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慧能在家鄉國恩寺圓寂,其真身為何在韶關南華寺供養?

唐先天二年(公元713年)八月初三,六祖慧能在家鄉國恩寺圓寂,很多地方爭著供養其真身。新州的信眾說,六祖慧能出生和圓寂在家鄉,所以其真身應在國恩寺供養,廣州的信眾說,六祖慧能剃度受戒在廣州法性寺(今光孝寺),其真身應在法性寺供養,韶州的信眾說,六祖慧能在韶州寶林寺(今南華寺》弘法近四十年,其真身應在寶林寺供養。各有理由,互不相讓。為何最後在寶林寺供養至今呢?

一、六祖圓寂後,其真身曾被藏於“藏佛坑”。

在新興當地有這樣一個傳說:唐先天二年(713年)農曆八月初三,六祖慧能於國恩寺齋罷,即集門徒傳法告別。他端坐至三更時,就對眾弟子說:“我去了”。說完之後,只見一道華光昇天而起,直往南方逝去。白光過後,六祖慧能的真身不翼而去,眾佛徒大驚,急忙出國恩寺外,沿白光逝去的方向尋找。眾佛徒追到寺田村山坑時,發現六祖盤腿端坐在坑中的大石上,安然坐化。後來,人們就叫這坑為“藏佛坑”。對此,清《肇慶府志》、《新興縣誌》均有記載。

顯然這是文學創作的成果。但如果聯絡六祖慧能圓寂後,廣州、韶州和新州三地爭迎供養其真身的公案故事,則如下的說法似符合邏輯理路:六祖慧能於國恩寺圓寂後,當地官員和信眾為了讓六祖慧能的真身在國恩寺供養,不被廣州和韶州方面搶走,於是就把六祖真身藏於寺田村側的山坑中,因而名曰“藏佛坑”。

二、用“燃香指向”的辦法決定六祖真身放何處供養。

因新州、廣州、韶州三地爭著供養六祖真身,互不讓步,後用“燃香指向”的辦法來決定,即在離國恩寺不遠處的小山崗上燃香,香菸飄向何方,就決定真身歸何處供養。當時香菸飄向北邊的曹溪,最後一致決定六祖真身放寶林寺供養。契嵩本《壇經》載雲:“十一月,廣、韶、新三郡官僚洎門人緇白爭迎真身,莫決所之。乃焚香禱曰:香菸指處,師所歸焉。時香菸直貫曹溪。十一月十三日,遷神龕並所傳衣缽而回”。因在此地燃香,所以後人把此地稱為“香燈崗”。康熙《新興縣誌》“香燈崗”雲:“在上盧村之下溫泉旁,去龍山五里,六祖圓寂後,廣州、韶州、新州三郡官僚及門人爭迎其身,乃於此崗燒香,以煙所指處決師所歸,故名。”

三、六祖慧能託夢鄉親,讓其真身迴歸寶林。

雖然“燃香指向”決定了六祖真身歸寶林,但當地鄉親還是想不通而鬱悶不已,作為故里和圓寂之所卻留不住六祖真身以供養?於是就有“身在寶林心在家”的故事一直在坊間流傳: 十一月十三日把惠能的神龕、肉身運往曹溪寶林寺。新州門徒僧俗等,都哀痛不已,依依不捨,就在當夜,國恩寺眾僧都得了一夢,夢見六祖召集門徒在國恩寺法堂上,他對門徒說:“你們還爭什麼呢?我是身在寶林心在家,有來有去,我去了曹溪後,你們把我當作在家一樣就是了。我永遠都會和你們在一起的”。後又說了一偈:任從天下亂,此地永無憂。任從天下旱,此地一半收。第二天,眾門徒醒來,相互奔告,誰知大家說的夢都是一樣的。眾門徒這時才知道是六祖昨晚所作的開示,眾僧將六祖的偈語告訴當地官民。當地百姓聽了六祖的偈語,紛紛焚香恭送六祖肉身、神龕往曹溪寶林寺。

於是,當年十一月十三日,人們就將六祖真身送回韶州寶林寺供養至今。

這個公案故事雖有一個爭論的過程,但結果是合理的:六祖慧能在寶林寺弘法近四十年,即其半生是在那裡度過的。更為重要的是,寶林寺是他的道場,是他收徒弘法、創立宗派之地,也必是其最後的歸宿之地。

六祖慧能在家鄉國恩寺圓寂,其真身為何在韶關南華寺供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