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打仗常有“三軍聽令”一說,那時沒有海軍、空軍,何來三軍呢

登壇拜將,所謂軍令如山,古代在行軍打仗的時候,將帥的地位至高無上。聞鼓而進、聞金而退,是約定俗成的號角,也是軍令賞罰的體現。在電視劇中,我們在看到將士出征,統帥作最後的動員後,就會按照既定軍事策略部署,這時就會先說一句“三軍聽令”,只見旌旗高掛,將士肅穆聽喚。這裡有個疑問,在古代還沒有陸、海、空三位一體的戰略部署時代,這時候所說的“三軍”是哪三軍呢?這個說法又是怎麼來的呢?

古代打仗常有“三軍聽令”一說,那時沒有海軍、空軍,何來三軍呢

影檢視片

可能有人會根據現在的海陸空而附意,“古代的三軍是包括步卒、車卒、水軍”,似乎就解釋了三軍的問題。其實不然,我們先說說古代軍隊的歷史就可明白一二。首先是在奴隸社會的夏商時代,當時應該是沒有固定的軍隊的,遇到戰事都是隨時徵調奴隸和民夫的。到了商周時期,才有固定的軍隊概念,比如武王率八百諸侯伐商紂;而到了西周大封諸侯時,諸侯國的形成才有了一定武裝力量的軍隊,據說諸侯國擁有最多的兵士為2萬人,稱為一軍。像這時期,南方楚、宋等國土溝壑縱橫,為了適應步卒的攻佔,才有了一定“水軍”的存在,然而這個水軍,就像依附在步卒中的車陣兵一樣,都是隸屬於“陸軍”性質的。因此把步卒、車卒、水軍當作古代的三軍,應該說是錯誤的。

古代打仗常有“三軍聽令”一說,那時沒有海軍、空軍,何來三軍呢

影檢視片

那麼在古代所謂的“三軍”究竟是指哪三軍呢?有說法的解釋是,東周末期的晉文公為了爭奪霸權,戰爭的需要,便私自將諸侯國所屬的一個軍2萬人,擴大到近7萬餘人,後編為“上、中、下三軍”,這就是最早的“三軍”來歷。在那個爭霸奪權的春秋時期,冷兵器時代打仗最主要的就是人,因此在晉國擴軍後,楚國也跟著擴軍了,但楚國卻以“左、中、右”為三軍;其中與晉國一樣的是掌令統帥都居“中軍大帳”。

古代打仗常有“三軍聽令”一說,那時沒有海軍、空軍,何來三軍呢

影檢視片

在奴隸社會到封建社會過渡的春秋戰國時期,社會階層的轉變,以及對行軍打仗、排兵佈陣的戰術略趨成熟,不再像這一時期一樣,都是人海戰術的攻守對陣,也就是說不需要“三軍平行行進奮勇殺敵”,這樣“山中下三軍”和“左中右三軍”的佈陣就不合時宜了。於是呢,就有了前軍、中軍、後軍的三軍有序進止配合的攻殺;同時前軍為先鋒——挫敵銳氣,中軍排程——運籌帷幄,後軍預備——後勤保障與機動。這樣一來,自秦漢以來到唐宋後世,三軍皆是指這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