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足三分:諸葛亮《隆中對》細節探微

曹操軍破,必北還。如此則荊吳之勢強,鼎足之形成矣。

劉玄德三顧茅廬,諸葛亮畫策隆中,膾炙人口,流傳千年。在後世文學演繹作品的渲染下,聲名更著。

諸葛亮未卜先知,量時審勢,未出茅廬已定天下三分,千百年來被津津樂道;然而讀者的關注點,更多著眼於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即魯迅所謂“多智近妖”之謂。

本文想就《隆中對》的微觀層面,探究此謀劃的細節問題,對“跨有荊益”進行更深層次的論述。

本文共 5700 字,閱讀需 11 分鐘

曹操、孫權與“鼎足之勢”

《隆中對》以“董卓作亂”為開篇,論述漢末喪亂(189)之根源,屬於舊調重彈,未見新意。

自董卓已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隆中對》

諸葛亮的論述重點,在於董卓之後的曹操與孫權。

在諸葛氏口中,曹操“擁兵百萬,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二者均屬於“不可圖”的物件。

今(曹)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隆中對》

換言之,三分天下的格局中,北方(冀、青、幽、並、兗、豫、徐、司隸)與東南方(揚州)早已確定歸屬;雍涼與交州則地處邊鄙;剩餘地區,唯有荊益二州。

《隆中對》至此,僅僅是陳述了彼時人所共知的事情:即曹操、孫權家大業大,難以圖謀,因而不得不退求其次。

覽查史料,可知在劉備流亡荊州的翌年(202),袁紹便染病身亡。曹操自此威震河朔,天下再無人敢與爭鋒。

(袁)紹自軍破後,發病,歐血,(建安七年)夏五月,死。——《魏書 武帝紀》

孫氏立國江東,自孫策渡江(195)算起,大約有十餘年,雖然談不上“已歷三世”(孫堅發跡不在揚州),但基業規模也遠非劉備可比。

需要注意一點,諸葛亮談到的“江東國險民附,人為之用”並非實情。

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隆中對》

江東有長江天險不假,但江東大族,尤其是會稽(虞、魏、孔、謝)與吳郡大姓(顧、陸、朱、張)的政治態度卻偏向保守。他們當中的許多家族,對孫氏陽奉陰違;甚至連魯肅(徐州臨淮)這種流寓士人,也一度打算離開孫權。

深險之地(指山越)猶未盡從,而天下英豪(指揚州宗帥)布在州郡,賓旅寄寓之士(指客居江東的流寓人士)以安危去就為意,未有君臣之固。——《吳書 吳主傳》

劉子揚(劉曄字子揚)與(魯)肅友善,遺肅書……(魯)肅答然其計。葬畢還曲阿,欲北行。——《吳書 魯肅傳》

鼎足三分:諸葛亮《隆中對》細節探微

孫策臨薨,稱賓旅寄寓之士,未有君臣之固

因此,江東“國險”不假,“民附”則不然。不僅地方豪強如此,就連揚州百姓,對孫氏的統治也頗為抗拒。比如對山越的戰爭,《吳書》中俯拾皆是,貫穿了孫權的統治階段(200-252)。

“山越”即躲入山中避役的揚州百姓,他們與地方宗帥勾結,成為阻撓中央集權的障礙。

注:山越的釋義,見唐長孺《宗部與山越的關係》。

換言之,劉備三顧茅廬之時,天下大勢已成。彼時可供圖謀的州郡,唯有荊、益二州而已,這也是諸葛亮談到的“跨有荊益”的理論基礎。

特別需要強調一點,“鼎足三分”的理論,並非諸葛亮獨創,魯肅在更早時候的《榻上策》中曾經先一步提出過類似構想。

不過彼時的魯肅,將曹操、孫權、劉表三方擬作鼎之三足,而將益州排除在外——這大概與川蜀的封閉環境有關。

(魯肅曰)曹操不可卒除。為將軍(指孫權)計,惟有鼎足江東,以觀天下之釁。——《吳書 魯肅傳》

在魯肅的構想中,孫權應該先“鼎足江東”,進而“剿除黃祖,進伐劉表”,最後“竟長江所極,據而有之”;依次對應經營揚州,討伐荊州,吞併益州,最終南北分治,“建號帝王”。

鼎足三分:諸葛亮《隆中對》細節探微

魯肅勸孫權“竟長江所極,建號帝王”

