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鉤沉】來源於生活的藝術經典——《楊三姐告狀》

1918年,河北省灤縣(今灤南縣)發生了一樁鄉村少女不屈不撓告狀、為被害姐姐申冤的事件。取材於這一真人真事,劇作家成兆才先生創作了時裝戲《楊三姐告狀》,為評劇藝術奉獻了一部百年經典。這一劇目,不但成為了評劇藝術的最好名片,而且早已走出舞臺,為更多的藝術門類所吸收,成為文學藝術發展史上的一朵奇葩。

事實真相 楊三姐,本名楊三娥、後名楊國華,清光緒二十七年農曆八月二十三(1901年10月5日)出生於灤縣(今灤南縣)甸子村一個僱農家庭,上有兩個姐姐、一個哥哥。父親楊玉清、兄長楊國恩在樂亭扛長工,大姐嫁到本縣繩各莊金姓的一個小康之家,二姐嫁與本縣高狗莊財主高貴章第六子高佔英為妻。

高貴章小販出身,手推獨輪車串村賣雜貨,日子過得也很窘迫。高楊兩家系自幼定親,當時也算門當戶對。高佔英弟兄六人,他排行第六,生於1890年,曾入灤縣傳習所(灤縣師範學校前身)學習,結業後回村,在自家廂房屋內開辦了一所私塾,招收本村學生十多名,自己執教。

由於孃家家境貧寒,加之性格懦弱、不善風流,楊二姐在高家遭到歧視和欺凌。高佔英的大哥高佔甲,娶妻裴氏,裴為人刁鑽,妯娌之間不能和睦相處;高佔英的五哥高佔鰲,本有妻室,又從唐山妓院買來妓女金玉做妾,因高佔鰲常年在唐山瓷器店當掌櫃,高佔英與金玉關係曖昧。高佔英嫌棄楊二姐孃家貧寒,又沒有文化,遂起殺妻另娶之心。

1918年農曆三月十三日傍晚,楊二姐見高佔英在磨刀石上磨一把尖刀,想到平日對自己的態度,心中悸怕,便找到高貴章哭訴:“你兒子要害我。”已在家養老的高貴章沒多想,只是淡淡地說:“他不敢哪,安心睡覺去吧。”結果,楊二姐於當日夜間被害。

第二天,楊母攜三娥到高家弔喪。三娥發現二姐的左手中指用布條兒纏裹,掀開蒙臉布又見二姐嘴角殘留血跡,頓生疑竇。但高家當天就把楊二姐草草埋葬。母女回家後,高狗莊來甸子村趕廟會的鄉親曾對三娥說:“你姐不是好死的。有人夜裡解手時聽見了哭喊聲。”三娥同母親商量後,便託人從樂亭把楊國恩叫回家,兄妹二人決定進縣城上告。

三月二十四日,楊國恩、楊三娥到灤縣縣政府告狀。高家聽到了楊家兄妹上告的訊息,用千數元大洋賄賂了灤縣幫審(幫助縣知事負責審理刑事案件的官員)牛楚賢。牛楚賢偏袒高家,藉口沒有實證,不予受理,楊家兄妹不畏強暴,在大堂上同牛楚賢進行了針鋒相對的爭鬥。楊國恩大聲疾呼:“是老高家的大洋錢在這裡說話。”楊國華手持剪刀,聲言若不受理此案,則死在大堂。牛楚賢無奈,只好傳訊了高佔英。

事件發生後,高家的人大都跑到唐山等地躲避風頭,只有高貴章和高佔英在家看守門戶。高佔英自恃財大氣粗,且已買通縣衙,幾次拒不接受傳訊。牛楚賢順水推舟,拖延搪塞。楊家兄妹堅持告狀,先後寫了數十份訴狀連連遞告。

楊家兄妹告狀一事迅速轟動社會,引起人們街談巷議。甸子村較有正義感的財主也出錢支援楊家上告。本縣門莊楊氏家族(楊家系從門莊搬到甸子村的)每戶也捐獻一塊大洋予以資助。牛楚賢見事態發展下去不好收場,才把高佔英等傳訊到堂。

這段時間,高家四處活動,除繼續賄賂牛楚賢外,又找了偽證,並託中人多次到楊家說和想私了此事。出偽證的是村醫高作慶,他腿有點兒瘸,在村中開小藥鋪,按族中輩份應稱高佔英為叔,但高作慶的岳母與高佔英之母系同胞姐妹,高佔英家平日對他多有周濟。故高作慶在大堂上作偽證稱楊二姐患“血崩”而亡。

高家託高狗莊村副(跟楊三姐姥家沾兒姑表親)到楊家說和說:“高家把事兒辦錯了,高佔英也挺後悔的,可又沒有賣後悔藥的。再說人死了也活不了,該鬆鬆手就鬆鬆手吧,別一條道兒跑到黑。高家願意給楊家買20畝地一頭牛,再花錢給楊母買個丫頭。”楊三姐說:“我娘可沒有那麼大的福分!想讓我不告了,除非日頭從西邊出來!”

