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聖祖康熙,為什麼人們平時多稱呼康熙,很少用清聖祖

人們對一些耳熟能詳的皇帝的慣用稱呼,例如:漢武帝(諡號)、隋文帝(諡號)、唐太宗(廟號)、宋太祖(廟號)、永樂(年號)、康熙(年號),這些慣用稱呼為什麼會用不同的“號”呢?

要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們需要了解“諡號”、“廟號”和“年號”分別是什麼以及它們在歷史上的一些演變。

一、諡號

“諡號”是古代地位較高的人去世之後,後人按其生平事蹟進行評定後給予或褒或貶評價的文字。

除一統天下後的秦朝外(秦始皇廢除了“諡號”、“廟號”制度,改為“始”、“二世”、“三世”乃至萬世),其餘朝代的皇帝基本都會有“諡號”。

唐代以前,皇帝的“諡號”都比較簡短,只有一兩個字,如“文”、“武”、“孝平”等,此時這些“諡號”都還比較容易記住,人們對皇帝的稱呼通常是“朝代名稱”+“諡號”+“帝”,如漢武帝、隋文帝。

從唐代開始,皇帝的“諡號”發生了些變化,如唐高祖李淵的諡號“神堯大聖大光孝”、唐太宗李世民的諡號“文武大聖大廣孝”、唐玄宗李隆基的諡號“至道大聖大明孝”,可以看到,這些諡號字數變長,而且文字內容也顯得有些“肉麻”,而唐以後朝代皇帝的“諡號”相較於唐代,在字數和“肉麻”程度上大多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如康熙的諡號“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中和功德大成仁”,這樣的“諡號”顯然已經不便用來作為慣用稱呼了。所以,唐代以及後續朝代的皇帝,他們的慣用稱呼就發生了變化。

二、廟號

“廟號”是古代君主離世後在廟中被供奉時所稱呼的名號。

不像“諡號”的字數有由短變長的變化,皇帝的“廟號”字數一直都比較簡短,通常是“一兩個字”+“祖/宗”,如“太祖”、“太宗”、“世宗”等。

隋代以前,只有少數皇帝才會有“廟號”,所以“廟號”成為不了皇帝的慣用稱呼。

隋代以及後續的朝代,每個皇帝基本都會有廟號,而唐代開始“諡號”產生了變化,於是乎皇帝的慣用稱呼就由“朝代名稱”+“諡號”+“帝”變為了“朝代名稱”+“廟號”,如“唐太宗”、“宋太祖”。

三、年號

“年號”是漢武帝時期創立的用來紀年的一種名號制度。

嚴格來講,“年號”是用來紀年的,用來當作皇帝的稱呼是不恰當的,但明代和清代的皇帝,人們對他們的慣用稱呼卻是“年號”,這是為什麼呢?因為相較於“諡號”和“廟號”,明清時代皇帝的“年號”在廣大民眾中最便於傳播。

首先,“年號”一般為兩個字,容易記住。

其次,古今史學家和普通民眾們在記錄和傳播歷史事件時,需要描述事件發生的年份,而事件發生的年份怎麼表述呢?用“諡號”或“廟號”或“年號”+年數,如漢武帝八年,建元八年。但有個問題,“諡號”和“廟號”都是皇帝駕崩後才有的,皇帝在世時是無法使用它們來描述年份的,而“年號”在皇帝在世和駕崩後都可以用來描述年份,所以本來用“年號”是最方便的。

但明代以前,不少皇帝在位期間都會有不止一個年號,多的甚至有十幾個年號,史學家和普通民眾們使用起來著實費力,於是在明代以前發生的事情,還是使用“諡號”或“廟號”+年數來描述的居多,所以“年號”更不為人們所熟知。

從明代開始,除了當過兩次皇帝的明英宗外,其他皇帝都只用一個“年號”,於是乎“年號”在描述事件年份的適用性就突顯了出來,被史學家和普通民眾們廣為使用,逐漸被人們所熟悉,慢慢地,人們就將明清兩代各個皇帝在位期間的“年號”用作對他們的慣用稱呼。

總結一下:

唐代以前的皇帝,慣用稱呼為“朝代名稱”+“諡號”+“帝”,如漢武帝、隋文帝;

唐代開始,諡號字數變長,內容變“肉麻”,皇帝的慣用稱呼變為了“朝代名稱”+“廟號”,如唐太宗、宋太祖;

明代開始,由於“年號”的便於使用而為廣大民眾所熟悉,明清兩代皇帝的慣用稱呼變為了皇帝在位期間所定的“年號”,如永樂、康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