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曼·波蘭斯基電影盤點(二)

《苦月亮》

羅曼·波蘭斯基電影盤點(二)

人們對於情色片《苦月亮》的評價兩極分化。受波蘭斯基性侵案的影響,一部分人認為該片表現出波蘭斯基的通姦傾向和內心的變態慾望。

這沒錯。

《苦月亮》塑造了奧斯卡這樣一位集施虐狂、受虐狂特性於一身、擁有奇怪癖好的角色,與他的妻子咪咪虐戀成癮。兩人之間的關係經歷了熱戀、分離、虐戀、消弭的四段過程,期間,奧斯卡從一個施虐者變為受虐者,完成了三段心理轉換。

羅曼·波蘭斯基電影盤點(二)

這種傾注暴力與情色的極端呈現卻透徹地揭示了男女愛情的普遍心理,講述婚姻如何分崩離析。

從這個角度來講,我認為這是波蘭斯基最具深度的影片之一。

《第九道門》

《第九道門》的敘事風格與《苦月亮》有些異曲同工之妙,一樣怪誕,《第九道門》更邪典。

羅曼·波蘭斯基電影盤點(二)

這部電影摻雜了黑魔法、詛咒、魔鬼等等西方宗教元素,主角出發去尋找古籍《第九道門》的過程也是他自己的墮落之路。影片的故事並不一波三折,波蘭斯基向來會用平緩的手法敘述深刻的人性。熒幕外的觀眾隨著主角一步步踏入魔鬼的沼澤,主角心理變化驚險而自然,直至最後一刻,觀眾才驚覺這是惡魔的圈套。

羅曼·波蘭斯基電影盤點(二)

可惜的是,電影后半段頗有些空洞。《羅絲瑪麗的嬰兒》匠心獨運,作為同類型電影,《第九道門》則像宗教元素的胡亂堆砌,懸疑驚悚感不夠到位。

《鋼琴家》

“要走,不要跑。”

父親親口告訴波蘭斯基的“生存法則”被他用在了電影《鋼琴家》中,成為二戰殘酷的真實寫照。

羅曼·波蘭斯基電影盤點(二)

《鋼琴家》令波蘭斯基飲譽世界,榮獲奧斯卡最佳導演獎。

它採用了半紀錄片的敘事手法,講述了一位波蘭猶太鋼琴家在戰爭時期顛沛流離的生存故事。

羅曼·波蘭斯基電影盤點(二)

整個故事的基調壓抑又黯淡。一切都很殘酷,但不乏淡淡的、柔和的人情。

我們可以窺見波蘭斯基內心對崇高藝術的追求:鋼琴家每一次接觸到琴鍵,生命的希望便熊熊燃起,音樂成為了鋼琴家生存的支柱。

羅曼·波蘭斯基電影盤點(二)

影片罕見地將“藝術”和“戰爭”融在一起,全片冷靜剋制,以主角視角旁觀生命的突然逝去、奇怪扭曲的人體和蕭索的街道,人性就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一步步扭曲變形,尊嚴慢慢消失,孤獨爬滿內心,“存在主義式”恐懼吞噬靈魂。

羅曼·波蘭斯基電影盤點(二)

精神信仰、憐憫和溫情在這樣的世界中顯得尤為可貴又極其荒謬,像稍縱即逝的曙光。

所有的情感都收在心裡,直到整個華沙成為廢墟,鋼琴家在廢墟上彈奏鋼琴曲。

《霧都孤兒》

羅曼·波蘭斯基電影盤點(二)

《霧都孤兒》有點像《苔絲》,我覺得可以將它看作波蘭斯基自己童年的影子。

構圖和色彩依舊像古典主義油畫,色調不暗,時不時可見陽光。可能是出於私心,波蘭斯基減弱了《霧都孤兒》原有的黑暗,而聚焦於祝福與希望的部分。

羅曼·波蘭斯基電影盤點(二)

故事的節奏張弛有度,人物性格鮮明,是對狄更斯原著的一次完美再現。

《殺戮》

《殺戮》則是一部頗有趣味的諷刺劇。

羅曼·波蘭斯基電影盤點(二)

整個故事並沒有真的“殺戮”情節,只有四位家長因孩子打架而爆發的一場爭吵。

場景比《水中刀》還要簡單,僅僅是一個小小的公寓間,但內容卻囊括了家庭教育、夫妻感情、男女關係、人生觀,透過“吵架”來表現,扣合嚴謹,精彩絕倫。

羅曼·波蘭斯基電影盤點(二)

四個人在爭吵中褪去偽裝,逐漸歇斯底里、本性畢露。觀眾們一次次大笑,最後才發現沒有人能逃脫這場“殺戮”——

現代文明於黑暗人性的圍剿,也可以理解為黑暗人性最終“殺死”了外在偽裝

狹小的空間和少數人的博弈一直是波蘭斯基的拿手好戲,《殺戮》故事排程、節奏把控很有庖丁解牛之感。波蘭斯基還利用連線公寓和電梯間的走廊作為吊起觀眾胃口、製造懸念的絕佳工具:主角兒每一次走到玄關處,我們都免不了感到緊張。

《穿裘皮的維納斯》

《穿裘皮的維納斯》讓人耳目一新。

羅曼·波蘭斯基電影盤點(二)

這部電影的演員比《水中刀》更少,只有兩位,場景設定在封閉的劇院。

戲中戲的結構、一男一女的對峙、心理的糾葛、身份的交替轉換,莊周夢蝶,蝶夢莊周。

羅曼·波蘭斯基電影盤點(二)

導演托馬斯厭惡女演員的我行我素和驕傲自大,勉強同意試鏡後卻逐步深陷自己的戲劇《穿裘皮的維納斯》中,虐戀互動與性別轉換的幻想充斥著燃燒的情慾,剋制的表現手法成就了最高階的情色。

羅曼·波蘭斯基電影盤點(二)

其韻味頗似《苦月亮》:

男女關係中誰才是主宰?

受虐與施虐角色的互換意味著權力的易主,而權力往往用來表現性關係的張力,其後隱藏著更深層的哲學觀念。波蘭斯基將男主的心理一層層剖析,最終男主實現了表與裡、內在和外在的轉換,暴露出自己最原始的慾望,男權與女權的戰爭在女演員裹著裘皮跳酒神舞的時刻達到高潮。

《我控訴》

羅曼·波蘭斯基電影盤點(二)

《我控訴》講了19世紀末法國排猶浪潮的開端事件——“德雷福斯事件”。

波蘭斯基選取另類視角,以其一貫的冷靜節制風格敘述了整個事件。影片沒有過度譴責迫害和不公,而是思考迫害和不公背後的深層原因,透過對事件起源與過程的探索,將這件事分析得細緻入微,引人深思。

波蘭斯基

藉助影片中的打量細節和每個人物的一舉一動來表現每一個人的“惡”,即不假思索地執行命令,看似膚淺平庸的“惡”

。沒人理會那些偽造的證據、缺失的稿件,這些沒有思維甚至看不見明顯惡意的“惡”最終匯聚成一股龐大的力量,推動了歷史車輪。

羅曼·波蘭斯基電影盤點(二)

波蘭斯基內心的純粹和執著可見一斑,“求真”才是他電影藝術的唯一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