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都是怎麼“畫”人物的?

作家都是怎麼“畫”人物的?

作家是如何“畫”出筆下人物的?來,我們飛到一些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中去,看看他們是怎樣各顯神通地刻畫人物外貌的,相信一定能給我們很大的啟發!

作家都是怎麼“畫”人物的?

有兩個女孩

有這樣的兩個女孩,你知道她倆分別是誰嗎?

作家都是怎麼“畫”人物的?

第一個女孩

她頭髮的顏色像胡蘿蔔一樣,兩條梳得硬邦邦的小辮子直挺挺地豎著。她的鼻子長得就像一個小土豆,上邊佈滿了雀斑。鼻子下邊長著一張大嘴巴,牙齒整齊潔白。她的連衣裙也相當怪,那是皮皮自己縫的。原來想做成藍色的,可是藍布不夠,皮皮不得不這兒縫一塊紅布,那兒縫一塊紅布。她的又細又長的腿上穿著一雙長襪子,一隻棕色的,另一隻是黑色的。她穿一雙黑色的鞋子,正好比她的腳大一倍。

她是誰?對,她就是瑞典作家林格倫所著的《長襪子皮皮》一書中的主人公——長襪子皮皮。

作家都是怎麼“畫”人物的?

讀了這段人物描寫,皮皮一定會首先給我們留下“奇怪”的感覺。

奇怪一

:長相

奇怪二

:穿著

前半段,作家用了兩個比喻句:頭髮的顏色像胡蘿蔔、鼻子像土豆,再加上鼻子上佈滿了雀斑、大嘴巴、白牙齒,生動形象地描繪出皮皮的外貌。看起來,這好像不是一個很漂亮的小姑娘。

後半段,作家將自己的筆變成了五彩畫筆,先用鉛筆勾勒出皮皮的輪廓,再用不同顏色的畫筆來塗色:連衣裙上的藍布和紅布,襪子分為棕色和黑色,再加上比腳大一倍的黑鞋子,使得女孩的形象更加突出,讓人覺得不一般。

所有讀者在讀到這樣的描寫時,都會被深深吸引,很想接著去讀在皮皮身上發生的故事。

作家都是怎麼“畫”人物的?

第二個女孩

如果把夏林果藏在人堆裡,誰都能一眼就把她找出來。因為她太出眾——她的背永遠挺得筆直;她的眼睛永遠平視前方,不看兩邊;她的下巴永遠抬得老高;她的腳尖永遠向外成八字,走起路來,膝蓋永遠不彎……只有從五歲就開始練芭蕾舞的人,才能這樣與眾不同。

這個女孩是楊紅櫻的《淘氣包馬小跳》中的人物。作家並沒有去寫夏林果的個子有多高、面板白不白,或者眼睛大不大,愛穿什麼好看衣服等,而是僅僅抓住體態來寫。

作家都是怎麼“畫”人物的?

站姿:

挺得筆直

眼睛:

平視前方

下巴:

抬得老高

腳尖:

向外成八字

膝蓋:

走路永遠不彎

正因為這些醒目的特點,作家將女孩夏林果活靈活現地“畫”出來了。她是那麼與眾不同!

很有意思的是,在讀這段文字的時候,讀者非常樂意在腦海中去想象這個女孩的模樣,她是不是漂亮得像公主?是不是有點高傲?是不是永遠都是眾人矚目的焦點?

讀者還會猜,她和其他幾位主人公之間一定能碰撞出很多“火花”。往後一讀,果然如此。

作家都是怎麼“畫”人物的?

一個男孩

我們再來看一個男孩。他是曹文軒的《草房子》中的令人難忘的人物——寸發不長的禿鶴。

作家都是怎麼“畫”人物的?

