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房子》中的憂鬱純美丨禿鶴:自尊的迷失與覺醒

身體的缺陷是無法逃避的,但是對身體缺陷的認知是會有變化的。

禿鶴是曹文軒兒童文學的重要代表之作《草房子》中第一個出場的人物,他本名叫陸鶴,卻因為天生的禿頭,而被人戲稱為禿鶴。

在曹文軒筆下,禿鶴對於自己禿頭的認識經歷了三個階段,透過這三個階段,他不僅正確的看待了自己的身體的“缺陷”,而且還“藉此”贏得了大家的認同和掌聲。

《草房子》中的憂鬱純美丨禿鶴:自尊的迷失與覺醒

01

關於禿頭經歷了認知、抗拒、接受三個階段

青原惟信禪師說人生三境界是:

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還是山。

可說,陸鶴對自己禿頭的認識經歷的也是這樣一個過程。

《草房子》中的憂鬱純美丨禿鶴:自尊的迷失與覺醒

第一階段:知道自己的禿頭與眾不同,並把禿頭是可以獲利的“工具”

仍在孩提時分,禿鶴這個名號並未給他帶來困擾,甚至於成為一種可以獲取自己所需的“工具”,可以用以交換“橡皮”或“鉛筆”等。

但伴隨著年齡的增長,自我意識開始覺醒,生命不再侷限於簡單的你來我往的交換中,而是有了更廣闊的“自我”,開始覺察到自己和他人之間的不同,並發現這種不同是某種“缺陷”,是一種不應當的存在。

於是他在意起自己的禿頭,並變得“不再快樂”。

此時禿鶴進入到認知的第二個階段。

《草房子》中的憂鬱純美丨禿鶴:自尊的迷失與覺醒

第二階段:抗拒禿頭,並認為這是一種身體缺陷,迫切希望改變

為此,他開始逃避學校,逃避那些曾經一起玩的同學和夥伴們,就“禿鶴”這個名字也讓他覺得刺耳,好像自尊蒙受了損害。

為了改變這種現狀,他同意父親生薑而長出頭髮,儘管過程疼痛難忍,但是發現並沒有任何變化之後,他開始無論在炎炎夏日還是苦寒的冬日都帶著一頂帽子,以此來遮掩自己的“缺陷”。

《草房子》中的憂鬱純美丨禿鶴:自尊的迷失與覺醒

第三階段:正視禿頭的事實,覺得“沒有必要瞞人”

但是這種行為卻被班裡的同學所取笑,甚至被同學們搶了帽子扔來扔去來捉弄他。在這場捉弄中,他明白了一個事實:“我本來就是個禿子,我沒有必要瞞人!”

於是他不再帶帽子,無論寒冬的風有多麼凜冽,都依然光著頭。

但是這種明白並非真正的理解並接受,而是另一種極端的抗拒,從開始的逃避到後來的顯露。

《草房子》中的憂鬱純美丨禿鶴:自尊的迷失與覺醒

02

禿頭之後,重塑自尊心經歷了兩個階段

其實,無論禿鶴的行為是逃避禿頭而帶帽子還是接受禿頭每日光頭,

他所希望都的只是同其他人一樣“正常”的相處

,他迫切地希望融入到集體中,希望老師和同學能夠理解他,更希望自尊心不被傷害。

第一階段:透過對抗來贏取自尊

《草房子》中的憂鬱純美丨禿鶴:自尊的迷失與覺醒

成長總是不遂人願的,在學校進行匯操表演之時,為取得好的成績,老師怕被禿鶴的光頭形象影響成績,便不讓禿鶴參與,他幾經努力也未果。禿鶴在自己的學生生涯裡除此切實地感覺到“禿頭”給他帶來的不公和酸楚,自尊心受到了極大的損害。

為了挽回自尊,為了宣洩心中的酸楚,為了站在匯演的隊伍裡面,禿鶴採取了佔據主席臺脅迫老師讓他參與,在匯演之時又將帽子摘掉,攪亂了匯操的隊伍。禿鶴對於不公行為的對抗,造成學校的名譽受損,是他失去了關注,被同學所孤立。

對於禿鶴來說這是苦痛的,但是這種對抗的本身卻是純美的,面對學校為了獲取成績的虛偽和老師的不公,他敢於正視並接受自己的不同,敢於以一己之力與之對抗是純美無畏的,他的這份純美正是成人社會的缺失。

《草房子》中的憂鬱純美丨禿鶴:自尊的迷失與覺醒

第二階段:透過跟禿頭的“和解”贏得自尊

禿鶴並沒有在打擊之下停滯下來,

他認識到衝動下的決定無法贏得他人尊重,只能換來痛苦和孤獨,更無法融入到集體之中。

於是,在學校文藝匯演之時,主動申請擔當偽軍“禿排長”這一角色,併為了飾演好這一角色刻苦鑽研反覆練習,最終在匯演之時出色地完成了這個角色,不僅為學校贏得了不錯的成績,也為自己贏得了認可的掌聲,重拾起丟失已久的自尊心。

03

結語

《草房子》中的憂鬱純美丨禿鶴:自尊的迷失與覺醒

禿頭本身只是一種身體狀態,並非一種“缺陷”,只是這個狀態與常態不一樣。

可是當我們發現這種不一樣之時,就會很容易因為自己的“與眾不同”而覺得不安,好像周邊的每一言每一語都是“嘲笑”“譏諷”,從而變得脆弱、敏感,也會因此有許多異常的行為表現,覺得不被尊重和理解。

這就需要我們直面並悅納自己的不同狀態,便會發現其實“與眾不同”並不讓人那麼煩惱。就像禿鶴一樣。

禿鶴作為同齡人中一個有著“缺陷”的人,從逃避到直面到正視這個“缺陷”經歷了無數的酸楚與孤獨,最終他從這些酸楚中戰勝了自我,回到了那個心嚮往之的集體,也重鑄了自己的自尊心,這種的對自尊百折不回不屈不撓的追求,是人類純潔而原始的天性,更是作品純美而動人的重要體現。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牧子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