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初期魏國力壓秦齊楚趙國,稱雄中原百年,為何沒能統一六國?

春秋戰國時期,是我國曆史的一個大變革時期,當時周王室衰微,各路諸侯崛起,開創了一段百家爭鳴、諸侯爭霸的激情歲月。

俗話說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周王室統治了江山那麼久,現在周王室實力衰微了,各路諸侯誰都想一統天下,爭奪霸主的地位。於是從春秋時期開始,大家就瘋狂地開疆擴土,侵略小國家,這樣一來,到戰國時期西周分封的幾百諸侯國,就只剩下齊、楚、燕、韓、趙、魏、秦這七個較為強大的國家,還有資格互相爭奪最後一統天下的機會了。

此時,原有的分封制基本已經土崩瓦解,各國都在透過變法重組社會結構,尋求超越其它國家的機會。

而在這七個國家中,魏國的實力在戰國初期是最為強大的,當初魏文侯重用李悝、吳起等人首先在諸國中實施政治改革,魏國透過獎勵耕戰,興修水利等方式使得魏國國力迅速增強,一躍成為了中原地區的霸主。

在魏國鼎盛時期,魏國滅中山,北壓趙國,西制秦國,東敗齊國,南拒楚國,風光一時無二。

但是這戰國初期最強大的國家到最後卻並沒有統一六國,是沒有那個實力嗎?還是有其他的原因?就讓我們來細細探究一下。

一、開國之君打下江山,但因後世統治者能力不足逐漸沒落

公元前376年,韓、趙、魏三個諸侯國聯合起來,瓜分了晉朝的土地,而後各自佔據一方,這就是歷史上說的三家分晉。在這場瓜分行動中,趙國得到的土地是最多的,魏國和韓國相對來說就少一點,最主要的是他們三個國家的地理位置,趙國佔據了晉朝北邊的大塊土地,魏國和韓國則處在趙國的南邊,尤其是魏國地理位置是十分的尷尬,他處在這幾個諸侯國的中間,所謂是群狼環伺。在這樣的一個情況下,統治者就更應該加倍小心才是。

魏國的第一任君主魏文侯,他是一個優秀的君主,他在位期間很明白自己國家的處境,於是聯合當前的處與趙、韓兩國進行了一次友好的會談,他明確地指出:我們三隻能聯合起來一致對外,如果互相覬覦對方的國土,打起來只會兩敗俱傷,這隻會給周邊的那些國家帶來可乘之機,不如聯合起來,共同發展,對抗外敵。在聽了魏文侯在大會上的這一提議之後,兩國國君深思之後覺得甚有道理,於是都同意了他的建議,雖然這次會議沒有明確到底該如何往一個方向發展,但是這也不影響這三家暫時出現了和平的局面。在這之後,趙、魏、韓各自開始悶聲發展。

魏文侯身為魏國的第一任國君,他深知自己的擔子沉重,在位期間,他絲毫也不敢怠慢,在這樣一個群狼環伺的環境之下,唯有自強才能不被其他國家吞併,於是他決定率先變法,重用李悝,而後又重用吳起整頓軍事,還禮賢下士,推廣文學,吸引力一大批的有才之士,在這一系列的措施之下,魏國率先完成改革,成為了最強大的國家。

然而一個人強是沒有用的,在魏文侯去世之後,他的兒子魏武侯正式即位。然而在他繼位不到一年的時間,李悝就去世了,魏武侯只得按照先前父親和李悝制定的政策接著往下走,也不會根據當時的國情來做出相應的判斷。似乎從這一點來看,並不能說明魏武王的能力不行。但是,魏武王在任用人才這一方面真的是差他父親魏文侯差遠了。

本來在李悝去世之後,最有能力接過李悝擔子的人應該是吳起,但是或許身在高位的人都有一種通病吧,總覺得有人功高震主。於是魏武王並沒有重用吳起,而是選擇了扶植田文上位,田文這個人在各方面能力上都趕不上吳起,結果沒過多久,田文也死了,魏武王又任公叔痤為相,田文好歹是一個忠厚老實的人,但是公叔痤就不一樣了,這個人心胸狹窄,嫉妒賢能。就是因為他,魏國流失了大量的人才。

到後來魏武侯去世之後,魏惠王在與其弟的一番爭奪之下,登上王位。此時的魏國已經開始漸漸失去了霸主的地位了,而魏惠王還不自知,在幾代君主的多次征戰之下,魏國四周已經樹立了不少的敵國,而魏惠王也擅長處理這些外交關係,以至於後來別的國家聯合起來攻打魏國。不僅如此,魏惠王也不善用人才,以至於在這一時期,讓那些有大才之人遠走他國,比如公孫鞅、孫臏、張儀等。

二、因為統治者的任人唯親,導致了大量的人才流失

所謂守業更比創業難,看來這句話還是有一定的道理啊。不信就來看,就拿魏國來說吧,魏文王在位期間,魏國曾成為最強大的國家了,在魏文王的領導之下,魏國國力強盛,不少的國家都忌憚呢。

這個時期的魏國,有著許許多多的人才,就拿軍事家吳起來說吧,先不提這個人的德行怎麼樣,但就他那超群的軍事才能就足以讓魏文侯重用他了。於是在吳起的帶領之下,魏國的軍隊很快就在進攻秦國的戰爭之中取得了勝利,並且攻佔了秦國大量的土地,這讓魏文侯很是高興,於是就更加放心讓吳起帶領軍隊了。

