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生活中常見的禮儀有哪些?

論生活中常見的禮儀有哪些?

晚上,大女兒浠寶在飯桌上突然說起:“媽媽,我本來是申請參加社團的策劃部,但是最後卻是被通知參加的禮儀部。以前我就是做策劃的,現在這個禮儀部的相關事項並非我的擅長,連禮儀是什麼我都不清楚。我覺得我可能做不好,沒有優勢。”

浠寶突如其來的抱怨,讓我有些不知何如,事實就是,日常都是鼓勵孩子爭取多參加活動,積極展示自己在某方面的優越性,從未教給女兒因為自己不懂才要爭取機會去學習和進步。禮儀並非簡單的兩個字,也不是一兩句話就能解釋清楚,對我自己來說,禮儀的概念都是一知半解的。所以在浠寶提出問題時我沒有及時給予正面回覆,只是說我們剛好可以乘著這個機會好好學習一下。

在接下來的幾天,我就利用閒暇時間在網上搜索,查閱相關的書籍等,整理了相關的內容,可能並不是很全面,很多現在可能還涉及不到,但還是希望浠寶學習後對禮儀有些許的認識和了解:

禮儀:顧名思義,就是禮節和儀式。禮儀是人類為維繫社會正常生活,而要求人們共同遵守最起碼的道德規範,是在人們在長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漸形成,並且以風俗、習慣和傳統等方式固定下來。對一個人來說,禮儀是一個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養、交際能力的外在表現,對一個社會來說,禮儀是一個國家社會文明程度、道德風尚和生活習慣的反映。

禮儀很重要。上至國家的定國安邦,下至個人的生存和發展都息息相關。禮儀文化的發展歷史悠遠,相傳在3000多年前的殷周之際,周公制禮作樂,後經孔子、孟子、荀子等人的提倡和完善,禮樂文明就成為儒家文化的核心。再後來更是有《儀禮》、《周禮》、《禮記》等古代文人必讀的經典。

中國古代禮儀形成於“三皇五帝”時代。據記載,在堯舜時期,“五禮”也就是現在我們所講的吉禮、凶禮、賓禮、軍禮和嘉禮等一套較為完整的禮儀制度,已經形成。唐堯、虞舜、夏禹他們本身都是講究禮儀的典範,在《二十四孝圖說》中有一篇《大舜耕田》,講的就是舜躬耕歷山、任勞任怨,供養父親、繼母和同父異母之弟的故事。

這裡的“五禮”指的就是吉禮、凶禮、賓禮、軍禮和嘉禮。具體指:

吉禮也可稱祭禮,是五禮之首。古人祭禮為求吉祥,故多稱吉禮,主要是對天神(天帝、日月星辰)、地祗(社稷、五帝、四方百物)、人鬼(先王、先祖)的祭祀典禮,而在古代只有天子可以祭天。

凶禮,古時是用於弔慰的禮儀活動,多指喪葬、持服、諡號等禮儀。

賓禮,古時是諸侯朝見天子及諸侯之間互相拜訪時的禮儀。古代賓禮的主要意義是維護邦交,隨著“邦國”的不復存在,賓禮的意義也有所改變。

軍禮,古時是指軍隊操練征伐之禮,與戰事相關,此外,如校閱、刑賞、凱旋、獻俘等也屬於軍禮。

嘉禮,古時是指和諧人際關係、溝通、聯絡感情的禮儀,如宗族內部聚餐的飲食之禮、古代男女加冠加笈和婚禮的婚冠之禮、賀慶之禮等等。古人云:“不學禮,無以立”。禮儀不僅是個人素質教養的體現,也是個人道德和社會公德的體現。

禮儀的主要特點有哪些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普遍性。該種特點得到全人類的認同,大家都在通用,如問候、打招呼、禮貌用語、各種慶典儀式、簽字儀式等等。

