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做可以停止胡思亂想?

怎麼做可以停止胡思亂想?

圖畫:焯焯

生活案例——

有一天我看見窗戶,莫名腦子裡就有一幅我墜樓的畫面,感到很恐懼就不想再去想,但是當時就一直在想,我就想了個辦法把腦子中的畫面慢慢用不那麼恐怖的畫面去代替,比如說坐在窗子邊,漸漸地就莫名其妙地變成了文字,就是“剛沒想”這三個字,到現在兩個星期了,腦子裡從早上睜眼開始就不斷地冒出“剛沒想”這三個字,讓我感到非常的困擾,雖然沒有影響我做事情但是感覺挺影響心情的。我在3月份的時候被檢查出來有些輕度焦慮,軀體化症狀從1月份就開始有,今年5月份感覺不心悸、失眠了,也不再感到莫名的不安,但是卻出現了這種類似於強迫思維的念頭,從早到晚感覺一直都在縈繞著我。我該怎麼辦?

明鏡解析……

人在某個階段或時期會產生各種各樣的幻想和妄想,但在自我覺知的狀態下是可控的,至少可以認為有自知力和自制力,而且邏輯思維能力也是比較正常地運作著,沒有崩潰。另外,又會因為不能控制地要去想東想西,究其原因可能是精神壓力過大導致的。而壓力的來源是因為自己解決問題和困難的能力下降了,從而導致了一系列的心理反應,思想被轉變,行為也被改變了,這就需要先從原因入手了,此時的狀態在知道原因之後會更大可能性地幫助自己走出來,屬於自助的過程。

那麼怎麼去找原因的?可以先從三個方面入手,一一驗證,個個分析。第一個方面是來自父母的原生家庭。他們是否對自己長期的指責、控制、抱怨等,如果是,就需要刻意遮蔽或者轉化概念,最好是可以正面反饋自己對父母的行為的感受,表達自己的獨立性思維。第二個方面是來自工作或學習的外部環境。他們是否經常否定、嘲笑、冷漠自己等,讓自己感受不到歸屬感和安全感。這就需要自己選擇性隔離或斷絕,把時間和精力放在更多的自我探索上面,比如人生規劃。第三個方面是關於自己的成長經歷。這一路走來是否經常因為某類事情或某類人而敏感,不能接受,看不慣,總是在一種被比較、被拋棄和被選擇的狀態中,很少有自己呈現的時候,更少有決定權和選擇權的情況。這是需要先澄清自我意識,再去重塑自我意識,最後是完善自我意識,因為現在的自己一定比之前的自己更有力量面對和解決那些曾經給自己造成傷害的問題,只是內心有個小孩需要長大,那就是童年的自己,用理性來提醒自己現在自己的能力是可以處理好的,只是需要一段時間就可以。這三個方面如果可以做到,基本就完成了自助的修復階段。

而接下來做的就簡單得多了。從探索到分析出起因結果,瞭解了發展的規律和節奏,同時,還能系統地看到彼此之間的關係狀態,這都是在朝著解決的方向前進,只要持續去做,奔著解決的方向去做,幾乎不會跑偏,即使偏離了正規也不怕,因為人有自我糾錯的能力,無論生理還是心理,都會把自己帶回來,只是需要提升自我覺察力就可以避免這個狀況的發生,覺察力的練習時時刻刻都可以開始,也可以結束,這是一個彈性和靈活性非常大的練習,想做就去做,想停就停下來,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總結、歸納和積累,把每一天的發生、發展、結束的過程回想一遍,類似三省吾身的做法,但沒有那麼深刻,剛開始的時候只要單純的記錄就可以,當積累了很多的量的時候,就慢慢地形成了覺察的習慣,這個能力也就理所當然地長在身上了,越做越簡單,也越輕鬆。

總結,心亂如麻是生理反應,也是心理反應,這兩個方面都是相輔相成的,也是相對存在的。那麼,想要靜下來,需要先找到讓自己動起來的緣由是什麼,也就是那個節點,只有找到了這個節點,而且是關鍵的,解決這個點,就解決了大部分的問題,而這個點並不難找到,往往就是存在我們最容易忽略的地方,比如我們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感到的、講到的,點點滴滴其實就是一個個節點,修正能修正的,其他的接受就可以了,放下和拿起本來就已經是兩個選擇了,剩下的就是去做,把想的做出來,而且做到了別人做不到的程度,這不就是人們常說的“神人”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