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磷為什麼叫藍磷?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X-MOLNews

開組會或許是研究生和導師最直接的交流方式,也或許是研究生階段遭遇的第一次全方位的“社會毒打”。每逢開大組會,學生總喜歡窩在會議室不引人注意的角落,導師周圍幾乎“寸草不生”,彷彿剛剛被原子彈轟過一般。只有報告人可能會心不甘情不願的前往“轟炸區”……散會之後,剛進實驗室的小白們私下吐槽一下——“總被批評結果太差,常常被懟到心態爆炸,懷疑是自己水平太渣,還是導師畫的餅太大無法消化”

(對,這就是四句單押)

,往往也能迅速拉近和師兄師姐的距離。

之所以吐槽這麼多,因為本篇故事就起源於每週一次的組會。當小希心驚膽戰的在組會講完關於二維材料的若干進展之後,導師悠悠的問了一句:“藍磷為什麼叫藍磷?”“啥?”小希瞬間懵圈,這問題怎麼不按套路出牌?緊接著導師又補了一句:“為啥不叫白磷、紅磷、黑磷、紫磷?”小希的第一反應,這四個名稱已經有了啊,總不能讓別人改名吧,再說名字不就是個代號麼?就像你問我,我為什麼叫小希,不叫大希、毫希、微希、納希,我也無法回答……

藍磷為什麼叫藍磷?

白磷、紅磷、紫磷、黑磷。圖片來源:Wikipedia [1]

轉移話題到導師更關心的課題進展上,算是解了當時的尷尬,討論完畢回到座位,小希一邊盤算著下一次講組會又要到兩個月以後,一邊偷偷的刷著手機

(注:危險操作,非專業人士請勿效仿)

。突然發現,這好像是一個有趣的問題:對呀,

藍磷為什麼叫藍磷呢?

藍磷為什麼叫藍磷?

Au(111)表面單分子藍磷生長。圖片來源:

Adv。 Mater。

[2]

磷的家族乘著二維材料的東風,近年來可謂發展壯大。早在1669年,德國的鍊金術士Henning Brandt試圖從尿液中提取黃金時,就意外的提煉出白色蠟狀固體,這種“奇妙的發光體”被稱為白磷(white phosphorus)(點選閱讀相關)。由於白磷易燃和劇毒的性質,1845年,德國人將白磷隔絕空氣加熱到250 ℃製成了紅色的固體——紅磷(red phosphorus),從此,人們開始用它來製備火柴。紫磷(violet phosphorus)最早於1865年由希托夫(Hittorf Johann Wilhelm)發現,其顏色為紫色並帶有金屬光澤,故而得名,不過其單晶結構更接近暗紅色。黑磷(black phosphorus)於1914年首次合成,是一種黑色有金屬光澤的晶體 [3]。這些“磷”的命名很好解釋,什麼顏色,就叫什麼“磷”。

藍磷為什麼叫藍磷?

紫磷的結構和效能以及剝離。圖片來源:

Angew。 Chem。 Int。 Ed

。 [4]

2014年黑磷作為2D材料家族的新成員被重新發現 [5],其高載流子遷移率和中等的帶隙,填補了石墨烯和二維過渡金屬硫化物(TMDs)之間的鴻溝,進一步激發了人們對一類由磷原子構成的新型二維材料——二維磷烯同素異形體的研究興趣。

藍磷為什麼叫藍磷?

黑磷結構示意圖。圖片來源:

Nat。 Nanotechnol。

[5]

其中,β-P,也就是本文的主角“藍磷”(間接帶隙≈2 eV)被最先預測出來[6],並隨之掀起了一陣理論預測的熱潮。包括同樣是褶皺的六邊形蜂窩狀結構,如γ-P(間接帶隙0。5 eV)[7]、δ-P(直接帶隙0。45 eV)[7]、λ-P(俗稱綠磷,直接帶隙2。4 eV)[8]、和紅磷烯(間接帶隙1。96 eV)[9]等;以及非蜂窩結構,如ε‐P、ζ‐P、η‐P、θ‐P、αε‐P、βε‐P、γε-P、δε-P1和δε-P2等 [10]。

藍磷為什麼叫藍磷?

α-P、β-P、γ-P、δ-P結構示意圖。圖片來源:

Phys。 Rev。 Lett

。 [6]

藍磷為什麼叫藍磷呢?有俗稱的二維磷烯,其命名規則來自半導體的基本能帶理論。價帶中的電子如果獲得足夠的能量,就可以嚮導帶躍遷,或者導帶中的電子向價帶躍遷,與空穴複合。因此,導帶底與價帶頂之間的能量差稱為禁頻寬度,又名帶隙。帶隙能量

E

g可以利用如下公式計算:

藍磷為什麼叫藍磷?

其中,

h

是普朗克常數,

c

是光速,

λ

是吸收波長閾值。帶入公式不難發現,藍磷的帶隙波長620 nm,正好在藍光範圍,而綠磷的帶隙波長517 nm,正好在綠光範圍。

藍磷為什麼叫藍磷?