2。規範性。這種特點就是對人的行為和思想有一定的規範和制約作用,會影響人的社會價值取向和對他人的態度,為大家的行為和思想提供一種參考標準。

3。差異性。禮儀作為一種約定俗成的行為規範,其運用要受到時間、地點和環境的約束,同一禮儀會因時間、地點或物件的變化而有所不同。首先表現為民族差異性,不同民族的禮儀各不相同,並且形成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其次表現為個性差異,每個人因其地位、性格、資質等因素的不同,在使用同樣的禮儀時會表現出不同的形式和特點。如在參加各種宴會時男士、女士分別在穿戴、妝容、說話等方面都各不相同,要求的標準也是不一樣的。禮儀的差異性還表現在其時代變異性,它隨著社會的進步而不斷髮展、豐富和完善。禮儀總是體現著時代要求和時代精神,因而會隨著時代發展而產生差異。世界各國都很重視禮儀改革,現代禮儀發展變化的趨勢是使禮儀活動更加文明、簡潔和實用。

4。自律性。禮儀是社會生活中約定俗成的習慣和規則,禮儀對人們的各種行為規範都有著廣泛的約束力,但這種約束力不是強制性的,不受法律的制約。

關於禮儀的內容數不勝數,那麼我們要怎麼來運用到實處呢?那麼就要從以下每個方面去考慮:

一 儀容禮儀:

1。頭髮整潔、髮型得體大方。

2。儀容潔淨。男士鬍鬚勤刮,指甲常修剪;女士指甲長短適中,美化適中。

3。口腔衛生,牙齒潔淨。

4。化妝濃淡相宜,妝容和服飾搭配和諧,不使用香味過重的化妝品。

5。化妝與年齡相協調,與身份相符合。

二 著裝禮儀:

1。服飾整潔,得體,大方,色彩搭配合理。

2。正式場合,男士宜穿禮服或深色的西裝,皮鞋和襪子。女士宜穿套服,不空短、透、露服裝。

3。穿西裝時,襯衫袖子應略長於西裝袖子,領帶平直長度在腰帶上緣。

4。鞋子與衣服像搭配,保持鞋子潔淨,正式場合不穿拖鞋,穿西裝,裙裝,禮服時不穿平跟鞋或布鞋。

5。女士圍巾、領巾、手包應與服裝顏色和諧搭配。

三 言談禮儀:

1。和顏悅色,語言簡潔,語調親切,語速適中。

2。認真聆聽,切記心不在焉,不輕易打斷說話者。

3。與人交談時目視對方,不能眼神飄忽不定,更不能上下打量對方,適時點頭、對答。

4。看人目光不要太過於熱烈或赤裸。

5。多人交談時說話時間長短適度,不滔滔不絕。

6。禮貌性的交談應使用謙辭和敬語。

7。長輩間交談時,不要插嘴,有事請教長輩時須用敬語。

8。不要抖腿。

9。不要透過貶低別人抬高自己。

10。不揭別人的短處,不背後道人長短。

11。別人在聊天的時候一直回“嗯”的時候,主動提出“下次再聊”。

四 握手禮儀:

1。用右手,雙腿並立站直,微笑著注視對方眼睛。

2。一般由年長的向年輕的伸手,地位高的向地位低的伸手,女士向男士伸手,拜訪時主人先伸手,告別時客人先伸手。

3。在多人握手時,順其自然,不交叉握手。

4。與貴賓或敬重的人握手時宜用雙手,身體身軀前傾。

5。男士與女士握手時,時間長短和力度適中。

五 舉止禮儀:

1。站立時挺胸,收腹,抬頭,雙臂自然下垂或在體前交叉。

2。穿禮服或旗袍站立時忌雙腳並列,應以一隻腳為重心,雙腳前後適當錯開。

3。坐立時上身保持端正,女士穿裙裝坐沙發不應太靠裡面。

4。雙腿交疊而坐時,懸空的小腿回收,腳尖向下。

5。與人交談時身體適當前傾,可根據內容需要做適當手勢。

6。走路時身體挺直,自然擺動雙臂,不左搖右擺。

7。穿旗袍走路時胸微含,下顎微收,步幅不宜太大。

8。在室內公共場所不大聲喧譁,打噴嚏時適當掩住鼻口。

9。常回家看父母,主動噓寒問暖,分擔家務。

10。吃飯時不要用手撐桌子或支下巴。

11。打哈欠時遮一點嘴。

12。在人多的地方不要甩頭髮,可能會甩到別人就不好了。

13。面對別人時,不要翹二郎腿。

14。洗了手不要隨意甩手,水會甩到人家身上很不禮貌。

六 拜訪禮儀:

