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喚”人:機器人時代,人要怎麼教?

機器“喚”人:機器人時代,人要怎麼教?

“以前我們到企業考察,哪家人多去哪裡;現在,人越少的企業越有看頭。”6月12日,佛山市順德區勒流職業技術學校機器人教學負責人陳培茂一邊幫助畢業季學生辦手續,一邊忙著準備著下個學年的實訓計劃。製造業在近年來的巨大變革,讓陳培茂這樣的職教一線工作者感同身受。

人、機器與製造的關係正在發生深刻變化。以機器人廣泛應用為標誌的智慧製造熱潮,對普通工人的數量要求降低了,對技術人才的素質呼喚則快速提升。順勢而變的職業教育,成為加快機器人應用人才培養的首選。

作為廣東省首個獲批建立現代職業教育綜合改革示範市的城市,佛山近幾年率先探索機器人應用人才培養機制,中高職機器人專業方向在校生達數千人。有的學校在畢業半年前,學生就被“搶購”一空。

如何為智慧製造培養真正落地的機器人應用人才?如何幫助學生髮掘長遠發展的潛能?隨著產業發展的深入,學生高質量就業需求的提升,一個個新的難題率先在佛山湧現,讓政府部門、職業學校與企業、行業多方共同破解。

從“機器換人”到“機器喚人” 重塑職業教育生存之基

2012年,擔任南海資訊科技學校機電部負責人不久的楊紹忠,希望探索一些新興的製造業領域,由此對機器人產生了濃厚興趣。在他的建議下,學校購買了兩臺工業機械臂,老師們一邊研究,一邊嘗試開設相關課程。兩年後,該校正式開設了機器人專業方向。

“巧合”的是,佛山的其他職業院校大多也從2012年前後開始,逐漸關注和切入機器人應用人才教育。事實上,這並非巧合。在其背後,是同一時期在長三角、珠三角等製造業發達地區日漸興起的“機器換人”潮。地處製造業重鎮的一大批佛山職校,率先感受到了這股趨勢。

職業教育依附於產業需求而存在,也是產業發展的重要基石。就製造業而言,職業教育為工廠一線輸送了大量人才。而在“機器換人”的過程中,許多操作崗位被機器人替換,一線工人的總體需求量降低了。“原先需要一個人的工序,現在可能只需要換成一隻機械臂。原先幾個人操作一臺裝置,現在可能是一個人操作幾臺裝置。”順德區胡寶星職業技術學校機器人專業負責人徐登峰說。

這是人、機器與製造的關係變化。機器人等智慧生產裝置並不能脫離人而執行,從機器人的設計製造,到應用方案設計、車間安裝除錯,再到日常的執行管理、柔性使用,以及後續的維修保護,都需要人來進行,只是人的作用和需求變了。《製造業人才發展規劃指南》顯示,中國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領域面臨數百萬人才缺口。

產業的變化,就是職業教育生存根基的變化。在製造一線,對機器人應用人才的呼喚,讓“機器換人”成為了“機器喚人”。

“行業需要什麼,我們的老師就會去琢磨。”順德職業技術學院智慧製造學院院長楊小東說,該校著眼於智慧化工廠的全方位需求,成立了智慧製造學院,機器人應用是其中的重點專業之一。

符合新要求的人才一部分可以從企業原有工人中轉崗而來,職校作為第三方提供專業的培訓支援。今年5月,一個由20名美的工程師組成的機器人培訓班在北滘職業技術學校結業。“他們回去之後,工資會提升10%。”該校副校長周涼涼介紹。

一些企業原有的工人參與學習升級的動力不足,或者是企業考慮到人才的可塑性與穩定性,因此更願意從學校招募新人。廣東錦力電器有限公司近期啟動了智慧化改造,機器人已經到位,但是應用人才卻嚴重不足。該公司希望招攬一批中職二年級學生,這個暑假就直接進廠,開出首月3800元以上、逐月遞增的待遇,求才之情十分迫切。

從學生家長近年的變化,職校也感受到了變革的推力。“許多學生家長在企業就幹這行,機器上手比我們老師還專業。”在已經從教十餘年的陳培茂看來,今天的職校學生家長,無論是自身素質、專業水平,還是對教育的理解,都與10年前截然不同。

讓“差生”逆襲奔向行業中堅 探尋智造人才養成之道

“我們一邊開課開班,一邊摸索這個新專業的培養模式。”徐登峰介紹,該校由於在全省中職較早開始機器人應用教育,幾乎沒有先例可循。目前,該校的首批機器人專業畢業生有的已經在公司獨當一面,有的已經創業成立機器人公司,成為行業中堅力量。

