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屆90後的真心,都給了初代網友

原創: 馬路天使 新週刊

這屆90後的真心,都給了初代網友

《我們的十年》中,趙麗穎便是在網咖遞的情書。十年前的你是不是曾幹過這些事?

那些不再跳動的灰色頭像,就像一枚枚落了塵的往事勳章,偶爾提醒著我們,曾經有過純情年代。

2019年,網路上出現了一個叫做“殺豬盤”的新詞。

這是網路詐騙犯們給自己的“業務”取的名字,意思是放長線“養豬”,以網戀為名進行詐騙。

這屆90後的真心,都給了初代網友

“我就想當面問問他,當初有沒有真心喜歡過我。”被騙走了 230 萬的女孩,仍無法接受螢幕那頭的溫柔情人竟是個騙子。

網路虛幻,認真了只能自認倒黴。

在今天,如果有人提起“網戀”,一定會被當成笑話。

可在20年前,網路上的情感流動,本不是如此難堪。

那是一個純真年代。

這屆90後的真心,都給了初代網友

緣分天空裡的位元組跳動

2017年9月,一個叫做碧海銀沙網的“古老網站”低調宣佈了永久關閉的決定:

“二十一載風雨同舟,感謝大家多年來對碧海銀沙網的信任與支援!”

這屆90後的真心,都給了初代網友

再見,緣分天空。/ 中國電信湛江分公司

對於中國初代網民來說,碧海銀沙,是一個網路烏托邦的開始。

時間退回到1996年,網際網路作為“資訊高速公路”引進中國,電腦都沒多少人見過。

廣東湛江市電信分公司想趕這個時髦。抱著試一試的心態,中國第一個網路聊天室的母站——碧海銀沙網,誕生了。

令人意外的是,短短一個月,碧海銀沙聊天室的使用者超過了1400萬人,光是每天同時線上的人數就有4萬。

這屆90後的真心,都給了初代網友

碧聊,曾是初代網民的樂園。

隨後,網易、新浪、搜狐的BBS聊天室也紛紛張羅起來了。

那是一個人們憑藉興趣結交好友的時代。

當時還是年輕人的80後抱著好奇的心態,走進數量極少的網咖和學校機房,用不熟練的指法摸索著鍵盤,對著螢幕另一端的那個“最熟悉的陌生人”敞開心扉。

1996年,這種網上的奇妙相遇,第一次被日本導演森田芳光拍成電影,名叫《春天情書》。

電影開始,東京的一位食品推銷員透過撥號上網,取了生平第一個網名——春天。他在50KB的網速下(現在的網速普遍超過200M),登陸上電影BBS站,遇見了一位叫做“星星”的網友。