楊家兄妹見縣衙不能秉公斷案,便上告到天津高等檢察廳。天津高等檢察廳受理了此案,答應派人到現場開棺驗屍。據村裡老人們回憶,驗屍前兩三天,高狗莊附近的旅店已住滿了看熱鬧的人,方圓數十里的村民都來觀看。天津來的人住在了高狗莊祠堂內,高家慌了手腳,抬去整筐大洋行賄。由於這事兒轟動很大,天津的官員們拒絕了賄賂,決定開棺驗屍。

七月初二開棺驗屍,結果從楊二姐陰部取出尖刀一把,且褲內塞滿了用於滯血的白石灰,證實楊二姐確被謀殺。

天津高等檢察廳押走高佔英後,遲遲不予判決,楊氏兄妹又到天津頂案。數月後(楊國恩回憶,他們兄妹在天津過了一個春節),高佔英被判處死刑,1919年10月被絞死於天津。

楊三姐告狀轟動一時。天津出版的《益世報》1919年10月6日載:“灤縣高佔英謀殺其妻一案,經高等審判廳判決,判處死刑。”

評劇《楊三姐告狀》

1919年秋後,楊三姐的表兄、甸子村的李興洲來到哈爾濱經商,當時成兆才先生正帶領警世戲社在哈爾濱演出。李興洲到戲社看望老鄉們,向成兆才說起了其表妹楊三姐為二姐申冤告狀一事,成兆才認為是很好的題材,決定編寫一出新戲。僅幾天功夫,70場的連臺本戲《槍斃高佔英》便大功告成(後改為《楊三姐告狀》)。劇本完成後,戲社馬上排演,由金開芳飾演楊三姐、成兆才飾高柺子,全戲共70場,演員多達50多人,能演兩天。這齣戲在哈爾濱慶豐茶園首演,受到哈爾濱市民的熱烈歡迎,警世戲社的名字也傳遍東北,成為當時最有影響的大戲班。

該劇是歷史性與藝術性結合的典範,深刻揭露了北洋軍閥統治時期法制的黑暗。這在楊三姐灤縣告狀中表現的最為突出,楊三姐告到灤縣後,高家向牛成行重賄,結果一狀不準、二狀不準,三狀三姐帶剪刀上堂,牛成依然沒有秉公審理,而是為高楊兩家“和解”,可以說毫無法理可言。該劇熱情謳歌了勞動人民敢於反抗迫害、敢於追求正義的鬥爭精神。比如高佔英殺死楊二姐後,到楊家收買人心,楊三姐與之發生激烈衝突;在灤縣大堂兩告不準的情況下,楊三姐懷揣剪刀上堂,不達目的不罷休;最精彩的是在天津高等檢察廳,楊三姐不卑不亢對楊廳長的一段唱:“殺人償命千古一理是王法……殺人的兇犯出在富豪人家,村也不敢管哪縣也不敢拿,他們手眼通天權勢大,買通了髒官把我欺壓……”控訴了法制的黑暗、官員的貪虐和官紳勾結殘害窮人的行徑,充滿了凜然正氣。

該劇塑造人物性格鮮明、形象豐滿、有血有肉。反映地是真人真事兒,用的也是真實地點、真名實姓,極為真實可信,這是一種非常大膽的寫實的創作手法,表現的人物也有血有肉。其中,楊三姐是最成功的典型,比如,高佔英到楊家假充慈悲,楊三姐與之口角,體現了被父母寵愛的老姑娘的任性、固執;楊三姐在告狀之前,請人寫呈狀時敘述自己的疑點,乾淨利索、條理清楚,體現了縝密、細緻的性格;楊國恩被押時,楊三姐情緒激動,情深義重,溢於言表;楊三姐見婆家來提娶親一事,“含羞啟齒忙攔住”一段唱,既體現了她告狀的堅韌,也體現了她善良樸實的性格;在灤縣大堂上,牛成給雙方和解,楊三姐假裝同意一節,充分表現出了楊三姐的聰明和靈活;在天津對楊廳長的一段唱,更體現了楊三姐的機智勇敢、大膽潑辣。高貴合,是劇中另一個關鍵角色,每次出場,都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在合議殺人一場的狡猾狠毒、老謀深算,在楊家母女弔喪一場的察言觀色、善於周旋,在楊三姐告狀之後與老伴費氏外出避難的見風使舵、機靈權變,其實非常真實可信,甚至每個村莊都有這類人。短短一齣戲,成兆才先生塑造了幾十個不同身份、不同職業、不同性格、不同境遇的人,可以說每個人物都形象生動,有鮮明的時代特徵和個性特點。

