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人吃甜,到底有多“硬氣”?

▲ 西安美食街的桂花糕。攝影/圖瑞,圖/圖蟲·創意

-風物君語-

罵人他最狠

心眼他最實

吃甜他最硬

陝西的黃土地,不僅孕育出了十三朝古都長安,也孕育出了“罵人他最狠,心眼他最實”的陝西人。近代陝西才子、清華大學國學院創辦人之一的吳宓曾概括陝西人的性格是:生、冷、蹭、倔、犟,不喜歡為場面好看就說“軟話”,就連吃也不例外。

▲ 西安曲江,近看碧水清波,遠看高樓林立,十三朝古都依舊璀璨。 攝影/李文博

說到陝西的味道,最出名的是油潑的香辣。其實,近4000萬陝西人也都是吃甜專家。跟別處不一樣的是,陝西人吃甜,用一個字概括就是“硬”。

無論是甜味點心還是廣式糖水,一般作為下午茶的小食或飯後食用。而陝西的甜食,可以是主食,甚至一頓飯都是甜食。兩三鏟甑糕或是幾隻糖糕,就可以是一份有儀式感的早餐。

▲ 正在熱油中翻滾的糖糕。攝影/陳倉識火,圖/圖蟲·創意

陝西的非遺名錄裡面有近十幾種的甜食,陝北、關中、陝南三大地理板塊,無處不甜。關中人的日常,除了肉夾饃、油潑面,也有甜甜的棒棒饃、鹿糕饃;陝北人的炸豆奶、油糕、油饃饃,都是甜膩膩的;陝南則少不了敬糕、花生漿稀飯。

▲ 陝西人吃甜食分佈示意圖。製圖/monk

甜食硬吃,這是屬於陝西人的“硬核甜蜜”。

陝西人早上的第一口甜蜜,就在一塊甑糕裡。甑是古代一種蒸器,所謂甑糕就是用“甑”蒸製出來的“糕”。

《那年花開月正圓》中周瑩與父賣藝掙錢後進城遊玩被吸引的美食便是甑糕,她女扮男裝與吳聘外出被饞到的還是甑糕。

▲ 周瑩和吳聘外出吃甑糕。圖/電視劇《那年花開月正圓》

蒸制甑糕要選用糯米、雲豆和陝西當地紅棗。講究點的甑糕要分七層,每層有每層的使命:紅棗和糯米墊底,然後一層層往上堆食材,大棗或葡萄乾則放在最上面,顏色好看有食慾。好的甑糕吃起來口感不會硬,因為蒸的火候和用水量有講;同樣也不會軟趴趴到沒嚼頭,出鍋時一定是糯米軟糯、紅棗肉爛。

▲ 陝西關中地區多見的甜食—甑糕。上圖攝影/時間印表機,下圖攝影/haiyao333,圖/匯圖網

糯米軟軟得散發著誘人的香味,紅棗已經被煮的很爛,剷刀一刮就會變成甜滋滋的棗泥,裡面的芸豆也會變得軟糯,增加了口感的層次,一口下去棗肉夾著芸豆泥闖入舌尖,那感覺就是過癮。

相比南方甜點名字中的酥、脆、糕、糖、羹,愛吃麵的陝西人,甜點的名字中不乏饃、餅之類,如同當地人的質樸,只聽名字就覺得發硬,既可做小吃,也能做乾糧。

▲ 蒸棗糕甜糯可口,是在陝北重大節日與婚喪嫁娶都少不了的美食。圖/圖蟲·創意

扶風鹿羔饃、蒲城棒棒饃、陝北油饃饃都很有地方性。以扶風鹿羔饃為例,其產地僅限於縣城東關東四堡村一帶幾個村莊,除此以外,縣境內再無其它能做的地方。

▲ 陝北的各色主食甜食中,黃饃饃目前最出圈。上圖陝北主食甜食拼盤,下圖黃饃饃,圖/匯圖網

當然陝西的甜食也不都是如此“硬”,比如興平醪糟。要做出正宗的興平醪糟,得經過六道工序,選用高階糯米經淘洗、浸泡、熱蒸、冷浸、拌粬、發酵並拌入特製曲母,儲封發酵而成。對興平人來說,醪糟是正餐的一道湯品,也是解暑的糖水。

而醪糟的吃法有冰鎮醪糟,有醪糟雞蛋湯,還有未經加水的原汁醪糟,叫做醪糟醅子。由於糯米又稱江米或酒米,所以醪糟也有叫做江米酒的。興平眾多的醪糟品種中,最著名是汁濃味醇的桂花醪糟,燒開後糯米浮於水面,酒香撲鼻。

▲ 在西安,改良後的牛奶雞蛋醪糟備受年輕人和遊客歡迎。攝影/雪太白,圖/圖蟲·創意

《詩經·大雅·綿》敘述了周人的先公率族遷岐、建設周原的開國曆史,其中有“周原膴膴,堇荼如飴”之語,是文獻中第一次出現“飴”。飴指的是飴糖,是一種以穀物為原料製成的澱粉糖,現在一般叫麥芽糖。

▲ 金燦燦的麥田,關中優質的小麥是“關中四糖”必備。 攝影/鄭年喜

而對西安來說,糖坊街是最“甜”的地方。清代《西安府圖》裡就出現了糖坊街這個街名,據傳明清時這裡有很多家專門熬麥芽糖的糖坊,所以取名“糖坊街”。每年過了中秋節,天氣涼下來,糖坊就開始忙活起來了,一直要忙到過年。