諸葛亮的計劃與魯肅相似,都屬於南北兩分的戰略格局;但由於彼時已經無法圖取江東,因此不得不進佔川蜀。川蜀地形封閉,與《先主傳》中的“基宇亦狹”相對應。

(劉備)機權幹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狹。——《蜀書 先主傳》

諸葛亮出山時,天下大勢已定,“分治南北”斷無可能,因此“鼎足三分”屬於退求其次的方略。

所謂“跨有荊益”

上節已經詳細闡述,諸葛亮提出的“圖謀荊益”,本身並無新意,因為彼時天下大勢十分明朗,曹、孫不可圖謀,唯有退求其次。

《隆中對》真正的精妙之處,在於諸葛亮對“跨有荊益”之後的進一步計劃。

(1)荊州

首先,看諸葛亮是如何描述荊州的。

在諸葛亮口中,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乍看之下,似乎是在描述荊州的地理位置,其實並非如此簡單。

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隆中對》

東連吳會,西通巴蜀,對應的是“東和孫權,西伐劉璋”。此一節人所共知,無須贅言。

“北據漢沔”是關鍵所在,它對應的是《隆中對》裡的“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關羽)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

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隆中對》

“天下有變”指的是曹操之死。宛縣是南陽郡治,南陽在荊州最北,突破南陽可以直逼豫州(許縣)、司隸(洛陽)。

建安二十四年(219)關羽北伐,即是踐行此計劃。只可惜彼時曹操尚在,因此關羽雖有其勇,但未得其時,最終落得悲劇收場。

“利盡南海”是另一點值得注意的地方。所謂南海,說的是交州,即今兩廣與越南北部。

劉備在赤壁之戰翌年(209)南徇四郡(長沙、零陵、武陵、桂陽),其中的桂陽郡,地處荊州最南,與交州最北的蒼梧郡接壤。蒼梧太守吳巨是劉備故交,可知劉備曾經一度圖謀南下交州。

(魯肅)問備曰:“豫州今欲何至?”(劉)備曰:“與蒼梧太守吳臣(當作“吳巨”)有舊,欲往投之。”——《江表傳》

最終在法正的招誘與孫權的斡旋(出借南郡)之下,劉備放棄了南下交州的計劃,轉而西進益州。劉備入川同年(211),孫權便派遣步騭進入交州,謀殺吳巨,斷了劉備的南下後路。

