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源流:史湘雲與賈寶玉相伴白首,原型就是脂硯齋嗎?

01、紅樓夢的缺憾

紅樓夢堪稱四大名著之首,這是無庸置疑的,不過這是咄情公子一己之見,各位三國水滸西遊迷不必動怒,也算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

雖然紅樓夢堪稱首位,但是,相較於三國西遊水滸,也是問題最多的一部,這也是無庸置疑的。尤其是在版本之真假,小說之完整,前八十回與後四十回之矛盾等方面,紅樓夢與其他三部相比,則堪稱最差。

特別是後四十回之真相,曹雪芹本來是作何打算的?眾位主角的結局如何,賈家是一敗到底還是後來又實現了中興?前八十回中有多少為高鶚所改竄?後四十回中,又有多少是曹氏之真本?

紅樓源流:史湘雲與賈寶玉相伴白首,原型就是脂硯齋嗎?

諸般問題,真真令人頭疼。

要解決這些問題,必須從紅樓夢小說的諸多版本入手,力求形成一個最接近曹氏原著真貌的紅樓夢本子,這就不得不涉及到所謂的紅學問題了。

如果大家只是把紅樓夢當作一部小說,一個故事,只是以目前通行的百二十回本,或者說,只是以目前通行的前八十回本為準,不去猜想後面四十回的結局,視其為斷臂的維納斯,也未嘗不可。

但是,如果要深入瞭解書中的人物對白,咀嚼文字背後的深意,再猜測一下八十回後的結局,重現小說全貌,就不得不進行“紅學”這方面的研究。

而且,我們在閱讀紅樓夢時,往往會藉助脂硯齋與畸笏叟的批語,對於他們是何人,與曹雪芹是何關係,弄清這些問題,也有助於對紅樓夢原本的理解。

對於紅學的研究,有很多大家,比如早年名氣甚大、以收藏甲戌本而學術界屢掀波瀾的胡適,還有國學大師王國維,

及後來

的俞平伯、周汝昌、吳世昌、吳恩裕、馮其庸、蔡義江等前輩。

紅樓源流:史湘雲與賈寶玉相伴白首,原型就是脂硯齋嗎?

對於上述諸人的著作,咄情公子偶有涉獵,從個人觀念出發,對王國維、吳世昌兩位先生的研究及觀點,極為贊同,或者說,更符合自己的口味喜好。

我覺得,如果不是專職紅學研究,搞清楚紅樓夢的源流版本,只是為了有助於小說正文的理解,那我們只需看兩本書:王國維先生的《紅樓夢評論》,吳世昌先生的《紅樓探源》,就足夠了。

02、紅樓夢之版本

不像三國西遊水滸,一旦書成問世之後,流傳的版本之間,沒有多大異同,而且有一個固定的完整的小說本子。

紅樓夢呢,其作者曹雪芹,只是一個落魄文人,雖有才華,但家境貧寒,過著“舉家食粥酒常賒”的苦日子。他寫紅樓夢,或許是命中註定,或許是宣洩胸懷,或許是個人愛好,或許是出於謀利之需要,就如同今天日日更文碼字兒的網路文學從業者一樣。

脂硯齋與畸笏叟(二者實為一個人),與曹雪芹關係密切,他是曹雪芹的助手,負責紅樓夢一書的校對、抄寫、評註、對外借閱等等,類似於今天出版社的工作。

現實的情況是,曹雪芹增刪五次,披閱十載,這期間,紅樓夢一書,曾有很多版本,而且並不一定全是完整的八十回,往往是曹雪芹寫出幾回,就被借閱傳抄。

紅樓源流:史湘雲與賈寶玉相伴白首,原型就是脂硯齋嗎?