解放前,很多戲社都演這出新戲,從40年代初就演楊三姐的新鳳霞回憶“前輩評劇演員芙蓉花,演楊三姐是最好的,她用很多戲曲程式動作創造楊三姐,成了我們評劇演這一角色的樣板。”

改革開放後,由中國評劇院組織全院創作力量對《楊三姐告狀》進行重新加工精煉,在保留新鳳霞版本精髓的基礎上又有所創新,由谷文月等藝術家主演。目前,中國評劇院的《楊三姐告狀》已傳承到第三代,但無論是唱腔唱段還是劇情結構,都嚴格遵循著以前的經典版本。曾現場觀看中國評劇院演出的楊三姐對飾演楊母的趙麗蓉說:“你演我母親,演得太像了,走路說話和我母親一模一樣。”

除中國評劇院外,唐山市評劇團等許多地方評劇團,也都排演過《楊三姐告狀》。

該劇的極大成功使創新成為評劇藝術的內在基因。成先生創作這部作品,本身就具有很強的開創性、實驗性,比如在語言風格上,注重鄉土氣息,熟練地運用大眾語言;在音樂表現上,較多地使用慢板、反調慢板、垛板、流水板、散板等不同板式,在塑造人物形象時極為成功。在後來的表演過程中,對該劇也不斷進行再加工、再創造,比如,新鳳霞在扮演楊三姐這一角色時,就勇於打破老一輩傳承下來的傳統唱法,根據自己的理解和嗓音特點,創造了大量新唱腔,使楊三姐的藝術形象更為廣大人民群眾所喜愛。所以說,創新既是《楊三姐告狀》的自身特色,也是該劇對評劇藝術發展的最大貢獻之一。

電影和電視劇《楊三姐告狀》

評劇《楊三姐告狀》創作和演出的極大成功,使各種藝術形式紛紛利用這一題材,進行藝術地再改編、再創作,於是楊三姐告狀的故事走上了銀幕、走上了電視、走上了各種戲曲舞臺,成為一種獨特的文化現象。

電影《楊三姐告狀》。1980年,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將楊三姐告狀的故事搬上銀幕,拍攝了評劇電影《楊三姐告狀》,影片由中國評劇院一團演出,導演為石嵐,編劇為高琛,主要參演人員有谷文月、趙麗蓉、王景明、張秀蘭、張彥生,其中谷文月飾演楊三姐,趙麗蓉飾演楊母。《楊三姐告狀》1981年被拍成電影,上映後引起強烈反響,其複製發行量居當年戲曲藝術片之首。

從舞臺到銀幕,該劇在尊重舞臺表演的基礎上,結合電影獨特的表現手法進行了合理改編,這一影片成為了戲曲片的經典。比如,在結構安排上,電影對人物的出場順序進行了調整,舞臺表演的第一場是高家父子出場,交待高家暴富的原因、高佔英和其五嫂的關係;電影的第一個鏡頭是楊家母女嘮家常,接著是楊二姐帶孩子看病,交待楊二姐在高家的處境,為劇情的發展做了很好的鋪墊。在表現手法上,舞臺表演受空間的限制,是純粹的程式化的表現手法,而電影在很多細節上作了寫實化的處理,像高家、楊家、審判場所和佈景的設計等,全部作了寫實化處理,生動展示了20世紀20年代初的社會狀況。特別是在電影中,故事的喜劇色彩更加濃厚,比如在楊家高佔英與楊三姐的衝突、灤縣大堂“和解”、高柺子夫妻的出走東北、高柺子的表演等,都充滿了喜劇色彩。

電視劇《楊三姐告狀》。1993年,由董金堂執導的13集電視連續劇《楊三姐告狀》上映,劇中由北京人藝演員鄭天瑋飾演楊三姐。該劇劇情基本符合原作,拍攝製作都比較好。

2007年,由黃力加執導的32集電視連續劇《楊三姐告狀》上映,劇中由楊若兮飾演楊三姐,該劇對楊三姐告狀一事進行了不切實際的改編,完全是對歷史事實的歪曲、對英雄的褻瀆、對經典的醜化,極大地損傷了原劇中主要人物在受眾心目中的美好印象,喪失了原劇中所包蘊的美學張力和和民族精神。為此而引起了一場楊三姐後人為名譽侵權而起訴的侵權官司。

除電影和電視劇外,《楊三姐告狀》還為其它藝術形式所借鑑和移植,比如河北梆子、河南豫劇、山西晉劇、陝西眉戶劇等,都排演過這一劇目。

一齣戲提升一個劇種進而影響其它藝術,這就是真實的、經典的、散發著永恆魅力的《楊三姐告狀》。

(田洪海供稿)

原標題:《【史海鉤沉】來源於生活的藝術經典——《楊三姐告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