劉表所置蒼梧太守吳巨陰懷異心,外附內違。(步)騭降意懷誘,請與相見,因斬徇之,威聲大震。——《吳書 步騭傳》

鼎足三分:諸葛亮《隆中對》細節探微

荊州南部形勢

建安二十年(215)孫劉第一次平分荊州時,與蒼梧郡接壤的桂陽被劃入東吳。可見交州的歸屬,是孫、劉兩家長期爭執的問題。

(孫劉)更尋盟好,遂分荊州長沙、江夏、桂陽以東屬(孫)權,南郡、零陵、武陵以西屬(劉)備。——《吳書 吳主傳》

劉備東征時(221-222),荊南地區紛紛響應,“零(陵)、桂(陽)諸郡猶相驚擾,處處阻兵”。可見直至此時,交州北部的荊南地區,仍然存在大量的劉備舊部。

劉備東下,武陵蠻夷蠢動,(孫)權遂命(步)騭上益陽。(劉)備既敗績,而零、桂諸郡猶相驚擾,處處阻兵。——《吳書 步騭傳》

諸葛亮在荊州時,曾以軍師中郎將身份,管轄零陵、桂陽、長沙三郡的稅賦錢糧,可知“利盡南海”在其計劃中,確實是重要一環。

先主遂收江南,以(諸葛)亮為軍師中郎將,使督零陵、桂陽、長沙三郡,調其賦稅,以充軍實。——《蜀書 諸葛亮傳》

(2)益州

關於《隆中對》中“益州”的具體概念,歷來頗有爭議。

大多數人,認為益州主要指代劉璋的“蜀中”;田餘慶等學者則認為益州主要指代張魯的“漢中”。

注:見田餘慶《隆中對“跨有荊益”解》

田氏的主要論點,在於諸葛亮隱居的隆中,地處荊益之交,遂因地制宜,擬定謀劃。此說並非全無道理,但的確有“求之過深”的嫌疑。

其實從《隆中對》的原文來看,漢中、蜀中均屬於諸葛亮為劉備圖謀攻取的地區,“劉璋闇弱,張魯在北”已經清楚點明瞭益州的範圍,即巴中、蜀中、漢中三地。

劉璋闇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慧之士思得明君。——《隆中對》

其中“沃野千里,天府之土”說的是蜀中;而“保其巖阻,益州險塞”說的則是巴中與漢中。

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隆中對》

劉備攻滅劉璋、奪佔蜀中之後(214),驅逐入侵三巴的張郃(215),北伐據守漢中的夏侯淵(219),可以視作對《隆中對》的實踐,也確實因此成就了一番基業。

這裡需要注意一點,漢中郡東側的西城、上庸、房陵三縣(後升格為郡),即所謂的“東三郡”,本屬益州漢中;由於孟達叛變的緣故,脫離了蜀漢版圖。

在曹魏轄區中,東三郡隸屬徵南將軍(都督荊、豫諸軍事)夏侯尚管轄,最終被劃入荊州,從此脫離益州。

(夏侯尚)遷徵南將軍,領荊州刺史……勒諸軍擊破上庸,平三郡九縣,遷徵南大將軍。——《魏書 夏侯尚傳》

注:新城郡(即東三郡)歸屬變遷,見盧弼《三國志集解》引《鄧艾傳》。

需要特別強調一點,太和二年(228)諸葛亮北伐時,曾寄希望於孟達率偏師東進,“兵發宛洛”。這與《隆中對》高度相關。

初,(孟達)達與(諸葛)亮書曰:“宛(縣)去洛(陽)八百里,去吾一千二百里,聞吾舉事,當表上天子,比相反覆,一月間也,則吾城已固,諸軍足辦。”——《晉書 宣帝紀》

注:孟達起兵前夜,司馬懿屯宛,曹叡在洛。

鼎足三分:諸葛亮《隆中對》細節探微

諸葛亮與孟達交通,欲兩線伐魏

諸葛亮的計劃,無疑是在實踐“命一上將(孟達)將荊州之軍(東三郡兵馬)以向宛洛”的戰略方針。由於彼時劉備已死,因此“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的人,便成了諸葛亮。

換言之,諸葛亮首次北伐時(228),孟達充當了昔日關羽的角色,諸葛亮則代替了劉備的角色。

可惜孟達謀洩被殺,馬謖剛愎自用,最終“興復漢室”的計劃,也在街亭之敗中慘淡收場。

所謂“西和諸戎”與“南撫夷越”

