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世代”青年登上科普講臺分享科研發現

一批“Z世代”科研青年將陸續走上舞臺,被公眾“看到”。昨天,上海科普大講壇推出全新子系列“科技新青年”,邀請身處科研一線的95後年輕人,分享他們在實驗室裡的樂趣、發現,甚至煩惱。

由市科委指導、上海科技館主辦的上海科普大講壇創辦於2009年,至今已舉辦了173場活動。歷史“大資料”勾勒出活動演講者的平均年齡在50歲上下,此次推出的全新子系列“大膽”起用平均年齡在25歲左右的科研青年,一改科普活動“成熟穩重”的印象。出人意料的是,新生力量搭配科技前沿的全新組合產生了奇妙的化學反應,活動報名帖發出僅幾小時,點選量即破萬。

“能被看到和認可,是科研青年一個很重要的需求。”上海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科學史與科學文化研究院助理教授沈辛成說。當天,上海科技館展教中心與上海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簽訂共建合作協議,雙方將攜手打造“優勢學科+專業團隊”的科普交流平臺,為公眾持續輸出優質資源。

一場可以被隨時“打斷”的科普演講

“首飛四年,為什麼我還沒坐上C919?”這是“科技新青年”首期活動中,上海交大航空航天學院碩士研究生張濟澤的演講主題。在近一個半小時的演講中,他圍繞這一話題引出的適航標準問題,與現場觀眾共同探討。

年輕人把科普說成了一場“脫口秀”。當張濟澤介紹完C919迄今為止的試飛活動並引出適航概念時,沈辛成“插話”說:“所以,適航就像我們找工作需要考各種各樣的證書?”這個舉動給現場聽眾做了個“示範”,這意味著這是一場可以隨時被打斷的演講。

圍繞國產大飛機C919這一主題,上海科普大講壇曾請來過C919大型客機總設計師吳光輝登臺演講。如今,年輕人重拾這一話題,兩者有何不同?張濟澤的看法是,大飛機是一個系統工程,總師的視角比較全面,講述也更權威,而他只聚焦一兩項具體技術,講述一線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問題。

演講人從大咖變為大學生,聽眾的心理也有微妙變化。“看到年輕學生走上大講壇,我好像沒有以往聽講座那種‘坐等充電’的感覺,比起聆聽,我更想加入他的話題,和他一起討論。”上海科普大講壇資深聽眾劉女士說,“比如,我就特別想問他,作為從事航天力學研究的學生,坐飛機時腦海裡都在想什麼。”

館校合作為年輕人打造“被看見”的舞臺

“年輕人渴望被看到。”中國商飛上海飛機設計研究院工程師郭瑋宏說。事實上,他也是從科普舞臺上被髮掘的科技新青年。兩年前,當時在中科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求學的他,主動報名站上了第六屆上海市科普講解大賽的舞臺,並代表上海參加全國科普講解大賽。因此,他更能理解90後科研青年的心態。一位與郭瑋宏同時參賽的90後講解員曾和他聊起參賽原因,就是想體驗一下鎂光燈照在自己身上,大家聽他說話的感覺。

“學生上完課後,往往還有話要說。”沈辛成的話,透露出“科技新青年”專案的由來。作為一名大學思政課教師,他發現學生對於國家發展、國際形勢、政策風向等話題興趣濃厚,而瞭解這些對於學生的科研程序大有裨益。於是在課後,一個名為“技術史與人類未來青年工作坊”的平臺應運而生。在這裡,科研青年圍繞不同主題,以科普演講的方式分享他們的發現與困惑,由此收穫更多。“比如,一名做燃料電池元件的同學未必瞭解相關氫能源政策,但若需要做科普演講,他必然會去查閱相關資料。”沈辛成說。

據悉,在未來活動中,“科技新青年”還將圍繞無人駕駛、國產鐳射雷達、燃料電池、大型粒子對撞機等前沿科技,解析中國科技的發展之路。這項由上海交大提供內容、上海科技館提供平臺的高質量館校合作,也將讓更多科技新青年被公眾“看到”。(記者 沈湫莎)

【來源:文匯報】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舉報/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