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四十歲以後才有所作為,前半生都幹了啥?對後人有何啟示?

漢高祖劉邦,是中國第一個傳承有序的大一統王朝漢朝的建立者。劉邦具有很高的管理才能,而且擅長溝通,對於策略的領悟能力非常人能比。據《史記》記載,“(張)良數以太公兵法說沛公(劉邦),沛公善之,常用其策。良為他人言,皆不省。”可見,他是當時天下數一數二的領導型人才。可是回顧他的前半生,卻能發現真是乏善可陳。如果《史記》的刻畫屬實,劉邦就是一個地痞無賴。那麼,為何他的前半生如此庸碌,後半生卻突然一飛沖天了呢?

劉邦四十歲以後才有所作為,前半生都幹了啥?對後人有何啟示?

如果真的認為劉邦在前半生是在瞎混,那就大錯特錯了。其實,劉邦在自己的前半生之中,一直在有意無意地做著三件事。這三件事,是他日後成功的保證。即使到了今天,劉邦的這三件事,也對創業的人有借鑑意義。

一、韜晦自身

據《史記》記載,劉邦曾經看秦始皇的車隊經過,感嘆其威嚴,曾脫口而出“嗟乎,大丈夫當如此也!”不管當年劉邦看到秦始皇時,是不是真的產生過當皇帝的執念,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他不想過父輩那種辛苦恣睢式的生活。這種生活或許可以讓他吃飽,但是很難獲得巨大的利益。但是不想那樣生活的話,就必須有一個別的活法。劉邦的選擇是“混世主義”,當一個自由自在、遊手好閒的浪蕩子。

劉邦四十歲以後才有所作為,前半生都幹了啥?對後人有何啟示?

這種閒散的生活,後來帶給劉邦的益處是相當大的。劉邦曾任泗水亭長,一個低階的吏員,平日裡雜事不少。想要處理好這些雜事,沒有一定的眼光是不可能的。想來劉邦在這一階段,沒少磨礪自己這方面的能力。這也就造就了他對政治形勢走向的敏感。從後來他走向成功的表現來看,劉邦的待人接物有一個特點:能抓住重點,分得清什麼是對什麼是錯。比如他聽取酈食其的意見,要將關外土地封給六國古人;可是聽了張良的一番話後,又緊急改正這一錯誤。類似這樣的情況還有很多。能有這種政治眼光,不能不說和他的那一段經歷有些關係。

二、人脈佈局

要想成就一番事業,一個人是不行的。項羽勇冠天下,才略無雙,尚且不行,更別說劉邦了。劉邦在沛縣當亭長的時候,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一直在拓展自己的人脈關係。縣裡的主吏掾蕭何、獄掾曹參二人,都和劉邦有些交情。當劉邦起事之後,二人殺掉沛縣縣令,迎接劉邦,這才讓劉邦賺了人生的第二桶金。要知道,這二人在縣裡的地位要比劉邦高,劉邦能夠贏得此二人的擁戴,不得不說他是有些本事的。

劉邦四十歲以後才有所作為,前半生都幹了啥?對後人有何啟示?

另外,劉邦對比自己地位低的人,也能打成一片。屠狗的樊噲、賣布的灌嬰、縣內司機夏侯嬰、等人,也都與劉邦關係匪淺,這些人構成了劉邦最早的班底,大部分後來還成為了他的得力干將。

上面說的,僅僅是劉邦在沛縣時候的人脈。作為一個浪蕩子,他已經將自己能利用的所有關係全用上了。而且,劉邦還在和別人的相處中鍛鍊了自己的情商,這讓他後來在駕馭張良、陳平、韓信等人的時候事半功倍。

劉邦四十歲以後才有所作為,前半生都幹了啥?對後人有何啟示?

三、傳揚名聲

劉邦在起兵之後,曾經有過一段很困難的時期。他的好友雍齒在關鍵的時候背叛劉邦,佔據了豐邑。劉邦去找起義軍首領項梁借兵,項梁二話不說就借給了他。這樣做的原因只有一點:劉邦有長者之風。

所謂的長者之風,其實就是樂善好施,為人大方,不計較錢物。這一點,劉邦確實做得不錯。在他還沒當泗水亭長的時候,就以喜歡施捨、為人豁達而聞名。《史記》中的原話是“仁而愛人,喜施,意豁如也。”但是考慮到劉邦的家庭條件,他施捨的廣度不會太高。他能有那麼高的知名度,應該和他自己的刻意推廣有關。

劉邦四十歲以後才有所作為,前半生都幹了啥?對後人有何啟示?

這種大方和豁達,後來成了劉邦得天下的關鍵。劉邦打仗,只要取得了利益,就會和底下人分享,這樣手下的文臣武將就會覺得和劉邦在一起有前途。而項羽在這一點上和劉邦正相反,吝嗇得不行,每次封別人官,官印在手中快磨平了都不捨得給。這也就造成了項羽後來眾叛親離的結局。

總結

劉邦那看似浪蕩的四十年時間,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他都一直為自己以後的一飛沖天做準備。如果沒有敏銳的嗅覺,他就不會每次面臨抉擇的時候都選擇正確的道路;如果沒有人脈,他就不會有人生的起步,也就不要說以後的偉業;如果沒有良好的名聲,天下就不會歸心,人才就不會輔佐。這些東西,聚合成了劉邦成功的所有要素。當時機到來時,這些要素就會確保劉邦的成功。在我們今天的社會中,如果一個人只想技術致富,當一個本分的勞動者,可以忽略劉邦這個人物。但如果一個人想要創業,那必須要研究一下劉邦。只有參悟透了劉邦成功的關鍵,並且身體力行,那距離光明的未來就只差一個機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