這屆90後的真心,都給了初代網友

上世紀90年代的網際網路,產品不像今天這樣全面開花。人們只能在BBS留言板上一層層地“爬樓”聊天,聊得投緣了,就互留E-mail私聊。

春天和星星,一對素未謀面的陌生男女,透過E-mail開始了一場“筆友”般的戀愛。

這屆90後的真心,都給了初代網友

第一次使用顏文字的甜蜜。/《春天情書》

54KB的網速遇到急切的熱戀,讓每封E-mail之間的等待,變得無比漫長,卻也甜蜜無比。等待E-mail飛來的日子裡,全都是心跳的聲音。

這屆90後的真心,都給了初代網友

所有網戀過的人,都有這份共同記憶。/《春天情書》

BBS裡的愛情,同樣也發生在中國。

1998年,痞子蔡在BBS論壇遇見了輕舞飛揚,對著跳動的位元組,兩人暗生情愫,從網路走到了現實。痞子蔡憧憬著美好未來時,卻發現輕舞飛揚已經身患絕症。

悲痛的他,在論壇上連載寫下他們的故事——《第一次親密接觸》。

那時,網戀還是個新鮮詞,痞子蔡的帖子開始被瘋狂轉載。連載完2個月之後,《第一次親密接觸》實體書在臺灣出版,短短3個月,銷量超過50萬本。

這屆90後的真心,都給了初代網友

新穎的題材和寫作手法,也是它受歡迎的原因之一。/《第一次親密接觸》

這部小說成了中國網路小說的開山之作,也成了那代年輕人的網戀啟蒙。

對很多人來說,第一次“網聊”,確實是受《第一次親密接觸》的影響。

1999年,在清華大學的計算機機房裡,當時還在讀大二的學生駱揚第一次進入了所謂的“網路聊天室”。

在“半分鐘滾動一屏”的聊天介面裡,他問了一句“有清華五道口附近的網友嗎?”

很快,他就和隔壁學校圖書館專業的一位女生聊了起來。“基本把雙方的底細問了個遍,哪裡人、年齡、平時看什麼書、看什麼電影、有什麼愛好……什麼都聊了,就是沒聊身高體重三圍。”因為“不時興聊這個”。

那時網路世界裡的交流,全是陽春白雪。出身不重要,有無車房跟誰都無關,重要的是聊得來——網戀一度成了純情的代名詞。

1998年,中國內地拍的第一部青春偶像劇《將愛情進行到底》,題材就是網戀——直到現在,幾十年過去,這部劇裡的純真愛情、動情的歌曲,依然牽動著不少人的心。

在《將愛情進行到底》裡,李亞鵬飾演的男主楊錚,正是在網上認識了徐靜蕾飾演的網友“跑”。他把情感的困頓、工作的失意和生活的瑣碎,毫無保留地傾訴給“跑”。

等待“跑”的迴應,成了他生活裡很大一部分的期待,儘管他們從來沒見過面。

這屆90後的真心,都給了初代網友

最難忘的熒屏情侶之一。/《將愛情進行到底》

電視劇裡有一幕,讓很多觀眾至今難忘。楊錚去了三亞,傍晚的大海讓他想起了那個女孩,於是拿起手機撥通了女孩的電話,像個孩子一樣跑向大海。

當他把手機伸向大海,讓她聽海的聲音時,陳明演唱的《等你愛我》主題曲悠然響起:“等你愛~~我,哪怕只有一次也就足夠,等你愛~~我,也許一次才能永久……”

這屆90後的真心,都給了初代網友

當年的畫面已經模糊,但觀眾的記憶依舊清晰。/《將愛情進行到底》

明明不知道對方長什麼樣,甚至不知道對方是誰,卻好像有一輩子都說不完的話。現今看來,這是多麼不可思議的浪漫。

這屆90後的真心,都給了初代網友

上線下線,是一件有儀式感的事情

隨著各大BBS的火熱,騰訊創始人馬化騰看到了人們期待單獨私聊的市場,在1999 年推出了中國第一款點對點、一對多聊天軟體 QICQ,第二年改名為 QQ。

這屆90後的真心,都給了初代網友

QQ最開始的版本QICQ。

對更多年輕人來說,QQ是他們上網的起點。

開QQ號成了一種90後們的潮流。來自山東的網友輕唱流年,第一個QQ號就是託經常去網咖上網的同學幫她註冊的。

那時電腦還未普及,上網是件難事。中小學生們放學後,總會偷偷摸摸溜進黑乎乎的網咖。

這屆90後的真心,都給了初代網友

可惡的機房,並不能聯網。/圖蟲創意

開完QQ號的第一件事,就是瘋狂加人。“一般加完同學,就透過查詢地區、性別、年齡、頭像來判斷要不要加好友。”

來自閩南小縣城的網友阿陸,就是這樣搜到了人生中第一個陌生網友,“因為她的頭像看起來很可愛,是個肉嘟嘟的黃頭髮女孩”。

這屆90後的真心,都給了初代網友

“肉嘟嘟”在哪裡?

