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來為何只將大乘佛法的一部分賜給唐僧,而不是全部?

如來為何只將大乘佛法的一部分賜給唐僧,而不是全部?

如來

這個問題,《西遊記》最後的時候,如來進行了解釋:

“你那東土乃南贍部洲, 只因天高地厚,物廣人稠,多貪多殺,多淫多誑,多欺多詐;不遵佛教,不向善緣,不 敬三光,不重五穀……汝等遠來,待要全付與汝取去,但那方之人,愚蠢村強,毀謗真言,不識我沙門之奧旨。”叫:“阿儺、伽葉,你兩個引他四眾,到珍樓之下,先將齋食待他。齋罷, 開了寶閣,將我那三藏經中三十五部之內,各檢幾卷與他,教他傳流東土,永注洪恩。”

簡單來說,如來這一通長篇大論,無非就是說你們那邊的人多麼多麼愚蠢,而我的經又如何如何管用。你這麼遠跑過來,我本來應該全給你的,但是呢,你們那邊的人太愚蠢了,我全給了你他們也看不懂。所以,我乾脆給你幾卷你們那邊的蠢貨們都能看懂的經藏吧!

這番話有木有道理?

有道理。給了你們也看不懂,那還是別給了,免得浪費我的經藏。

但其實,這裡面還有如來的一點小心思:

要知道,既然我的三藏經如此厲害,那麼只有全部掌握了我的三藏的人,才是無比厲害的。你唐僧既然是奉命來取經的,那我不給你全部,意思就是你唐僧根本沒有資格接觸我全部的三藏經卷。我們都知道,唐僧在佛教方面的造詣其實是很高的,他從小就出家,在水陸大會上面大展身手,之所以去西天取經,就是因為在這方面有更高的追求。可是如來竟然以你們那邊人看不懂的理由,拒絕了將全部經卷傳授給他。這說明,如來佛祖也害怕自己的地位被威脅。

後來,唐僧奉命跟著阿儺、迦葉去取經的時候,阿儺、迦葉就問他:“聖僧東土到此,有些甚麼人事送我們?快拿出來,好傳經與你去。”

唐僧的回答讓他們很不滿意。

二尊者笑道:“好,好,好!白手傳經繼世,後人當餓死矣!”

孫悟空一生氣,說要去告如來,二位尊者才把經卷給他們——當然,傳的是“無字真經”。

還是燃燈厚道,聽見阿儺、迦葉這麼捉弄唐僧師徒,看不過眼,於是讓自己的手下白雄尊者來了一陣神風,揭穿了阿儺、迦葉的把戲。

這下倒好,辛辛苦苦歷經九九八十一難來到西天,結果因為沒送人事給如來手下,讓人家糊弄了個嚴實。

慢著,阿儺、迦葉怎麼會有這麼大膽子,敢把沒有字的經傳給唐僧?這不明擺著讓他們空手而歸嗎?

問題就出在這裡。

他們得到了如來佛祖的默許。

故而,悟空等人告到佛祖那裡的時候,如來這樣說:

“你且休嚷,他兩個問你要人事之情,我已知矣。但只是經不可輕傳,亦不可以空取,向時眾比丘聖僧下山,曾將此經在舍衛國趙長者家 與他誦了一遍,保他家生者安全,亡者超脫,只討得他三鬥三升米粒黃金回來,我還說 他們忒賣賤了,教後代兒孫沒錢使用。你如今空手來取,是以傳了白本。白本者,乃無字真經,倒也是好的。因你那東土眾生,愚迷不悟,只可以此傳之耳。”

什麼“無字真經”,分明就是戲弄師徒四人!這幾個人能不能看懂“無字真經”,無所不能的佛祖心裡能沒有X數麼?

直到被燃燈揭穿,面子上過不去,他才讓阿儺、迦葉重新傳經給唐僧,當然了,傳的還是部分。

即叫:“阿儺、 伽葉,快將有字的真經,每部中各檢幾卷與他,來此報數。”

看這番話,頗像一個賣水果的,眼看買主買不起好的,但又大老遠的趕了來,口渴難忍,只好可憐可憐他,賞他一些自己賣不掉的爛水果。當然了,錢是不能少的。

所以,第二次傳經的時候,阿儺、迦葉仍舊問唐僧要人事。

要不是唐王賜給的紫金缽盂,唐僧恐怕就要入寶山而空手歸了。

但是,事情到了這裡,仍然沒有結束。

觀音察覺到了佛祖的不悅,好像這個買賣做虧了。於是跟佛祖說:

“弟子當年領金旨向東土尋取經之人,今已成功,共計得一十四年,乃五千零四十日,還少八日,不合藏數。望我世尊,早賜聖僧回東轉西,須在八日之內,庶完藏數,準弟子繳還金旨。”

恩,怎麼著也得再讓唐僧損失一回。

如來就像那個賣水果的販子,剛剛賣給唐僧一堆爛果子,結果又覺得自己虧了,於是趕緊拿出來幾個稍微好點的。

如來為何只將大乘佛法的一部分賜給唐僧,而不是全部?

西遊記

一聲令下,八大金剛把唐僧師徒扔到了地上,又派通天老黿把他們扔到了水裡。於是本就不全的經卷又少了幾卷。

不期石上把佛本行經沾住了幾卷,遂將經尾沾破了, 所以至今本行經不全,曬經石上猶有字跡。

其實在這個過程中,孫悟空是非常清楚的,但是他不能點明。當八戒說我們幾個一起設法把師父駕過去的時候,孫悟空是這樣的反應:

行者頻頻的暗笑道:“駕不去!”駕不 去!”你看他怎麼就說個駕不去?若肯使出神通,說破飛昇之奧妙,師徒們就一千個河 也過去了;只因心裡明白,知道唐僧九九之數未完,還該有一難,故羈留於此。

原因就在於,孫悟空太瞭解如來了!五百年可不是白壓的!

修行到這個地步,孫悟空也真是怪坎坷怪悲哀的。

《西遊記》其實是一曲英雄主義的悲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