從無到有,建立基本的學科框架,是職校機器人應用人才教育的關鍵一躍。目前,佛山市的多數高職院校已經開設了機器人應用相關專業,同時整合資源打造了服務智慧製造全流程的專業群、學院。在中職領域,佛山也有多所學校開設了機器人專業方向。各學校的機器人專業及專業方向,每年招生總數上千人。

但是,要怎麼把這一塊塊璞玉雕琢成合格的人才乃至行業中堅?機器人在製造業中的應用,是近幾年才大規模推廣的新事物,人才培養體制也要新起爐灶。同時,由於傳統的觀念原因,願意主動進入職業教育的學生相對普通高中和大學更少,其中一部分被認為是“差生”。與此相對應的是,企業對機器人應用人才的要求卻絲毫不低。

2016年,南海技師學院借新校園投用的契機,整合機電等多學科資源成立了智慧生產系。在該校智慧生產系副主任鮑勇看來,機器人應用是整個智慧生產系的一部分,與系內的其他專業相互銜接,最終是要為企業的智慧生產服務,解決智慧生產中所遇到的問題。在學生培養上也要找準定位,基本目標是讓他們懂得機器人操作,進階目標是讓他們懂得開發,能夠為企業進行整合應用。

“以賽代練,練的是老師,老師的成長比學生成長意義更大。”5月下旬,在2019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職組機器人應用比賽中,南海資訊科技學校的同學斬獲金牌,但這不是楊紹忠的終極目標。他表示,機器人專業的老師很難招,更多依靠在現有基礎上培養。

校企合作是職業教育取得成功的“不二法寶”,但是如何讓企業積極主動,卻是困擾很多人的難題。在佛山職業技術學院、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南海校區、胡寶星職業技術學校,以及番禺職業技術學院等廣佛地區多所職業院校,都能看到一家企業的名字:廣東泰格威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儘管目前還只有70多名員工,但是該公司已與多家學校進行合作,向學校派遣資深員工授課、為學生提供實訓機會。它不僅為自身做儲備,同時也幫助所服務的製造企業引進人才。此外,藉助與學校的廣泛合作,該公司也拓展了行業影響力與業務接觸面。

作為國內高職院校中的佼佼者,順德職業技術學院採取了“高舉高打”的培養路線。該校不但以“專業群”的理念對包括機器人應用在內的相關人才進行復合型培養,而且聘請了原多特蒙德工業大學教授、大眾等跨國公司特邀專家貝恩德·奧特教授擔任顧問,開發了“基於工作過程的專案教學法”,使學院老師可以把為美的、萬和等企業提供的專案服務,凝結成一般化的教學案例,加速學生成長。

校企供需呈現“精準不對接” 破解中高職貫通改革之惑

“我希望讀完高職再工作。”在胡寶星職校的工業機器人教學工廠訓練室,剛剛獲得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職組機器人應用比賽二等獎的龍文迪談起了對未來的規劃。3年前,他抱著學好一門技術的想法,以較高的入學分數進入了學校與佛山職業技術學院合作的“中高職貫通班”。

龍文迪的50名同學中,也有30人選擇了參加高職入學考試,而不是進入企業工作。徐登峰根據近年來的升學經驗,以及當前高職院校擴招的大趨勢判斷,這些學生將會幾乎100%成功升學。

選擇了職業學校卻不選擇就業,一方面是家長不希望孩子過早工作,另一方面也是這些學生自身出於各種考慮不願立刻就業。這一現象在中職院校的十分普遍,機器人專業是其中的典型。資料顯示,2018年佛山市中職升學人數為8140人,比2017年增加了1041人。

與之對應的是,許多企業也不願意招聘中職學生。雖然有一部分主動性與學習能力兼具的中職學生,在直接就業後很快成長為行業中堅力量,但是更多的中職學生進入企業後表現一般。

佛山隆深機器人有限公司人力資源主管盧佩介紹,該公司總共300餘名員工中,約有一半是職校畢業生,但是其中僅有少數幾名中職畢業生,而且應屆中職畢業生數量為0。“曾經與一家中職學校合作,當時學校提供了一批學生,最後一個都沒能成功留下。”她認為,中職學生由於年齡、受教育年限的原因,在工作態度和工作能力上都難以滿足該企業要求。

隆深機器人不是孤例。泰格威機器人、華數機器人等與職業院校建立廣泛合作關係的機器人企業,雖然也為中職學生提供實訓機會,但是最終留在企業的並不多。佛山華數機器人有限公司校企合作負責人張歡認為,中專生在機器人組裝、日常操作方面沒有問題,但是在邏輯、軟體等方面有所欠缺,未來提升空間相對較小,“工作五六年後,大專生可能工資過萬元,中專生可能只有五六千元。”

職業教育的立身之本在於企業需求,力圖做到人才供需“精準對接”。如今卻面臨著學生不願去、企業不願招的“精準不對接”處境。有的中職機器人專業教師甚至疑惑,“我們還有沒有存在的必要?”