設定頭像對網友們來說,是件體現審美水平的重要任務,時不時要搜圖換一換的。

開啟QQ,輸賬號密碼點選登陸,當視窗變企鵝,就意味著成功登陸了。“登陸”二字,很好地說明了那種感覺——就像進入了一個異次元世界。

出生於1993年的江西網友陽陽,高中讀的是寄宿學校。每天的學習生活都在學校圍牆內,只有上網聊天讓她覺得期待,就像“未知的旅行一樣”。

為了和網上認識的男孩保持聯絡,她吃了好久的泡麵,省下一個禮拜生活費,花50塊錢從同學那買了一個二手的2G手機,只能在網頁上登QQ。

“每次發完訊息一重新整理,發現對方已經在說下一個話題了,所以總是兩三個話題交替著聊。”即便聊天這麼艱難,還是讓她激動歡喜。

這屆90後的真心,都給了初代網友

那時候,如果你的朋友對著手機嘴角上揚,一定是網戀了。

現實生活中,她並不快樂。她搞不懂為什麼爸媽老在吵架,班裡男生為什麼專嘲笑她胖。但在這個卡頓的網頁裡,有個人耐心等待著她的每一句話。

他們無所不聊,幾乎要把自己從小到大的經歷聊了一遍。有一次爸媽吵架,她狂奔出門,看到螢幕裡對方發來的“擁抱”表情,頓時就覺得不那麼難過。

那些大大小小的心事,她從來沒對別人講過。雖然這段感情見光死之後再也沒聯絡,但她仍覺得那是她學生時代“最珍貴的記憶之一”。

那時,上網聊天的儀式感很強。

好友上線了,一聲敲門聲,“扣扣”。咳嗽聲“咳咳”是提醒你有系統訊息了。而來資訊時“滴滴滴”的聲音,最能讓人一下振奮起精神。

這屆90後的真心,都給了初代網友

設定上線提醒,是對一個人最大的重視。

“看到他的頭像從灰色變成彩色,就感覺自己的心情也被點亮了。收到訊息聽到滴滴滴的聲音,心跳就開始加速。”

上線了,他們會跟彼此打聲招呼;下線了, 也會認真地說一句“886,我先下了”。上網聊天,是一件鄭重的事兒。

國際心理諮詢師顏廷利認為,隨著青少年慢慢地有了自我意識,他們越來越“渴望一個思想自由、言論自由的樂園”。

QQ充當著的,正是這樣一座“樂園”。人們在聊天窗口裡隨心所欲地交流,在空間說說和日誌裡盡情宣洩青春困惑。

許多文藝青年最開始相互認識就是透過QQ空間日誌。某一天,文章下面出現了陌生人的評論,兩個人便會加QQ,天南海北地聊。

這屆90後的真心,都給了初代網友

那時候,過陣子就要DIY一下QQ空間。

只不過,絕大部分網友友誼不會維持得太久。要麼因為高三課業緊張,要麼因為大學開啟了新生活,總之,沒有不散的宴席。

“彷彿就是那一陣子心裡有特別多的傾訴欲,之後便漸漸忙碌去了。” 網友峰鳴說道。

那時候,年輕人們開始把社交的興趣,轉向了身邊熟悉的朋友。

2009年,以人人網為代表的熟人社交興起,QQ上的陌生好友聯絡越來越少,它逐漸替代簡訊,成了日常聯絡工具。

而那時,90後們也紛紛走進了大學,QQ塵封住了,空間也鎖住了,像在與QQ時代作別。

這屆90後的真心,都給了初代網友

沒事兒聊什麼天

《查令十字街84號》譯序中寫道:“一旦交流變得太有效率,不再需要翹首引頸、兩兩相望,某些情誼也將因而迅速貶值而不被察覺。”

這屆90後的真心,都給了初代網友

講求高效率的現代社會。/ pexels

2019年快過去了,這是喬布斯開啟智慧手機時代的第12年。12年裡,中國網際網路完成了從PC端到移動端的變革。如今,WiFi無處不在,5G已經到來。網路聊天變成日常,變得快速,也變得不再讓人期待。

如今,大多數90後已經拋棄了QQ,走進了微信的熟人社交裡。如果有陌生人加微信,不說清楚是誰,就不會透過驗證。就算新認識的朋友,加了微信也不會閒聊。

有事兒說事兒,誰有空閒聊?

