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歲小夥嚇懵:為啥要切除?媽媽崩潰:還能結婚生娃嗎?

“以後那方面會不會有影響?”“他還能生孩子嗎?”對於類似的疑問,作為泌尿外科主任的秦勇早就習以為常,但看到眼前這位躺在病床上的19歲小夥子時,他的心裡不禁五味雜陳。

小夥子姓李,高中畢業後就離開父母獨自到杭州闖蕩。他沒有穩定的工作,靠做些臨活為生,沒活的時候就捧著手機玩遊戲,一日三餐都是隨便應付,飢一頓飽一頓是常態。小李瘦得可憐,每次打影片電話,媽媽都會心疼得落淚,叮囑他要好好吃飯、好好睡覺,可他次次都是左耳進右耳出,依然我行我素。

一個月前,小李在早上起床時感覺下面有點脹,他給自己做了檢查,是左側陰囊處有個腫塊,硬硬的,有鴿子蛋大小,雖不痛不癢,可他有點緊張,但又不好意思上醫院,打算先觀察看看,還寄希望於腫塊能自行消失。

19歲小夥嚇懵:為啥要切除?媽媽崩潰:還能結婚生娃嗎?

一週以後,那個腫塊並沒有消失,也沒有縮小的跡象,只是依然不痛不癢。小李覺得有腫塊在總不是回事,他就近找了家小醫院看,接診醫生說他得的是常見的附睪炎,開點消炎藥吃吃就會好。於是,他買了藥回家,心裡放寬了許多。

小李一邊吃藥一邊盯著腫塊,每次低頭去看都希望腫塊有變小一點。然而,又一週時間過去,那腫塊還是沒什麼起色。他覺得自己得的應該不是附睪炎,所以就把藥給停了,想著再等等看。

直到半個月前,小李一早醒來,再次發現下面有狀況,定睛一看,腫塊破了個小口子,還在往外流膿液,這下他嚇傻了。趕緊起床衝進杭州市紅十字會醫院就診。

“小夥子一年前就因肺結核在紅會醫院治療,再加上門診經陰囊B超等檢查,我們很快就確定他得的是附睪結核,得做手術切除一側附睪及一段輸精管,因此當即就收住入院。”秦勇說。

聽到得手術切除附睪,小李起初說什麼都不肯答應,從老家趕來照顧他的媽媽更是焦慮到不行:“醫生,他才19歲,是我們家的獨苗,要是切了那兒,是不是就不能結婚生孩子了?”

面對母子倆的堅持,秦勇和科裡的醫生們一遍遍跟他們講道理:“男人的精子在睪丸裡生成後,要到附睪里長成熟,然後再透過輸精管出去完成他們的使命。根據評估,小李的精子質量明顯下降,就是他一側的附睪和一小斷輸精管遭到了結核桿菌的破壞。如果我們不及時手術切掉已不能發揮作用的部位,結核桿菌還可能會跑到另一側或是前列腺等部位,到時也許就真影響到生孩子了。”一直磨了四天,他們才想明白。

手術那天,大家都格外小心翼翼,附睪的頭與輸精管、睪丸動脈是緊貼著的,在被結核桿菌感染的情況下更是粘成一團,附睪動脈只有一支,最多就火柴梗粗細,要是損傷了動脈,睪丸就廢了。因此,整個手術過程如同雕花一般,非常考驗醫生的刀功。所幸,手術最終很成功。

如今,身體恢復得差不多的小李已對手術釋然,每次醫生去查房,都看他躺在床上悠閒地玩著手機,殊不知,自己的毛病就是由一些不健康的生活習慣所導致的。

19歲小夥嚇懵:為啥要切除?媽媽崩潰:還能結婚生娃嗎?

眾所周知,結核病往往發生在那些免疫力低下的人身上,像小李這樣不好好吃飯、愛熬夜玩遊戲的人就是典型。而結核桿菌透過呼吸進入人體以後,不光會在肺裡搞破壞,還會隨著血流到達身體的各個部位,附睪的血流豐富、組織酥鬆,就成了結核桿菌容易傾入的部位之一。

據瞭解,在紅會醫院泌尿外科,每個月都能接診三四例附睪結核患者,年齡多集中在20—40歲生育期,聽說得手術切掉那裡,一個個都快愁死,可不切的話只會變得更糟,醫生們也別無選擇。

因此,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防範結核病非常重要。另外,要是不小心中招附睪結核,事實上仍有搶救的機會,秦勇說,要是發現時腫塊尚未破潰流膿,說不定可不用手術。附睪炎是男性泌尿外科的常見病,附睪結核起病時的包塊與普通炎症很難鑑別,如果用藥2周後沒明顯好轉,就要考慮附睪結核的可能,早發現早治療,才能儘可能保住生育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