲取靖難之役勝利之後,登上皇位,曾經這樣評價過李景隆。說:“李九江,豢養之子,寡謀而驕矜,色厲而中餒,忌刻而自用,況未嘗習兵,見戰陣而輒以五十萬付之,是自坑之矣。?”;“李九江志大而無謀,喜專而違眾,……數子皆匹夫,徒恃其眾耳。”

李景隆雖然為大將,卻絲毫沒有大將之風。年紀輕輕,軍事經驗不足,卻驕傲自大,遇上老將,這敗仗是吃定了的。這還不算,他如果一味驕傲也就算了,還十分怯弱。雖為大將,但是一遇到敗仗,想的不是如何翻盤,挽回敗局,而是逃跑。在幾次逃跑之中,又使得將兵毫無紀律,物資盡拋,統率力度薄弱。這樣的人,最多做個小將,實在難當大才。

李景隆是一個小人,趨炎附勢,牆頭草兩邊倒。為利益所擺佈,絲毫沒有忠君為國的崇高精神。在朱棣借道突襲南京的時候,想的不是據城死守,等候各地援軍來到。第一個想法,居然是開城投降,並且他還這麼做了。正是因為有李景隆的幫助,朱棣輕而易舉的就攻破了南京城,取得了靖難之役的全面勝利。

講實話,這樣的人無才無德,也難怪後世之人要給他冠上個草包的名號。這樣的人物事蹟,就算有人想要給他洗白,也不是件簡單的事兒,大眾不會輕易接受。

那麼問題又來了,李景隆如此無用,為何建文帝會起用他為將呢?第一個就在於帝師黃子澄的推薦,建文帝對黃子澄十分信任,在黃子澄的推薦下用了李景隆。當然這些前提,在於黃子澄和建文帝都認為李景隆本人是有軍事才能的。

之所以有這樣的錯覺,就在於明太祖朱元璋對李景隆的賞識。李景隆早年讀兵書,前往各地練兵,所以很可能傳出了軍事本領高超的說法。加之明太祖多次對他重用,就更顯得他確實才華橫溢。到了建文帝之時,便追隨祖父的腳步,對他委以重任。

而在李景隆先後失敗,將明軍拖入萬劫不復之地後,建文帝還未對他做出處置,這可能就與建文帝本人優柔寡斷的性格有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