不得不說,吳起確實是一個有軍事才能的人,他認為軍隊在精不在多,認為擁有一支精銳的軍隊可以以一當十,於是他自己制定了一套選拔士兵的標準,然後建議魏文侯參照這個標準來招募士兵,在他的這個標準之下,魏國很快組建起了一支非常強大的精銳部隊,也就是後來的魏武卒。後來魏國憑藉著這支軍隊所向披靡,征戰各國,一躍成為最強大的國家。

然而這些輝煌在魏武侯即位之後都開始漸漸凋落,魏武侯繼位之後不到一年,領導變法的相國李悝就去世了,按理來說最有能力接替相國這個位置的人應該是吳起才對,但是魏武侯怕吳起擁兵自重,而是選擇了田文做相國,對此,吳起並沒有什麼意見,天文是一個忠厚老實的人,但是不久之後,田文也去世了。吳起心想:這回總該輪到我了吧?結果並沒有,而是公叔痤當上了相國之位。

要說公叔痤這個人別的本事沒有,但是善於察言觀色,心胸狹隘。他當上相國之位後,處處排擠吳起,而魏武侯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不太管,後來吳起憂憤之下,去了楚國,這也是魏國的一大損失。

不僅如此,因為公叔痤的原因也讓另一個很有才能的人遠走他鄉。在公元前361年的時候,公叔痤病重,在彌留之際,魏惠王前去探望這位老臣,言語之間談起人才選拔,這時候,公叔痤難得清醒了一回,舉薦了一個人,這個人就是公孫鞅。但是魏惠王一聽到這個人的名字心裡就有些顧忌了。

或許是在君王身邊呆久了,自然能看明白君王的一些想法。他看魏惠王對他推薦的這個人根本不感興趣,也絲毫沒有要重用他的意思。不禁有些後悔,在這之前,他知道這個人的才華與本事皆大於自己,所以遲遲沒有舉薦他,直到自己快要死了的時候才舉薦他,並且這個人還是自己的家臣,這種意圖不得不讓魏惠王引起猜忌。

公叔痤跟公孫鞅相處這麼久,自然知道這個人有著怎樣驚世的才華,他見魏惠王對他的舉薦絲毫不在意,因為有吳起的前車之鑑,思來想去於是就建議魏惠王如果不打算重用公孫鞅就殺掉這個人,不要讓他跑到別的國家去。然而魏惠王並沒有把他的這番話放在心上,只是隨口應付幾句就回去了。

結果公叔痤去世之後,如他所料,公孫鞅並不得重用。於是公孫鞅就轉投秦國,幫助秦國改革,這個人也就是商鞅。因為他的到來,使得秦國最終一躍成為霸主。

三、魏國外交策略的失誤:魏國處於四戰之地,原本韓趙魏三晉之間採取了一致對外,內部儘量透過調解處理矛盾的方針,但魏國只想著自己撈好處,還想兼併盟友,這使得魏國陷入了四面樹敵的地步;

韓趙魏三家原本同出一源,這種特殊的關係,使得三家在瓜分晉室後,形成了一種微妙的同盟關係:一方面三晉之間內部又想兼併對方,另一方面初生的三晉還很弱小,在他們調節好內部矛盾壯大起來之前,又不得不聯合起來一致對外。

戰國初期的時候,三晉攜手,從秦國和楚國手中奪得了不少土地,魏國能夠

稱雄於世,韓趙兩國功不可沒。

本來,按照三晉的協議,大家一同出力對外擴張,肯定是想謀求好處的,可隨著魏國越來越強大,韓趙兩國在同盟中的地位越來越低,魏國對待自己盟友的心態就發生了變化。

如果說,以前韓趙魏三家是以盟友的關係進行分紅,那麼等到魏國稱霸中原之後,魏國就覺得自己憑藉一己之力就可以戰勝它國,心裡也就不樂意給韓趙兩個小弟分紅了。

強大的軍事實力讓魏國的心態越來越飄,在魏國的君主眼中,韓趙兩國已經從平等的盟友變成了自己的附庸,兼併韓趙的想法也就在這種心態下滋生了出來

公元前370年,魏武侯在未確立繼承人的情況下突然逝世,韓趙兩國為了改變自己在同盟中的不平等地位,他們出兵魏國,決定扶持一位親近自己的代言人。

公元前369年,韓、趙聯軍在濁澤大敗魏軍,並將兵鋒直指魏國都城安邑,雖然後來韓趙聯軍內部出現分歧,最終沒能瓜分掉魏國,但這件事也使得韓趙魏三家之間的同盟關係徹底破滅。

當時的魏國對於這種變法卻未能吸取教訓,公元前354年,魏國又出兵包圍了趙國的首都邯鄲,打算

一舉殲滅趙國,原本和魏國有矛盾的列強們,便抓住機會趁機進攻魏國。

其中秦國

偷襲並奪取了魏國少梁,齊國田忌在

桂陵設伏,大敗魏軍,這兩戰雖未動搖到魏國的霸主地位,但從外交格局上來講,魏國已經失去了三晉同盟時期,那種壓倒性的實力。

當韓趙魏三家鬧翻後,魏國在面對秦國、齊國和楚國的攻勢時,就陷入了一種腹背都容易受敵的尷尬局面。在各個大國的包圍夾擊之下,處於四戰之地的魏國,縱然實力強盛也難以再大規模擴張,而隨著秦趙齊諸國的崛起,此消彼長下魏國的霸主地位不斷受到挑戰。

後來,當魏國失去河西、河東等地後,魏國的戰馬和銅礦資源供應也陷入了困難,原本不可一世的魏國處境就更加難受。

綜上,魏國的霸權之路也就徹底破滅。

文/青城

感謝大家的閱讀,祝朋友們身體健康,家庭和睦,心想事成,萬事如意,覺得文章好的朋友們,可以給文章點個贊,關注一下嗎,每天都會給您帶來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