1。訪前約定,按時到達,扣門或按鈴不應該過重、過久或過急。

2。進門後主動打招呼,待主人安排座位後再坐下。

3。主人端茶敬菸時起身道謝。

4。帶孩子時應該避免孩子吵鬧,不隨意動主人的東西。

5。告別時對主人表示感謝,主動與主人握手道別。

6。尊重民俗風俗,地域習俗和主任習慣。

7。未經過別人的同意,不能亂翻別人的東西,不管多要好。

8。還給別人的東西,一定要放好,並轉告對方。

9。不要私自坐他人的位置或床上。

七 名片禮儀:

1。遞送名片時要用雙手,名片正面朝向對方。

2。接受名片時要用雙手,並表示感謝。

3。交換名片時應先客後主,先職務低後職務高,先年輕後年長。

4。不在名片隨意塗改。

八 電話禮儀:

1。打出電話選擇時間適當,通話時間不宜過長。

2。接聽電話應及時,熱情,文明。

3。語言文明,語氣平和,用語簡練,表述清楚。

4。請對方重述時應該用謙語。

5。通話完畢,打出方先結束通話電話,輕放話筒。

6。代他人接電話時注意禮貌,及時轉接或轉達。

7。接到不是熟人電話的時候,除了說了“喂”,後面還要加個“你好”。

九 網路禮儀:

1。不瀏覽低階庸俗網頁,不下載和傳播不健康的內容,不編髮惡意帖子。

2。不侵入他人網站、郵箱,不檢視他人信箱或上網記錄,不盜取號碼。

3。上網聊天時使用文明、規範用語。

4。發郵件時使用謙語,轉發她人郵件應徵得對方同意。

5。收到要求回覆的電子郵件及時給與答覆。

十 手機禮儀:

1。文明設定手機鈴音。

2。參加會議等場合時關機或把鈴聲調到振動位置。

3。不在加油站或起飛的飛機上使用手機。

4。正在駕車或騎車時不使用手機。

5。暫時借用別人的手機應長話短說,及時歸還。

6。不編髮或轉發虛假或低階趣味的資訊。

十一 乘客禮儀:

1。主動購票或和接受檢票,隨身物品超重自覺辦理託運。

2。自覺接受案件,按指定車廂或車艙排隊上下,先下後上。

3。上車(船、飛機)後,儘快對號入座,不多佔座位。

4。主動為老、弱、病、殘、孕或抱小孩的乘客讓座,主動幫助其上下交通工具。

5。未經允許不取閱他人的書刊雜誌。

6。保持交通工具的環境衛生,不吃帶刺激性氣味的食品(如臭豆腐、榴蓮等),不亂扔雜物,使用洗室或衛生間後應保持清潔。

十二 交通禮儀:

1。行人自覺在人行道上行走,在繁華路段不併排挽手行走。

2。行人不闖紅燈,不亂穿馬路,不站立在馬路上與人交談,吃東西或看報刊。

3。駕駛機動車不闖紅燈,不超員,不在非機動車道或人行道上行駛。

4。騎車或駕車時尊重行人,過道口時不強行、不橫衝直撞。

5。騎車或駕車經過工廠,學校,機關或繁華街道時,應減速慢行,注意避讓。

6。對問路者熱心幫助。

7。路遇車禍或其他突發事件積極報警,不圍觀。

十三 旅遊禮儀:

1。保護生態環境,不踩踏綠地,不摘折花草果木,不追逐、投打,亂為動物。

2。愛護文物古蹟,不在文物古蹟上塗刻,拍照攝像遵守規定。

3。衣著整潔得體,不在公共場所坦胸赤膊。

4。健康娛樂,不參與封建迷信和黃賭毒活動。

5。尊重導遊等服務人員的勞動,尊重其他遊客的權利。

十四 宴請和赴宴禮儀:

1。宴請者提前到達約會地點迎接客人。

2。注意節約,適量點菜,主動將剩餘食物打包。

3。點菜時考慮客人民俗風俗,宗教信仰及生活習慣。

4。準時赴約,聽從主人安排座位就坐,待主人提議後進餐。

5。禮待主人,尊重侍者,照顧賓客,熱情交流。

6。咀嚼時不說話,剔牙時適當遮掩。

7。祝酒時語言簡練,語意清楚,他人祝酒時暫停進餐,注意傾聽。

8。碰杯時主人和主賓先碰,人多時可舉杯示意或杯底輕輕觸碰菜碟沿口。

9。飲酒適量,不過分勸酒,禮貌局就拒酒。

10。為他人備菜食時使用公共餐具。

11。吃飯要端碗,不要在盤子裡挑揀。

12。吃飯時,長輩沒有開吃就不能心急。

13。喝飲料或吃飯食時不要發出聲響。

14。吃完飯退席時說:“我吃完了,你們慢吃。”

十五 西餐禮儀:

1。坐姿端正,不隨意擺弄餐具,右刀左叉。

2。吃帶骨菜餚時,先用刀將骨剝離,然後切成小塊,不可用手指輔助就餐。

3。上咖啡表示用餐結束時,方可吸菸。

4。喝咖啡時不應用小勺,吃水果時使用刀叉。

5。暫時離開時刀叉交叉拜訪或擺成八字。

6。用餐完畢,將刀叉併攏放在盤子上,叉面相上。

十六 圖書館或影劇院禮儀:

1。遵守規章制度,主動出示證件或接受檢查,找座位應禮讓。

2。保持衛生,不吃東西,不亂扔垃圾。

3。觀看節目時保持安靜,適時鼓掌,不喝倒彩。

4。愛護公物,不亂刻亂畫,不亂踩踏。

5。借閱圖書時保持圖書整潔,按時歸還。

十七 涉外禮儀:

1。正確使用稱呼和文明用語。

2。尊重對方風俗和語言習慣。

3。選擇對方感興趣的話題進行交談,避開對方家庭,地位,經歷,信仰等涉及個人隱私的。

4。態度不卑不亢,舉止落落大方,端莊穩重。

5。路遇外國人不圍觀、不嘲諷,不強求進行語言練習,不強行和外賓合影。

十八 常用應酬用語:

致謝用語:謝謝您,多謝了,十分感謝。

拜託用語:請多關照,承蒙關照,拜託。

慰問用語:辛苦了,受累了,拜託。

掛念用語:身體好麼,怎麼樣,還好吧

理解用語:只能如此,深有同感,所見略同。

迎送用語:歡迎,歡迎光臨,歡迎再次光臨,再見。

問候用語:您好,早安,午安,晚安,多日不見您好嗎

祝賀用語:祝您節日快樂,祝您生意興隆,祝您演出成功。

徵詢用語:您有什麼事情?需要我幫您做什麼事情?您還有別的事情嗎?如果您不介意的話,我可以做嗎?

應答用語:沒關係,不必客氣,照顧不周的地方請多指正,非常感謝,謝謝您的好意。

道歉用語:實在對不起,請原諒,打擾您了,失禮了,完全是我們的過錯,謝謝您的提醒,我們立即採取措施使您滿意,我們儘快。

婉言推託語:很遺憾,不能幫您的忙;承您的好意,不過我還有許多工作。

禮儀書籍推薦:

《大明會典》

《周禮》

《儀禮》

《禮記》

《中國禮儀文化》

《中國飯局裡的潛規則》—— 姜得祺

《說話的藝術》—— 卡耐基

《衣儀天下》—— 沈宏

《社交禮儀》—— 金正昆

《商務禮儀》—— 金正昆

《國際禮儀》—— 金正昆

《禮儀常識全精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