如果說企業和中職學生都將高職視為追求的目標,那麼加快中高職貫通培養改革就是當務之急。今年初印發的《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提出,要擴大中高職貫通培養的招生規模。從廣東省到佛山市的有關職業教育發展改革方案,也都將貫通培養作為一項重要內容。

從高職院校的視角看,中職的存在和發展對其培養優秀人才至關重要。楊小東介紹,目前順職院的機器人專業針對普高生源和職高生源的不同特徵,制定了不同的培養方案。普高學生在邏輯方面有優勢,而職高學生的優勢在動手能力,二者需要結合起來。但是普高教育自成體系,只有中職才能為了高職院校提前調整相應課程和培養方案,為高職學校提供更合適的生源。

■連結

順德兩所職校的校企合作“零投入”樣本:

讓學生在學校

面對真實產業

校企合作好,人人都知道。在機器人職業教育領域,離開了校企合作也就意味著職教離開了生存之源。但是,校企合作在學校一面,存在著許多體制機制難題;在企業一面,存在著投入積極性難以激發的現狀。尤其是在中職階段,這一問題尤為顯著。

廣東泰格威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透過主動為學校提供服務,在招才引才和商業方面均得到了收穫,是企業自我激發校企合作積極性的一個樣本。但在學校方面,仍然由於各種客觀限制和學校的思路原因,較少取得突破。勒流職業技術學院(下稱“勒流職校”)和北滘職業技術學校(以下簡稱“北滘職校”),則在理念和實踐上開創了新的範例。

2016年底,順德區勒流智慧製造中心在勒流職校成立,由政府、學校、行業、企業四方共建,服務當地家電五金產業轉型升級。從此,勒流職校在機器人培養上進入了快車道,迅速發展出“產品化專案教學”的校企合作培養新模式。

北京威樹等離子焊接技術有限公司、廣東三揚機器人有限公司等與學校合作的機器人企業在接到訂單後,將會挑選出一些“分包”給勒流職校進行。這些都是真實的專案,未來將應用到各個現實的生產場景中。學校師生需要進行的是完成應用方案的設計、機器人和相關裝置的安裝以及各項除錯工作。這些專案可能是一個小的工作站,也可能是一條整體的生產線。師生們在完成工作後,這套裝置便被送往客戶手中。

由於是真正面向的專案,有使用者的使用標準、有交付的工期等限制,使得經過這種專案訓練的學生,在學校就已經“上過戰場”,能力將獲得極大提升。當然,由於場地和專案數量有限,不會所有學生都參與每個專案,也不會所有學生都能從中獲得整體性的訓練。老師在每個專案裡,會從前期的教學中進行觀察和篩選,將學生安放到不同環節,其中有一兩名優秀學生將會從整體上輔助老師把控專案全域性。

勒流職校將這種模式稱為“產品化專案教學”。該校機器人教學負責人陳培茂介紹,學校不去市場上主動接單,只是從合作企業推薦的訂單中篩選既有挑戰性、又符合學校師生實際情況的專案來做。學校也不從專案中獲得經濟收益,只是相當於享受了免費的“教具”,學生和老師都在一線實操中獲得技能提升。

北滘職校“4個零”模式,與佛山海格利德機器人智慧裝置有限公司合作建設教學工廠相似,但更為系統化。

何為“4個零”?北滘職校副校長周涼涼介紹,首先是“政府零投入”,海格利德投入了上千萬元,為學校提供教學所需裝備;其次是“裝置零折舊”,各項裝備均在專案完成後交付客戶,不存在一邊使用一邊折舊的情況;“產教零距離”,即各個專案面向真實產業、真實企業、真實場景,避免了學生在一般的實訓中心“模擬練習”所造成的學校所學與產業所需脫節的問題;“安全零風險”,則是指學校不從中獲取經濟收益,也不將國有資產轉讓,避免了公辦中職院校當前存在的一些法規限制。

“我們不但花了很多精力設計模式,而且對於合作伙伴的選擇也有慎重考量。”周涼涼介紹,目前該校的合作企業在自動化生產線整合應用上經驗豐富,擁有許多不同型別的案例,透過其他企業不一定能接觸到。“對於學生培養來說,接觸到企業的實際生產案例,是至關重要的。”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