藍磷、黑磷和綠磷結構示意圖。圖片來源:

J。 Phys。 Chem。 Lett

。 [8]

其實,藍磷和黑磷的血緣關係非常近,透過在不改變區域性鍵角的情況下將特定的磷原子從“向下”翻轉變成“向上”的位置,在黑磷單層中引入位錯,使每四排磷原子發生這種轉變,就會使黑磷結構轉化為藍磷。

藍磷為什麼叫藍磷?

藍磷和黑磷的層狀結構。圖片來源:

Phys。 Rev。 Lett。

[6]

有趣的是,2016年,有課題組報道首次在Au(111)平面上生長出藍磷結構 [11],並測得其半導體性質,並隨後被多個課題組重複 [12, 13]。然而,有研究透過對原子結構的準確測量,提出STM圖片中高度對稱的黑色邊界不能與完美藍磷結構匹配,並認為該結構並非藍磷,而是由9個P原子(P9)組成的三角形藍磷“島”,在島的兩側由三個Au原子連線,形成的金屬-磷網狀結構(metal-phosphorus network)[14]。可見,藍磷加入二維材料家族的道路,才剛剛開始。

藍磷為什麼叫藍磷?

金屬-磷網狀結構示意圖。圖片來源:

Matter

[13]

下次再開組會,如果同門小夥伴講到磷的家族,你也可以提問為什麼藍磷叫藍磷?看看會不會難倒他。最後祝大家,每次開組會都有所收穫,每次講組會都不會被罵。2021年了,大家加油~

參考文獻:

[1] https://en。m。wikipedia。org/wiki/Phosphorus

[2] J。 L。 Zhang, C。 Han, Z。 Hu

et al。

2D Phosphorene: Epitaxial Growth and Interface Engineering for Electronic Devices。

Adv。 Mater。

2018

30

, 1802207。 DOI: 10。1002/adma。201802207

[3] P。 W。 Bridgman, Two New Modifications of Phosphorus。

J。 Am。 Chem。 Soc。

1914

36

, 1344-1363。 DOI: 10。1021/ja02184a002

[4] L。 Zhang, H。 Huang, B。 Zhang,

et al

。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Violet Phosphorus and Its Phosphorene Exfoliation。

Angew。 Chem。 Int。 Ed

。,

2020

132

, 1090-1096。 DOI: 10。1002/ange。201912761

DOI: 10。1002/ange。201912761

[5] L。 Li, Y。 Yu, G。 J。 Ye,

et al。

Black phosphorus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Nat。 Nanotechnol。

2014

9

, 372-377。 DOI: 10。1038/nnano。2014。35

[6] Z。 Zhu, D。 Tománek, Semiconducting Layered Blue Phosphorus: A Computational Study。

Phys。 Rev。 Lett

。,

2014

112

, 176802。 DOI: 10。1103/PhysRevLett。112。176802

[7] J。 Guan, Z。 Zhu, D。 Tománek, Phase Coexistence and Metal-Insulator Transition in Few-Layer Phosphorene: A Computational Study。

Phys。 Rev。 Lett

。,

2014

113

, 046804。 DOI: 10。1103/PhysRevLett。113。046804

[8] W。 H。 Han, S。 Kim, I。‐H。 Lee, K。 J。 Chang, Prediction of Green Phosphorus with Tunable Direct Band Gap and High Mobility。

J。 Phys。 Chem。 Lett

。,

2017

8

, 4627-4632。 DOI: 10。1021/acs。jpclett。7b02153

[9] T。 Zhao, C。 Y。 He, S。 Y。 Ma,

et al。

A new phase of phosphorus: the missed tricycle type red phosphorene。

J。 Phys。 Condens。 Matter。

2015

27

, 265301。 DOI: 10。1088/0953-8984/27/26/265301

[10] M。 Wu, H。 Fu, L。 Zhou,

et al

。 Nine New Phosphorene Polymorphs with Non-Honeycomb Structures: A Much Extended Family。

Nano Lett

。,

2015

15

, 3557-3562。 DOI: 10。1021/acs。nanolett。5b01041

[11] L。 Zhang, S。 Zhao, C。 Han,

et al

。 Epitaxial Growth of Single Layer Blue Phosphorus: A New Phase of Two-Dimensional Phosphorus。

Nano Lett

。,

2016

16

, 4903-4908。 DOI: 10。1021/acs。nanolett。6b01459

[12] J。 Zhuang, C。 Liu, Q。 Gao,

et al。

Band Gap Modulated by Electronic Superlattice in Blue Phosphorene。

ACS Nano

2018

12

, 5059-5065。 DOI: 10。1021/acsnano。8b02953

[13] J。 P。 Xu, J。 Q。 Zhang, H。 Tian,

et al。

One-dimensional phosphorus chain and two-dimensional blue phosphorene grown on Au(111) by molecular-beam epitaxy。

Phys。 Rev。 Mater

。,

2017

1

, 061002。 DOI: 10。1103/PhysRevMaterials。1。061002

[14] H。 Tian, J。 Q。 Zhang, W。 Ho,

et al。

Two-Dimensional Metal-Phosphorus Network。

Matter

2020

2

, 111-118。 DOI: 10。1016/j。matt。2019。08。001

(本文由

小希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