當時全靠人工抄寫,不像今天這般,複製貼上就完事了。抄來抄去,借來借去,就迷失了,散亂了。最嚴重的是後四十回丟失,而且這後四十回,當時曹雪芹也尚未定稿。

現存的脂硯齋與畸笏叟評語,也是前後雜亂,沒有一個固定的時間順序。因為曹雪芹增刪五次之後,才有了大概的面貌,而因為有些書稿借閱迷失,最後,脂硯齋手頭也沒有完整全璧,也只能東拼西湊。直到“書未成而雪芹已逝”,脂硯齋也搞不清手頭上的書稿,雪芹的定稿,還是草稿。而且,後四十回是肯定未能定稿的了。

目前現存的紅樓夢版本,重要的有三個:

一,甲戌本,胡適在1927年發現,只有十六回;

二,己卯本,現存不到30回;

三,庚辰本,現存七十八回;

四,程甲本,程乙本。

前三種都是抄本,帶有脂批,程甲本和程乙本則是活字印刷本了,基本不存在前後缺失錯亂的情況。

紅樓源流:史湘雲與賈寶玉相伴白首,原型就是脂硯齋嗎?

據馮其庸先生研究,己卯本是庚辰本的過錄本。而庚辰本,其實也是一個大雜燴,據吳世昌先生研究,1-12回,12-40回,40-80回,分別來自不同的底本。個別的17、18回,67回等,也是來自不同的底本。

換句話說,庚辰本的抄錄主持者,也是無法找到紅樓夢全本,只能是東拼西湊,辛苦湊成80回的模樣。這已經很不容易了,所以後來程偉元在程甲本的序言中說,在書肆、舊書攤、鼓擔上,偶然購得一些斷簡殘篇,也是真實的。

就紅樓夢原著正文來說,庚辰本是最重要的,現在通行的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紅樓夢,就是依據庚辰本,後四十回則是據程乙本。

在前八十回,程甲本與程乙本,與庚辰本有出入,可能後來是高鶚為了使前文與他改動的後四十回,前後照應,而對前八十回有所改動,這也是實情。

所以,我們做簡單的紅學研究,主要依據的是八十回庚辰本、甲戌本及上面的脂批,還有程乙本百二十回本。

03、脂硯齋就是史湘雲?

對於紅樓夢的評者,主要是署名脂硯齋與畸笏叟兩個,其實,這二者實為同一人在不同時期的署名。這一點,周汝昌先生考證過,也提出過很多令人信服的依據。

紅樓源流:史湘雲與賈寶玉相伴白首,原型就是脂硯齋嗎?

比如脂硯齋與畸笏叟的批語,在風格,文體,語調,感情,以及對書中人物稱呼上面,完全相同。而且對曹雪芹之家世,個人生活,創作過程,也是知之甚多。評閱小說,是比較個人化的,而脂硯齋與畸笏叟之評語,如此相似,應該不是巧合。

比如,內容相同的一條批語,一次出現在《脂硯齋重評石頭記》中,未署名,大眾皆認為其評者是脂硯齋,而這樣一條批語,又出現在庚辰本中,署名為畸笏叟。

最有力的證據,是出現於同一頁的兩條批語:

鳳姐點戲,脂硯執筆事,知者寥寥。

下面,又有一條:

前批知者寥寥,今丁亥夏,只剩朽物一枚,寧不痛乎!

這明明就是說,前面的脂硯,就是如今的朽物,即畸笏叟。那麼,同一個人,為什麼改名字呢?大概因為曹雪芹去世後,畸笏叟年老體衰,不如當時之康健,所以自稱為“叟”、“朽物”了。

但是,脂硯齋或是畸笏叟,是否就是書中人物史湘雲的原型呢?周汝昌先生就持此種論點,但是並沒有說出令人信服的理由。

紅樓源流:史湘雲與賈寶玉相伴白首,原型就是脂硯齋嗎?

最說不通的就是,如果是史湘雲的人物原型,那她一個女子,為何要以畸笏叟為筆名呢?叟者,老頭子也。這不合常理。周汝昌先生說這是她故作狡獪,瞞蔽讀者。這種說法說不過去,再者,笏,是古代朝官的用具,要知道,女子是不能為官的,即使“史湘雲”是故作狡獪,也無法解釋為什麼要有“笏”字。

所以,脂硯齋與畸笏叟為同一人,但絕不是史湘雲的原型。(文|咄情公子)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