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華陽:澄城”徴”文化淺談

最近,筆者走在澄城的大街上,隨處可見”徴”字,不管是古徴街的”徴”,還是澄城著名的公園”古徴公園”,還有主幹道街道兩旁的文化牆,古徴街的文化景觀柱,都無處不在凸顯”徴”文化,”徴”文化已經在澄城大地上生根發芽,入心入腦。但是,對於”徴”的文化,筆者還是有必要拿出來和大家好好探究一下。

耿華陽:澄城”徴”文化淺談

有很多外地朋友甚至本地人對”徴”的發音糾結不清,不知如何讀?“徴”這個字在澄城本地有的鄉黨讀作【chéng】,還有的鄉黨讀做【zhēng】。據說這個”徴”字與唐朝名相魏徵封地在澄城有很大的關聯。

為了深入挖掘和確認澄城的”徴”文化,弄清楚”徴”字的正確讀音,我專門檢視當地縣誌,在網上閱讀相關資料和文章,這才對”徴”有了一個比較清晰的瞭解。

【澄城的“徴”字讀音考證】

澄城歷史上自秦朝建立了北徴縣,如今縣城內有一條主幹道名為”古徵街”,有澄城人必去的公園”古徴公園”。

“徴”字本是個多音字:一讀zhēng,現已簡化為“徵”;一讀chéng,有一個義項為“古地名,指陝西省澄城縣”;一讀zhǐ,古五音之一。

由於徴(徵)字較為常用,所以有很多澄城鄉黨誤把“古徵(chéng)”讀成“古徵(zhēng)”。

古代漢語中“徵”和“徵”本來是兩個意思的字,後來新中國簡化字運動中把它們統一成“徵”這一種寫法了。其實這多少傷害了漢字的豐富性。“長征”和“徵收”,當詞性不同時本是兩種寫法,但現在的統一寫法就表現不出這樣的意思了。

“徵”也是“徵”,是”徵”字的繁體字。起初的徵兵繁體為“徵兵”。在過去”徵”和”徵”是同時存在且互不相干的兩個字,而不是”徵”有兩種寫法”徵”和徵”。“徵”最早的意思是“遠行”,後來申引出“討伐”的意思,再後來又有了“取”的意思。而“徵”最早的意思是“召集”,後來申引出“詢問”“說明”“廣泛尋求”等等意思,再後來也有了“取”的意思。你看看這倆字是不是互不相干呢?即便是倆字都有“取”的意思,也還是不一樣的,“徵”趨於“奪取”、“爭取”,而“徵”趨於“求取”、“索取”。後來有了“簡化字”,由於倆字發音大致相同(徵字多音),又都有“取”的意思吧,就把“徵”字取消了,把原來“徵”字的意思都劃歸到“徵”字裡。

耿華陽:澄城”徴”文化淺談

【魏徵與澄城”徴”文化淵源】

魏徵,現作“魏徵”(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唐貞觀十七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祖籍鉅鹿郡下曲陽縣(今晉州市)。隋唐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和史學家,因直言進諫,輔佐唐太宗共同建立“貞觀之治”的大業,被後人稱為“一代名相”。官至光祿大夫,封鄭國公,諡號“文貞”。葬禮從簡。同年入凌煙閣。

《群書治要》總編、《隋書》序論,《梁書》、《陳書》、《齊書》的總論等。其言論多見《貞觀政要》。其中最著名,並流傳下來的諫文表《諫太宗十思疏》。

魏徵與李世民是封建社會中罕見的一對君臣:魏徵敢於直諫,多次拂太宗之意,而太宗竟能容忍魏徵“犯上”,所言多被採納。因此,他們被稱作理想的君臣。

【澄城與”古徴”的歷史淵源】

澄城縣在春秋時屬晉,稱北徴邑,秦置北徴縣,漢置徴縣,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始改為澄城縣,沿用至今。這裡的人民淳樸善良,憨厚老實,《元和郡縣誌》載:“徴、澄同音,後人誤為澄”,因此有“澄縣老哥”一說。還有一個說法,就是因為唐十七年(643),丞相魏徵歿,封太賢(今王莊鎮)、良周、良輔(甫)(今劉家窪鄉)九百戶為食邑,卒後葬衣冠於太賢。加之其五世孫魏謨世居縣西北良輔,至今仍有魏氏後裔,“徴、徵、澄三字音域相近”, “澄縣老哥”也就應運而生。

耿華陽:澄城”徴”文化淺談

1984年9月澄城縣地名志編纂委員會主編的《陝西省澄城縣地名志》第8頁《澄城縣政區歷史沿革》一文開頭有這樣一段文字:“自秦置北徴(cheng)縣始,距今已有兩千二百餘年的歷史。《元和郡縣誌·卷二》載:漢置徴縣,北魏始建澄城縣,徴、澄同聲,後人誤為澄。”這一段文字清楚地說明了“徴”字的讀音。

《漢語大詞典》(羅竹風主編,漢語大詞典出版社出版。共十三卷)第三卷 1077頁有“徴”字的音義詳解:徴2讀音chéng,第二個義項注為,古地名,在陝西省澄城縣。

以上足以證明“古徵(chéng)”的讀音是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