咸陽琥珀糖、三原蓼花糖、富平瓊鍋糖、耀州雪花糖被稱為“關中四糖”,陝西在洋糖盛行之前,就屬它們最為出名。三原蓼花糖已有500多年曆史,富平瓊鍋糖有800多年曆史,但最知名的當屬耀州雪花糖。

▲ 上圖蓼花糖,下圖瓊鍋糖。攝影/圖瑞,圖/圖蟲·創意

位居關中“四大名糖”之首的耀州雪花糖,俗稱“渣子糖”,萌芽於西周,作為灶糖用於秦贏政時期,到了明代已經流行於市井。

雪花糖名字的來歷有一種說法頗有浪漫色彩,在軟鏟硬鏟的攪拌過程中,全黃色的糖飴在鍋內不斷形成拳頭大、碗大、甚至更大的氣泡,這些氣泡互相碰撞,不斷被撞破,形成屑沫漂浮在空中,紛紛揚揚像雪花在空中,於是就有了“雪花糖”名稱的來由。

▲ 耀州雪花糖。攝影/treetree

只有手工製作,才能有耀州雪花糖的原汁原味。先將小米用水泡透再蒸熟,然後加入適量弄爛的大麥芽發酵糖化。淋出汁後加火熬成糖飴,再給糖飴中加入泡好炒熟去了皮的芝麻,再火熬,“上軟鏟”、“上硬鏟”。出鍋後,再經盤糖、扯糖、甩糖工序,直至糖帶發亮發光,潔白如絲即成。

製作雪花糖的作坊則有“糖醋一家”的特色,由於原料和工藝相近的原因,糖作坊都是和醋作坊合為一體,春夏秋作醋,冬季作雪花糖。

▲ 製糖作坊里正在熱火朝天的製作雪花糖。攝影/甘肅-左雪蘭,圖/圖蟲·創意

“焦黃顏色琥珀光,吃到嘴裡光粘牙,嚥到喉嚨甜哽嗓!”這是一首流傳在咸陽的童謠,說的就是琥珀糖,又叫虎皮糖、皮糖。以陝北優質小米、關中優質小麥以及陝南核桃仁為主要原料,配料中有中藥,亦稱加料皮糖,成品黃白相間形如虎紋,甘甜清爽。咸陽還有一種軟香酥,也十分受歡迎。

在秦始皇陵的驪山海拔400-1000米的區域種著一片柿子,因軟化後色紅耀眼如火球,晶瑩透亮如水晶,故稱為“火晶柿子”。在陝西臨潼人的眼裡,火晶柿子能跟兵馬俑相提並論。

▲ “柿柿”如意。圖/視覺中國

熱播劇《長安十二時辰》中,火晶柿子被稱為“一窩蜜”,含糖量達到驚人的16。9%,堪稱“最天然的甜點”。雷佳音飾演的“不良帥”張小敬在劇中的吃法也是非常講究,一根小吸管插進去吸吸吸,那叫一個爽快!

▲ 張小敬用吸管吃“一窩蜜”。圖/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

此外,用臨潼火晶柿子和麵粉做成的火晶柿子餅早已成為西安的著名小吃。

相比於臨潼柿子,富平柿子也許名氣更大。日本吉野市的柿子博物館就記載說:“世界上柿子的主產國是中國,柿子的優生區在富平。”

▲ 霜降過後的柿子,會迅速被摘下,做成柿餅。攝影/吳學文

富平柿子從漢初就開始栽植,每年秋季落果,果肉橙紅、汁多肉軟、甜蜜入心。而做柿餅對柿子有著嚴格的要求,只有霜降過後的柿子,才是做柿餅最好的原料。

與普通柿餅不同,富平柿餅採用懸掛自然吊曬,經過12道工序、晾足48天,果肉紅亮,掛滿了糖霜,像初冬的雪一樣潔白。隨著時間的沉澱,水分逐漸蒸發,糖分慢慢積累,讓富平柿餅得以沙、甜、軟、糯的口感,既有柿餅韌韌的口感,又有新鮮柿子的柔軟,如果凍般的滑嫩流心。

▲ 柿餅在晾曬中自然析出糖霜。攝影/吳學文

機器裡面沒有太陽的香味,冷庫裡滲不透柿子的甜霜!儘管傳統制作的柿餅耗時耗力,但製作柿子的手藝人卻依然有他們的堅持,出了富平再很難嚐到這口正宗的柿餅。

▲ 捏柿子,每個柿子都一把一把捏出來的美味。攝影/吳學文

隨著人們飲食習慣的變化,很多陝西傳統甜食淡出了日常,那些依靠師傅口傳心授的製糖方法,也在不斷改良,大規模生產的轟鳴的機器逐漸代替了傳統手工。

翻天覆地的生活變化,讓故鄉甜食有了新的寓意,成為一種抹不去的鄉愁。在外工作的陝西孩子回家時,長輩們少不了準備幾包傳統陝西甜食。只有看到孩子吃下盤子裡的甜點,長輩們才會肯定地點頭,那意思彷彿在說:這孩子行,沒忘了咱黃土地的根。

▲ 黃土地的根不僅在陝西人的甜食中,也在這些傳承至今的民族藝術中。上圖華縣皮影,圖/視覺中國;下圖華陰老腔,攝影/浩然視角,圖/圖蟲·創意

一塊小小的陝西甜食,成了老陝們聯絡親情的紐帶。

- END -

文丨趙興華

編輯丨ZZZ

封圖 | 甘肅-左雪蘭

陝西的甜食,你吃過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