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量採購藥價狂跌,零售藥店機會暴漲

經過幾輪帶量採購以後,一些常見慢病品種的價格降到了“冰點”,實現院內市場的覆蓋。而一些未中選品種,特別是一些進口原研藥,則更多地選擇向院外零售市場發力。

然而,中選品種與非中選品種之間相差懸殊的價格,仍是擺在藥店與顧客之間的一道難題。“同樣的藥為何價格相差這麼多?”面對顧客的疑問,藥店又應當如何面對?是向顧客解釋來龍去脈,還是做好服務讓顧客覺得物有所值?

帶量採購,讓一批藥品大降價

帶量採購自2018年底啟動,至今已經進行了三批四次,其最重要的一個特點就是“殺價”,每一次中標結果顯示的降幅,都讓行業膽戰心驚。

帶量採購藥價狂跌,零售藥店機會暴漲

在三批次帶量採購的中選品種中,不乏一些常見藥,以及用量巨大的慢病藥品,如氯吡格雷、阿託伐他汀、阿卡波糖、格列美脲、二甲雙胍等,很多品種都是藥店銷售的大品種。

而這些品種的降價之狠,也讓人出乎意料。

如阿卡波糖,拜耳的拜唐蘋報價為5。42元/盒(50mg/30片),降幅超過90%。折算單片價格為0。18元,比規定的高有效申報價0。84還低了近80%。而根據公開資料顯示,此前拜耳的阿卡波糖片劑50mg的規格中位價為2。14元/片,100mg規格中位價為3。53元/片。

而在最近一次的集採中,慢病及常見病用藥的降幅更加明顯,兩個慢性病用藥二甲雙胍片、卡託普利報出低於1。5分的價格。此外,齊魯製藥的西地那非以2。08元/片的價格獨家中標,奧氮平口崩片中,齊魯製藥從去年最低中標價的10元/片,一路降至0。45元/片,降幅達95。5%;非那雄胺片康恩貝從2018年最低中標價1。88元/片,降至0。17元/片,降幅達90。76%。

就目前的趨勢來看,帶量採購確實達到了降低醫藥費用的目的,成為常態化已經不可避免。未來,隨著第四批、第五批帶量採購的到來,將會納入更多的品種,國內藥品的降價潮即將來臨。

進口原研藥,發力院外市場

未中選品種失去了院內市場,必然要尋找新的出路。

自從2018年底第一次帶量採購結束後,一些業內人士就指出,未中選品種,尤其是進口原研品種,必將掀起院外零售市場的爭奪戰。

以第一批帶量採購品種“瑞舒伐他汀鈣”為例,不管是在“4+7”試點城市還是聯盟地區的擴圍帶量採購中,作為原研廠家的阿斯利康均落選。由此,在失去大部分院內市場的情況下,阿斯利康主動選擇發揮發力院外零售市場。相關資料顯示,2020第一季度,阿斯利康的瑞舒伐他汀鈣在藥店市場的銷售額達到了4。1億元,對比去年同期增長近七成。

帶量採購藥價狂跌,零售藥店機會暴漲

除此之外,越來越多的藥企還在開始大力培養自身的零售處方團隊,提前佈局零售渠道。

例如,行業某連鎖藥店負責人曾對媒體表示,帶量採購後出現了很多轉變,其中之一便是未中標品種的企業主動跑來與零售企業合作,給予一定的資源傾斜,而在以往是很難跟他們合作的。

而對於拓展院外市場,一些外資企業也很有信心。

因為雖然原研藥在醫院被限制使用數量,但進入中國這麼多年來,這些原研藥還是培養了許多長期使用的忠實慢病患者,一些有經濟實力的患者還是會直接轉戰院外藥店,自費購買原研藥品。

或正是由此,在第三批帶量採購中,出現了多個外資原研藥主動“陪跑”的現象,多款進口原研藥報價直接就是高於聯採辦給出的最高申報價,相當於主動退出。

藥店如何接力?

儘管原研藥進入藥店,給了顧客更多的選擇,但是其較高的費用,還是會讓一些顧客望而卻步。

前不久,在浙江就發生了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一位老大爺第一次在醫院購買了阿託伐他汀鈣片,一盒只需要2。86元。因為嫌麻煩,就準備去藥店購買,誰知一盒竟要價170塊。雖然店員解釋藥店賣的是進口藥,但最後老大爺還是放棄了購買。

所以,對於對價格非常敏感的顧客來說,如何將原研品種賣出去還是橫在藥店心頭的一道難題,僅僅給原研藥掛上“進口品種”“效果好”等標籤未免有些蒼白無力。

業內人士指出,發揮藥店的便捷優勢,做好慢病服務,是解決這道難題的一條途徑。

藥店不應該是一個單純的購藥場所,還需要給患者尤其是慢病患者提供健康管理服務,提升患者及患者家屬對於疾病知識的認知,促使患者更好的規範用藥。藥店這種輸出“藥品+服務”的形式,便能讓顧客感到物有所值,也更願意為藥品買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