現在的社交工具,目的都很明確。

2005年,為了方便使用者更快準狠地找到結婚物件,國內最大的相親網站百合網率先開發了一套心靈匹配演算法。在大資料的幫助下,網站可以根據會員個性匹配“完美”的物件。

這屆90後的真心,都給了初代網友

快速脫單。“快速”劃重點。/ 圖蟲創意

至於匹配的條件,不是興趣愛好這種虛無縹緲的東西,而是工資、房產、車子和家境等實用“硬體”。

相比起曾經的“網戀”帶來的悸動和期待,這種方法講求的是高效和便捷。

網友肥貓說,“大家都挺忙的,沒時間慢慢了解,也沒那個經歷好好戀愛。”

可是,真心,哪裡能用高效和便捷來定義呢?

排除以結婚找物件為目的的社交,普通的陌生社交,也熱衷追求更加“直接”的交友體驗。

“靈魂太慢,社交的目的永遠是解決效率問題。”這是唐巖創立陌陌的初衷,他想要為中國人創造一種更為直接的搭訕文化。

於是,網路新詞“約炮”誕生了。

2014年2月,陌陌實現了“使用者破億”的第一個目標。到了9月,“附近的人”的列表,每天有1。67億人次的重新整理。

大量的男男女女打開了陌陌介面,用定位功能丈量著兩個身體的距離,盤算著下一次真實的相聚。

這屆90後的真心,都給了初代網友

一場解放肉身的運動,釋放了慾望,也釋出了惡魔。/ pexels

同年,新陌生社交寵兒探探APP將兩性的吸引進一步簡化。邂逅一個人,不再需要了解太多,只需“看臉”,合意了,就在彼此的照片上點選一個“Like”。

2016年,有知乎網友回憶起20年前的網路情誼,不禁發出感慨:“我們可以談一場走心的戀愛,既不看臉也不約炮。”

其實,並不是人們放棄了對純粹戀愛的嚮往,只不過這個速食的時代已經將大家改變:人們變得急躁,失去了靠敲擊鍵盤談天說地的耐心,人們變得膽小,不敢相信透過興趣愛好的聊天能夠摸索到對方的靈魂。

《奇葩說》辯手姜思達曾說起過一段從未見過面的網戀:“這段戀愛最後什麼都沒有,但他給我的感覺比那些能夠見面的能夠一起牽手的感情來得更浪漫。”

這屆90後的真心,都給了初代網友

最了不起的戀愛。/《奇葩說》

這個故事感動很多嘉賓和觀眾。只不過,這樣的浪漫,年輕人已經要不起了。

網戀,可能是笑話,也可能是“殺豬盤”般的騙局。

2020年,最大的90後,邁入30歲門檻。距離上一次使用QQ跟陌生人聊天,不知道已經過了多久。

只有那些不再跳動的灰色頭像,就像一枚枚落了塵的往事勳章,偶爾提醒著我們,曾經有過純情年代。

這屆90後的真心,都給了初代網友

[1] 70後談的「網戀」,是比王家衛的電影更羅曼蒂克的事情|MONO

[2] 中國網際網路的25個故事|雞琢米

[3] 美國三分之一新婚夫婦透過網上認識|鞭牛士

[4] 如何正確“網戀”?|36氪

[5] 一個有趣的問題,中文BBS的遺產被誰繼承了?|裴培

[6] 90後的QQ空間已經落幕|航通社

[7] 離開QQ的90後:從無話不說到無話可說的19年|新世相

[8] QQ二十弱冠,90後三十而立:是誰在改變誰?|錦鯉財經

[9] 有21年曆史的老站“碧海銀沙網”宣佈關停,還記得碧聊聊天室嗎?|鞭牛士

[10] 25 年前,網際網路大佬在最原始的論壇網上衝浪

[11] 中國網戀簡史|木子談錢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