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三國演義》,為什麼會感覺後期的人物沒有前期的厲害!

從時間跨度上看,《三國演義》講述的是從公元184年黃巾起義,到公元280年三國歸晉大約一百年的時間裡發生的故事。然而,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和小編一樣的感受,就是每當回想起三國的故事,想到最多的,大都發生在漢末那四十年而非真正屬於三國的六十年。

那些膾炙人口的經典橋段,諸如桃園三結義,三英戰呂布,官渡之戰,三顧茅廬,赤壁之戰等等,都發生在這一時期。儘管我們不能否認像六出祁山,七擒孟獲這些發生在三國時期的故事也同樣精彩,但小編還是覺得,似乎還是東漢末年的故事更多,更有趣,也更富有傳奇色彩。

讀《三國演義》,為什麼會感覺後期的人物沒有前期的厲害!

這其中的原因是什麼呢?在一番思考之後,小編想到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參與故事的那批人,變了。

提起漢末武藝高強的將領,你會想到誰?

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不行,太多了,數不過來啊。

那要說智謀過人的策士,你又會想到誰呢?

諸葛亮,司馬懿,龐統,周瑜,郭嘉,賈詡,荀彧,荀攸……

嗯,好了好了,現在讓我們來看三國時期,在這一時期的武將你想到了誰?

姜維,鄧艾,文鴦,唔,對了,還有魏延跟張郃,咦?剛才在說漢末的時候怎麼沒想到他倆呢?

那麼,謀士又能想到誰呢?

諸葛亮,司馬懿,陸遜,還有,額……

讀《三國演義》,為什麼會感覺後期的人物沒有前期的厲害!

是的,這恐怕並不是錯覺,為什麼三國時期的故事會沒有漢末那樣傳奇,那樣精彩,能人數量的減少恐怕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突然想到了小時候聽過的一句話:蜀中無良將,廖化當先鋒。現在看來,好像的確是這樣的。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東漢末年英雄輩出,到了三國時期反而人才凋零了呢?小編總結出了以下幾點原因供大家參考。

首先,是人口數量的減少。

讀《三國演義》,為什麼會感覺後期的人物沒有前期的厲害!

在東漢中後期,也就是漢末時代的英雄們出生的時候,漢朝的人口大約在五千萬左右,然而經過了長達幾十年的戰亂以及自然災害的侵襲,到了三國時期,三國的人口總數加起來也不過八百萬左右。當然,現代的學者們認為,八百萬這一數字恐怕與各地的門閥大家招募流亡的百姓為己所用,刻意隱瞞人口有關,但即便如此,學者們認為這段時期人口還是減少了至少60%以上。人口的減少就表明了人才存在的可能性降低了,這也成為了三國時期的人沒有漢末時期強大的直接原因。

其次,是政局趨於穩定帶來的影響。

讀《三國演義》,為什麼會感覺後期的人物沒有前期的厲害!

眾所周知,時勢造英雄,亂世往往是英雄們大顯身手的平臺,而三國時期,隨著三個相對穩定的政權的建立,這個平臺顯然已經被壓縮的很小了。在群雄割據的那段歲月裡,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出身於百姓之家的草莽英雄,別的不說,就說劉關張三兄弟,即便劉備是漢室宗親,即便張飛頗有家資,如果是在和平年代,別說是王侯將相了,恐怕他們連個縣令也撈不著。而到了三國建立以後,當我們翻一翻書中在這一時期出現的人的名字,會驚奇的發現,十個人裡有八個我知道他爹是誰。門閥世襲,子承父業,這也是後期人物平庸的一大重要原因,畢竟虎父犬子這種事兒還是很常見的。

最後,是羅老描寫側重點的轉變。

讀《三國演義》,為什麼會感覺後期的人物沒有前期的厲害!

在漢末時期,《三國演義》主要講述的是曹劉孫三家力挫群雄的創業故事,因此精彩的戰鬥與高超的計謀便成了必不可少的要素。而到了三國時期,特別是最後二十多回,《三國演義》的重點則更多的偏向於描寫政權內部的較量,蜀國是大臣跟大臣爭,魏國是大臣跟皇室爭,吳國則是皇室跟皇室爭,總之,各式各樣,五花八門,但目標只有一個——權力。在這種情況下,武將的神勇和謀臣的機智已經不再是表現的重點了,因此,作者本身的弱化也推動了我們“後期人物不夠厲害”這種看法的形成。

正所謂,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即便三國以後的人物不如東漢末年那樣出眾,但依然不妨礙他們在自己的時代創造輝煌,是金子總會發光,只要你是人才,不管在什麼時候,都可以成就屬於你的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