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到魏晉百餘年,時局波瀾壯闊,卻在權力爭奪上保持了“禮貌”

羅貫中在撰寫《三國演義》的時候曾經在書上寫道: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而中國歷史上的三國兩晉時期,便很好地印證了這一點。

三國到魏晉百餘年,時局波瀾壯闊,卻在權力爭奪上保持了“禮貌”

三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兩個統一朝代的東漢與西晉的過渡時期。而三國中的三個政權是曹魏,蜀漢和孫吳。三國時代可謂是中國歷史上最為波瀾壯闊的一個時代,在這個混亂的時代,英雄梟雄輩出,而後世羅貫中所著的《三國演義》到了現在仍然在世界範圍內廣泛流傳。

三國時期的戰爭也是非常殘酷的,同時並存的三個政權為了發展自己的勢力,常常用拳頭和戰爭來分勝負。三國時期的戰略要地主要分佈在淮南,荊州和漢中。而在三國爭雄的過程互相防備,互相結盟,權力傾軋在上演了一次次精彩的經典戰爭之外,其中的悲慘與殘酷也是罄竹難書。

三國到魏晉百餘年,時局波瀾壯闊,卻在權力爭奪上保持了“禮貌”

司馬炎稱帝以後,公開以晉代魏,蜀漢已經被滅,此時最關鍵的便是準備滅東吳。而吳國早就在政治腐敗,人心背離中病入膏肓。西晉也終於在八年之後滅了東吳,統一了西晉。而東漢名存實亡中國歷史進入三國時期一直到西晉再次統一中國,已經過去了上百年的時間。而中國也整整分裂了上百年。可見戰爭的殘酷。與也可想而知,在這上百年的時間裡,中國的老百姓過的是什麼樣的生活。

但是這段時期內的頂層建築卻互相包了一種“禮貌”。

權力的文明禪讓

從夏啟將國天下變成了家天下之後,王位的更迭便是從上一輩傳到下一輩。即使到了一箇舊王朝的覆滅和一個新王朝的建立的時候,舊主隨故國而去,也是不成文的規定。畢竟沒有那個新朝代的君王會允許自己的身邊有舊朝“餘孽”酣睡在側。

三國到魏晉百餘年,時局波瀾壯闊,卻在權力爭奪上保持了“禮貌”

所以一個帝王一旦失了勢,沒有了皇位,失去了權力之後,他們也就從這個世界地位最高的人一下子變成了最可憐的人,別說權力自由,金錢富貴,就是最基本的生命也很難保住,有的時候更會禍及全族。

如果說三國兩晉時期是中國歷史上最亂的時期也並不為過,可是在這個兵荒馬亂的年代在權力的更迭上卻比很多朝代更文明。

禪讓制被重新開啟

因為面對先皇舊主,他們並沒有落得個身首異處的下場,他們透過禪位來達到皇帝的更迭,更是在禪位之後得到了很好的照拂,可以說除了權力之外,任何地方都過得非常好。

① 漢獻帝禪位曹丕

三國到魏晉百餘年,時局波瀾壯闊,卻在權力爭奪上保持了“禮貌”

要知道雖然在三國時期同時存在著三個政權,但是東漢的末代皇帝卻一直在曹操手裡。也正是因為有了漢獻帝的存在,所以曹操一直沒有登基,

可以說曹操是“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忠實維護者。

但是到了曹操的兒子曹丕掌權以後,曹丕顯然不這麼想。他無法忍受已經掌權的自己不能登基,卻還要在表面上服從漢獻帝的命令。所以,出自真心也好,出自假意也好,漢獻帝也不是傻子,所以他再三地提出要禪位給曹丕並稱只有曹丕稱帝還是眾望所歸。曹丕也象徵性地推辭了一番之後,便接受了漢獻帝的禪位。

三國到魏晉百餘年,時局波瀾壯闊,卻在權力爭奪上保持了“禮貌”

值得一提的是,曹丕非常厚待漢獻帝,不但封漢獻帝為山陽公,更是建立了漢宗廟以奉漢祀。漢獻帝可以說除了自己是東漢的皇帝這件事以外,過得非常好,先是被封為山陽公,享有君王的待遇,見到曹丕不用下跪。一直到54歲死去的漢獻帝,在死了之後以漢天子的禮儀入葬,諡號為獻皇帝,山陽公的爵位被子孫繼續世襲。

與很多亡國皇帝相比,漢獻帝不可謂不幸福。但是無獨有偶,在漢獻帝之後還有一位皇帝也步了漢獻帝的後塵,獲得的退休待遇比漢獻帝還要優渥。

② 魏元帝禪位司馬炎

三國到魏晉百餘年,時局波瀾壯闊,卻在權力爭奪上保持了“禮貌”

曹丕死了以後,皇位傳到魏國的第五任皇帝魏元帝曹奐的時候,漢獻帝禪位的事情再次重演了。當時在魏國掌權的是司馬懿的兒子司馬昭。司馬昭扶植14歲的曹奐登上王位為的就是控制曹奐。而曹奐顯然是一個合格的傀儡皇帝,曹奐在司馬昭和司馬昭的兒子司馬炎的控制下做了19年的傀儡皇帝。而後將皇位禪讓給司馬炎。司馬炎接受禪位登上皇位之後將曹奐封為陳留王。

三國到魏晉百餘年,時局波瀾壯闊,卻在權力爭奪上保持了“禮貌”

也許司馬炎確實是個良善的人,所以他對曹奐是非常好的。只要是曹奐生活起居上的要求,司馬炎一概應允。不但封曹奐為陳留王,而且可以使用天子旌旗,祭祀天地制度都和魏國初期沒有區別,上書不成臣,受詔不拜皇帝的待遇。最後活到58歲才去世,甚至死在了司馬炎後面。

總結

歷朝歷代權力的更迭都伴隨著戰爭與鮮血,可是三國和兩晉時期權力的文明更迭,卻明顯顯得含金量要更高,是以被禪位的皇帝對待舊主也禮遇有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