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主考官針對出不了頭?此人使出瞞天過海之計,終於高中狀元!

北宋時,險怪奇澀、弄巧侈麗之文風盛行,致使科場上的考生們趨之若鶩,競相仿效。嘉祐年間,舉子劉幾便自詡為這種文章的高手。

嘉祐二年(1057年),劉幾興沖沖來到京城應試。城中應試舉子聽說他前來應試,便紛紛前來拜訪請教。

劉幾見自己如此受人敬重,心裡甜滋滋的,滿以為憑著自己高超的文才,一定能輕鬆透過會試,然後在殿試上穩穩摘取狀元桂冠。因此他得意非凡,對來訪者誇誇其談,毫無顧忌。

不想,劉幾進京後的表現,很快傳到主考官歐陽修的耳朵裡去了。

被主考官針對出不了頭?此人使出瞞天過海之計,終於高中狀元!

歐陽修是當時著名的文章大家,反對華麗文風,力主文章要切合時用,提倡清新自然。對當時科場上的譁眾取寵、文意拙澀計程車子深惡痛絕,曾數度向主考官建議多錄選文風樸實的考生。

然而,由於歐陽修不在其位,他所說的話收效甚微。此時他以樞密副使的身份知貢舉,自然是實踐自己主張的大好時機。

對劉幾,歐陽修自然早有所聞,知道他被人尊奉為“國學第一”,好為怪險之語,不少人都效法他的文筆。現在聽說他也來應試,而且一到京城便大發議論,目中無人,便決意利用主考之便,將凡是文章辭句浮華、怪僻艱澀的舉子,不管三七二十一,一概黜落。

宋代科舉仿效唐法,但亦有較大發展和進步。首先是對“通榜”之風予以廢絕,對考生的試卷進行彌封、謄錄。

被主考官針對出不了頭?此人使出瞞天過海之計,終於高中狀元!

所謂彌封,就是將考生的試卷上的姓名、籍貫、家族等情況貼封。

謄錄則是將考生的試卷答題派謄錄官照抄下來,此法旨在避免主考官用情取捨、拘私舞弊。

儘管歐陽修決意將劉幾輩黜落,但因試卷是糊名彌封的,又經謄錄官謄錄,自然增加了難度。歐陽修便決定對試卷認真審閱,凡是文語艱澀、怪險和浮華者,便毫不留情地刷落。

他在閱卷時,見有一份試卷起句便怪澀不堪,心中不由火起。“天地軋,萬物茁,聖人發……”,這“天地軋”、“聖人發”,簡直是狗屁不通!

歐陽修斷定,若非劉幾狂徒輩,誰還會作出這種怪僻的文章來?於是,他拿起硃筆,自首至尾橫抹,批曰:“大紕繆”,並續文戲曰“秀才刺,試官刷”。

被主考官針對出不了頭?此人使出瞞天過海之計,終於高中狀元!

發榜時果然不出所料,這份試卷正是劉幾的。劉幾就這樣被歐陽修瀚落了。

劉幾未曾料到會在會試上就遇到歐陽修這樣的煞星!原想順利透過會試,再在殿試中逐鹿狀元的美夢破滅了。只好乘興而來,敗興而歸。

嘉祐四年,劉幾通過會試,成為貢舉後,來到京城赴殿試。頭一年秋天在京城進行會試,由於主考官不是歐陽修,所以順利過關。他相信,只要殿試的主考官不是歐陽修,他摘取狀元桂冠還是很有希望的。

不過,吃一塹,長一智,這次劉幾到京城,再也不像嘉祐二年那樣招搖過市了,而是悄悄地住進店鋪,閉門謝客,潛心攻讀。

為了更好地應付考試,劉幾便向店老闆和其他旅客打聽今年殿試的主考官是誰。哪知不打聽猶可,一打聽,倒令他出了一身冷汗。

被主考官針對出不了頭?此人使出瞞天過海之計,終於高中狀元!

原來,仁宗皇帝偏偏又讓歐陽修擔任了殿試的主考官!

劉幾知道,貢舉的名冊無疑早已送歐陽修過目了。上次不僅被他刷落,而且受到他的奚落和嘲諷。由於自己的文風不對他的胃口,這次若再堅持自己的文風,勢必又會被他刷落。如果繼續這樣被考官針對上,自己永無出頭之日。

想到這裡,劉幾再也睡不著了,冥思苦想對付歐陽修的辦法。直到雄雞報曉,東方泛白,他終於有了主意。

劉幾翻身下床,喊來店家,拿出一兩白銀,託他到市面上購買歐陽修的著作。他一再囑咐,只要是歐陽修的書,不管是詩賦還是策論,有多少買多少,如果一兩銀子不夠開銷,回來後他再補足。

店家按照劉幾的吩咐將歐陽修的著作買了回來,自此以後,他便一面閱讀歐陽修的著作,一面揣摩習作。

好在劉幾天資聰穎,竟在考試前的幾天時間裡,對歐陽公提倡的暢達樸實的文風有了深刻的體會,模仿的文章也像那麼回事。

被主考官針對出不了頭?此人使出瞞天過海之計,終於高中狀元!

歐陽修看過會試考官送上來的貢舉名冊,見裡面有劉幾之名,不由對會試主考官將劉幾這種裝腔作勢、譁眾取寵的傢伙錄取為貢士十分不滿。從劉幾的被錄取,他也看到當時險怪奇澀的文風毒害之深,影響之廣。

歐陽修越看越生氣,越想越惱火。他合上名冊,狠狠地捶了一拳,氣憤地說道:“除惡務盡,今必痛斥輕薄子,以除文章之害!”

考試完畢,歐陽修和其他考官連夜閱卷。歐陽修看到一份試卷,起句為“主上牧精藏明於冕旒之下……”,他得意地叫道:“好呀,劉幾終於又落到我的手上了!”於是,舉筆便抹,將其到落。後來拆封一看,才知是吳人蕭稷。沒辦法,蕭稷便成了劉幾的替罪羊。

接下來,凡是語言怪僻險澀的試卷,幾乎都被歐陽修貶斥。他心想:不管你劉幾運氣如何,總逃不脫被刷落的命運。

被主考官針對出不了頭?此人使出瞞天過海之計,終於高中狀元!

當歐陽修看到一篇試論堯舜性仁的文章時,不禁拍案叫絕,並興高采烈地朗讀給仁宗皇帝聽。仁宗聽罷,亦為稱讚,並說道:“此賦深得愛卿文章之精髓。”

這篇文章就被歐陽修擢錄為狀元卷。等到揭封一看,考生為劉輝。

可是到了放榜之後,竟有人告訴歐陽修:“劉輝乃劉幾之化名。”歐陽修一聽,宛如被人當頭澆了一盆冷水:心裡涼了半截,驚得半天說不出話來。

原來,劉幾擔心歐陽修不會放過自己,便化名“劉輝”,同時找來歐陽修的文章,刻意模仿練習,一改過去晦澀怪僻的文風,竟瞞住了歐陽修。

由於劉輝被錄為狀元是透過仁宗皇帝認可的,加之又已經放榜,生米已煮成熟飯,無法改變,就這樣,劉幾終於憑藉瞞天過海的手法摘取了這一科的狀元桂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