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舉旗會佔據人手,為何古代打仗的時候,還會舉那麼多旗幟

我們知道,在古代冷兵器時代,人手就是戰鬥力。人手越多,越容易打勝仗。但是,古代打仗卻又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軍隊裡會有很多旗幟。軍旗獵獵,隨風招展,遠遠望去,簡直就是一片旗幟的海洋。這麼多的旗幟,顯然是需要人來扛的。士兵要是有很多人扛旗幟,打仗的人就少了,手也少了。這不是自找麻煩嗎?既然如此,為什麼古代軍隊裡,還會有那麼多旗幟呢?旗幟在古代軍隊中,究竟發揮著什麼樣的作用呢?

明明舉旗會佔據人手,為何古代打仗的時候,還會舉那麼多旗幟

(古代戰役)

一、資訊傳遞作用。

古代的資訊傳遞很不通暢,在戰場上,要想和自己的友軍取得聯絡,打擊敵人,就得有一個識別標誌。沒有識別標誌,就容易誤打,自己人就和自己人殺起來了。殺了半天,才發現殺錯了。那樣的話,可就麻煩了。

有人說,沒有關係啊,可以透過穿不同的戰袍來區別啊。

誠然,穿不同的戰袍,不同的鎧甲,確實可以把軍隊區別開來。但是,古代打仗的地方,多是平原地區,如果站得遠的話,就很不容易看清楚了。

再說了,如果全是裝備精良的正規軍,士兵們自然會有統一的戰袍。如果經濟條件限制,裝備不好,就無法使用統一的戰袍了。同時,士兵們穿的鎧甲,很有可能是從敵人那裡奪過來的。奪過來了,就穿在自己身上。總不可能還要對鎧甲進行一番改裝吧?或者說,在鎧甲外面再塗一些什麼顏色。也沒有合適的顏色用來塗啊。

所以,用戰袍鎧甲在戰場上起訊號作用,是不可靠的,最可靠的,還是用旗幟。旗幟又高又多,遠遠地就能看見。而且旗幟只是一塊布,做起來也很方便。

明明舉旗會佔據人手,為何古代打仗的時候,還會舉那麼多旗幟

(揮舞戰旗計程車兵)

二、精神鼓舞作用。

有一句很有哲理的話是這麼說的:工具是長長的手。

當我們的手不夠長的時候,我們就會使用工具,用以增加手的長度。當我們的手不夠結實,不夠鋒利,不夠有力的時候,我們也使用工具,讓我們的手結實、鋒利、有力。

旗幟所起的作用,也是一樣的。士兵不夠高,不夠威猛,但是旗幟舉起來以後,這支軍隊計程車兵,就顯得特別高,特別威猛。同時,旗幟很寬闊,又有很多飄帶。被風吹起來,旗幟一下就佔據了整個天空。同時飄帶的飛舞,讓旗幟動感十足。布匹在吹拂的時候,還會發出獵獵的聲響。

因此,當旗幟舉起來的時候,人的精神也會被鼓盪起來,顯得特別激情澎湃,豪情萬丈。

我們知道,在戰場上打仗,除了身體素質很重要以外,精神狀態也是至關重要的。一旦精神狀態好,就算是疲弱之兵,依然能夠爆發出強大的生命力,戰勝強大的對手。所以,很多軍隊在上戰場之前,將軍都會做戰前動員。在打仗的時候,也會想辦法激勵士兵。

我們知道,擊鼓向前,鳴金收兵。為什麼要用擊鼓的方法讓士兵向前呢?因為密集的鼓點,會讓人產生一種熱血沸騰的感覺,極好地激發士兵們的精神力量。

當鋪天蓋地整齊有力的旗幟舉起來的時候,隨著旗幟的飛揚和凜冽的聲響,將士們的精神頭,自然就起來了。

要起到這樣的作用,顯然只有旗幟很多,效果才會明顯。

明明舉旗會佔據人手,為何古代打仗的時候,還會舉那麼多旗幟

(韓信劇照)

三、排兵佈陣作用。

由於最早的戰爭,都是選擇開闊的地方捉對廝殺。因此,就發展出了各種各樣的打仗陣圖。什麼一字長蛇陣、九宮八卦陣、北斗七星陣等等。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排兵佈陣”。

排兵佈陣,並不是把陣型擺好就可以了,最重要的,是在打的過程中,要產生陣型的變化。只有產生了陣型的變化,陣圖動起來,才能把敵人捲進陣圖的包圍中,有效地消滅敵人。

要讓陣型產生變化,最重要的,就是指揮。但是,當陣型動起來的時候,士兵該往哪個地方走,該怎麼打,在一片昏天黑地之中,如果沒有參照物,士兵們是根本沒辦法行動的。而如果有大片的不同顏色的旗幟,士兵們望著旗幟,自然就知道往哪個方向去,怎麼打了。只要忠實地執行變陣安排,最終必然會打敗敵人。

事實上,聰明的將軍,還會充分利用旗幟,來打心理戰,最終戰勝敵人。韓信一生所打的仗中,有兩次採用了“拔旗易幟”的方法。一次是和趙國打仗,一次是和項羽決戰。這兩次,韓信把旗幟在戰場上的作用,發揮到了極致。

(參考資料:《史記》《武經總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