諸葛亮輔政期間(223-234),曾親率甲士,深入不毛,征剿南中七郡(今雲、貴與緬甸東北),因此“西和諸戎”與“南撫夷越”,往往被視作諸葛亮對《隆中對》的實踐。

實際這是不準確的。

西和諸戎的真正含義,與孟獲、雍闓這些南中酋帥關係不大。“諸戎”指的是盤踞關中的氐羌之族。即馬超“阻戎負勇”,姜維“招誘羌帥”的涼州少數民族。

劉備在世時,利用馬超招誘羌帥,使其“都督臨沮”。馬超的都督區不是荊州臨沮,而是雍州武都郡的沮縣;《華陽國志》寫得更清楚一些,即馬超“北督臨沮”。

(馬)超有信、布之勇,甚得羌、胡心,西州畏之。——《魏書 楊阜傳》

馬超(為)驃騎將軍,領涼州刺史,封斄鄉侯,北督臨沮。——《華陽國志 劉先主志》

諸葛亮北伐時,也多次招誘武都、天水等地的豪酋大姓。

馬謖敗於街亭,(諸葛)亮拔將西縣千餘家及(姜)維等還。——《蜀書 姜維傳》

《後主傳》與《張嶷傳》中提到的“徙武都氐於廣都”等事件,其實都是《隆中對》中“西和諸戎”的現實反映。

(建興)十四年夏四月……徙武都氐王苻健及氐民四百餘戶於廣都。——《蜀書 後主傳》

同時,“南撫夷越”的概念也亟待釐清。

類似孟獲等南中豪帥,統稱為“蠻”;至於“夷越”很明顯指東南地區的少數民族,與南中關係不大。

其真正含義,當是武陵洞溪蠻與交廣百越,指的是荊南與交州地區,即《隆中對》中的“利盡南海”。

及東征吳,(劉備)遣(馬)良入武陵,招納五溪蠻夷,蠻夷渠帥皆受印號,鹹如意指。——《蜀書 馬良傳》

(士)燮兄弟併為列郡,雄長一州,偏在萬里,威尊無上……車騎滿道,胡人(指百越)夾轂焚燒香者常有數十。——《吳書 士燮傳》

鼎足三分:諸葛亮《隆中對》細節探微

劉備遣馬良入武陵,招納五溪蠻夷

只不過彼時荊州早已丟失,交州又被孫權奪佔;諸葛亮迫於形勢,不敢向東吳提出領土訴求,只得退求其次,討伐南中七郡。

需要注意,“西和諸戎”與“南撫夷越”,重在“和”與“撫”。但從《譙周傳》來看,蜀漢政權對待南中豪帥,並未盡心籠絡。

鄧艾兵臨城下時(263),劉禪曾一度打算逃往南中避難。最終作罷的原因,是因為南中“平常無所供為,猶數反叛”,屬於典型的不安分地區。

南方(指南中七郡)遠夷之地,平常無所供為,猶數反叛,自丞相(諸葛)亮南征,兵勢逼之,窮乃幸從。——《蜀書 譙周傳》

不僅如此,諸葛亮南征之後,南中地區被迫“供出官賦,取以給兵,以為仇怨”;如果劉禪“欲往依恃,恐必復反叛”。

是後(南中)供出官賦,取以給兵,以為愁怨(仇怨),此患國之人也。——《蜀書 譙周傳》

不難看出,“西和諸戎”與“南撫夷越”,本意不在南中七郡。後世讀者因為諸葛亮功德蓋世,便把歷史上發生的一切事件,都強行歸入“未出茅廬而三分天下”的預言中,不免有神化偉人的弊病。

客觀評價,諸葛亮足夠偉大,《隆中對》也足夠出彩,但不宜過分吹捧,乃至形成“多智而近妖”的失真形象。

小結

諸葛亮以蜀一隅,抗衡中土。龍驤虎視,苞括四海;跨陵邊疆,震盪宇內。雖然功業不遂,但不愧為一時人傑。

(諸葛)亮之素志,進欲龍驤虎視,苞括四海,退欲跨陵邊疆,震盪宇內……是以用兵不戢,屢耀其武。——《蜀書 諸葛亮傳》

《隆中對》是諸葛亮出山的代表作,也是千百年來被口耳相傳的不朽經典。本文就《隆中對》的具體細節展開探究分析,強調了交廣地區與漢中地區的重要作用,同時重新梳理了“利盡南海”與“跨有荊益”的概念。

尤其需要注意,諸葛亮首次北伐(228)時,與新城太守孟達的雙線配合,其實是對《隆中對》的實踐。

首先是“天下有變”的背景。

彼時恰好處在曹丕駕崩(226),曹叡繼位的震盪期,諸葛亮對戰機的把握十分到位。其實曹丕去世翌年(227),諸葛亮已經進駐漢中,圖謀北伐。

(諸葛亮)治戎講武,以俟大舉。(建興)五年,率諸軍北駐漢中。——《蜀書 諸葛亮傳》

鼎足三分:諸葛亮《隆中對》細節探微

諸葛亮北伐之初,諸郡響應,關中震動

其次是“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

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隆中對》

劉備在世時,這個擔子無疑落在關羽肩上;彼時(228)在諸葛亮的運作之下,孟達則承擔了這個角色。

有趣的是,孟達都督的東三郡,恰好被曹魏劃入荊州(舊屬益州),完全吻合“荊州之軍”的預言。

最後則是“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秦川”。

由於彼時(228)劉備已死,因此“將軍”的重任,便落在了諸葛亮的身上。北伐之初,蜀軍確實勢如破竹,所向披靡,乃至“關中響震”。與《隆中對》的預言一模一樣。

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隆中對》

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應(諸葛)亮,關中響震。——《蜀書 諸葛亮傳》

只可惜孟達無關羽之才武,諸葛亮又無劉備的識人之明,陣前犯忌,所用非人;最終孟達授首新城,馬謖兵敗街亭,謀劃已久的北伐大業,也走向了風雨飄搖。

(諸葛)亮違眾,拔(馬)謖,統大眾在前。(馬謖)與魏將張郃戰於街亭,為郃所破,士卒離散。——《蜀書 馬謖傳》

以寡擊眾,兵弱敵強,本就是逆天而行;但諸葛亮“不懼天命,百折不撓”的頑強精神,確實值得敬佩。

結尾借杜甫的《蜀相》,收其全篇。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我是胖咪,頭條號歷史原創作者。漫談歷史趣聞,專注三國史。從史海沉鉤中的蛛絲馬跡、吉光片羽,來剖析展開背後隱藏的深意。

Thanks for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