那是一頂黑帽子,當它飛過人頭時,讓人聯想到那是一隻遭到槍擊的黑烏鴉從空中跌落下來。這使隊伍出現了一陣小小的騷動。緊接著,是場外的人,如久閉黑暗之中忽然一下子看見了一盞大放光明的燈火,頓時被禿鶴那顆頭吸引住了。那時候的孩子上學,年齡參差不齊,禿鶴十歲才進小學門,本就比一般孩子高出一頭,此時,那顆禿頭就顯得格外突出。其他孩子都戴著帽子,並且都有一頭好頭髮。而他是寸毛不長,卻大光其頭。

在原本壓抑的氣氛中,有 “一盞燈火”牢牢吸引了我們,那就是禿鶴的光禿禿的腦袋。從“久閉黑暗之中”忽閃而現的,是禿鶴那“大放光明”的禿頭,這樣的描寫很有劇性,會使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於那顆禿頭之上。這所有人,不僅指書中的人們,還包括了讀者。

因此,禿鶴的形象才能很立體地“跳”出來,也難怪人們叫他“禿鶴”,從名字中就能捕捉到他的外貌特點。

《草房子》中,還有一段對禿鶴外貌的描寫,另有一番趣味。

作家都是怎麼“畫”人物的?

他用長長的好看的脖子,支撐起那麼一顆光溜溜的腦袋。這顆腦袋絕無一絲瘢痕,光滑得竟然那麼均勻。陽光下,這顆腦袋像打了蠟一般亮,讓他的同學們無端地想起,夜裡它也會亮的。由於禿成這樣,孩子們就會常常出神地去看,並會在心裡生出要用手指頭蘸一點唾沫去輕輕摩挲它一下的慾望。

這段話中,作家完全沒有寫到禿鶴的高矮、胖瘦、白黑,也沒有寫到他的眼睛、鼻子、嘴巴,而就是抓住他的光溜溜的腦袋,非常細緻地分三層去寫。

第一層:

光滑得那麼均勻

第二層:

打了蠟一般亮

第三層:

想要蘸點唾沫去摸

真的,當梅花鹿老師當初讀到這段文字的時候,真的就產生了想要用手指蘸點唾沫去摸摸那個光腦袋的慾望。

我們再將這段和剛才的那段,放在一起比比,便會發現,同樣是寫一個人,在不同的時候可以有不同的寫法,但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突出這個人物的某個重要特點。對曹文軒來說,他想要證明的就是禿鶴的“禿”——禿得那麼徹底,禿得那麼光溜溜,禿得那麼讓人過目不忘。

這樣的寫作能力,需要我們好好地消化吸收!

當然了,要想塑造好一個人物,光寫外貌肯定還是不夠的,我們來看看作家還透過哪些事來寫活禿鶴這個人物。

作家都是怎麼“畫”人物的?

事件概括:

三年級前,禿鶴不介意別人摸他的禿頭。

三年級時,禿鶴對自己的“禿”介意起來。

為了長頭髮,禿鶴用薑片擦頭,擦了七七四十九天。

會操中,禿鶴摘掉頭上的帽子扔向遠處,導致全校的廣播操失控,錯失了“第一”的榮譽。

會操後,因報復行為,禿鶴受到眾人的冷淡。

文藝演出中,禿鶴將偽軍連長楊大禿瓢這個角色給演絕了。

文藝演出後,禿鶴贏得了大家的尊重。

透過這些事情,讀者就會從一開始的僅僅關注禿鶴的外表,而慢慢走近他的內心,瞭解了一個外貌特別的男孩心靈的成長和變化,使得我們對這個人物更加難以忘記!

這幾位形形色色的小夥伴,都是優秀兒童文學作品中的出彩人物。

他們要麼長相突出,要麼體態抓人,要麼穿著奇異,都被作家那支神奇的筆給“畫”活了,都能引人遐想。這些刻畫人物的獨特方法,你記住了嗎?

請你嘗試動動自己手中的筆,也來“畫”出某個人的外貌特徵吧。記住,重在抓住人物特點,拒絕千篇一律!

越有特色的人物,才越有長久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