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廣孝送給朱棣一頂白帽子,朱棣知道寓意後大喜

在明朝有幾個著名的和尚,除了朱元璋這個和尚外,第二個估計就是道衍和尚了。道衍和尚叫姚廣孝,法名道衍,字斯道,這個和尚甚至可以和朱元璋那個和尚媲美,他們兩個都是呼風喚雨一樣的和尚,都有一番帝業的緣分,只不過道衍是在幕後辦事的。

姚廣孝送給朱棣一頂白帽子,朱棣知道寓意後大喜

劉伯溫的《燒餅歌》中有一句:“禿頂人來文墨苑,英雄一半盡還鄉。”這裡的“禿頂人”就是指道衍和尚,和尚能進袁天罡的《推背圖》或者劉伯溫的《燒餅歌》裡的,估計就這一個姚廣孝了。“文墨苑”是指明朝的文淵閣,為皇家藏書之處。道衍和尚在幫助燕王朱棣起兵打下江山後,來到文淵閣編纂《永樂大典》,這本書對歷史影響很大,這使得姚廣孝成為了文學家。

姚廣孝還是明朝政治家,因為他策劃了靖難之役,沒有他,就沒有朱棣的帝業,他是歷史上第一黑衣宰相。黑衣指僧人所穿的一種黑色僧衣,“黑衣宰相”就是指參與朝政並且影響較大的僧人,他們大多在朝廷有官職,但並不一定真的官居宰相,在寺廟也有法號。

在明朝,能跟劉伯溫這個“神棍”媲美的也只有姚廣孝了,兩者都是輔佐了一個皇帝奪天下,甚至姚廣孝比劉伯溫更厲害,因為他得以全身而歸,可能這主要是因為他以和尚為遮蓋,給人以無慾無求的印象,所以朱棣對他沒有什麼防備心。

道衍和尚和朱棣這個封疆大王怎麼搞的火熱?據說是他自己毛遂自薦的,他主動去找了朱棣。當時朱允炆建文帝正在風風火火的搞削藩,朱棣的同母弟周王朱橚[sù]的帽子已經被摘掉了,而且發配雲南,這著實把朱棣嚇壞了,他的帽子也很快不保。

朱棣剩下的最後的一條路就是造反了,坐以待斃只有死路一條,他本來還指望建文帝會執行漢武帝時候的《推恩令》,沒有想到建文帝是把諸王一擼到底,連個普通人都做不上。但是,沒有到最後時刻,這層造反的窗戶紙還是沒有人敢捅破,朱棣身邊的人沒有一個敢提議造反的,也沒有其他的王敢首先造反的,就連朱棣都沒有想過要造反。

這在當時很正常,因為建文帝時候,距離朱元璋幾十年了,天下大定,造反對於好多人想都不敢想。忽然一個和尚來到朱棣王府,透過門子傳話:就說是燕王的故人。朱棣一聽是個和尚,愛搭理不搭理,要是平時他肯定不會見的,但現在他被建文帝逼到死角了,帽子不保了,所以就多了一份禮賢下士的心。

[圖片4]

朱棣把道衍和尚喊過來,一看的確是熟人,問和尚為什麼來找自己,道衍和尚開口說:“王爺不要為帽子操心了,我要送給你一頂白帽子!”說著,真的拿出一頂白帽子。朱棣一看,沒有反應過來,和尚又說:“我這頂白帽子專門給王爺您定製的!”朱棣也是聰明人,這次他明白了,嚇的趕緊撒腿就跑!

朱棣這跑肯定是裝的,這是在他家呢,跑什麼。原來這道衍和尚,還是朱元璋提拔的,他曾經得到僧錄司左善世宗泐的舉薦,還跟朱元璋談過道。後來結識了燕王,便要求隨燕王前往封地。

[圖片5]

姚廣孝到北平後,任慶壽寺住持,時間已久,朱棣差不多都把他忘了。自從這次送白帽子後,二人開始無話不談,高興萬分,相談甚歡,廢寢忘食了,道衍和尚也開始天天出入燕王府,甚至住到那裡好幾天都不回去。原來這白帽子,就是“皇”字上面的“白”,因為在上面,故擬稱帽子,王上面加個白帽子,就是皇。朱棣已經是王,就差白帽子了,不過這道衍和尚沒有食言,真的讓朱棣當上了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