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人撐起五代書法史,不經意寫下60餘字,成“天下第五行書”

在中國書法史上,楊凝式是一位天才。楊凝式出於隋朝功臣楊素的名門,其父在唐昭宗時官至宰相。由於楊凝式博學,聲名冠於當時,唐昭宗起任秘書郎直吏館。唐滅後又出任五代的各個王朝。

他一人撐起五代書法史,不經意寫下60餘字,成“天下第五行書”

據史書記載,楊凝式“形貌寢陋”,但神思飄逸,富有才華,尤其是在文藝上才能卓著,極受同輩的推崇。梁開平年間(907—910年),楊凝式官殿中侍御史、禮部員外郎,後因梁大臣趙光允重其才,改集賢殿直學士為考功員外郎。

他一人撐起五代書法史,不經意寫下60餘字,成“天下第五行書”

唐同光初年(924年),授予知制誥,後藉故辭。明宗即位拜為中書舍人,又藉故拒絕朝參。清泰元年改任兵部侍郎。唐亡,後晉起而代之。後晉天福初年任太子賓客,後至禮部尚書。開運年間,楊凝式出任太子太傅。漢乾祐中任少傅少師。自此書史稱其為“楊少師”。

他一人撐起五代書法史,不經意寫下60餘字,成“天下第五行書”

楊凝式放蕩不羈,佯狂避世,仍獲高官。他居住在洛陽時,常遊覽佛道祠觀,遇到山水勝蹟,便吟詠詩詞;遇到斷壁殘垣,便提筆揮毫,以至於洛陽的兩百多所寺觀,被他題寫過幾遍。

楊凝式是奇人,被當時的人看成“瘋子”。但他以其獨特的心態,神奇的書法,獨立五代,承繼三唐,成為一時之傑出者。五代之季,時間短祚,干戈繁多,正是有了楊凝式,書法史便沒有斷檔。有史學家認為,楊凝式一人撐起了這一時期的書法,也不算是誑語。

他一人撐起五代書法史,不經意寫下60餘字,成“天下第五行書”

據傳,楊凝式“素不喜尺牘”,只是偶爾為之。然而,正是這尺牘,成了楊凝式的傳世墨跡。《韭花帖》是楊凝式的一信札,全文僅60餘字。信中所述他午睡醒來,腹味舒適,恰逢人饋贈韭花所作食品,非常可口,執筆以示謝意。真乃閒適也,故書來蕭散、清淡、輕鬆,良辰、美景、賞心、樂事,“四美具至”。恰似王羲之《蘭亭序》中所云“怏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

《韭花帖》筆墨含蓄,筆意姍姍,開啟了宋人“尚意”書風之先河。宋四家之首蘇軾講到,自己的書法刻意的時候像蔡襄,得意的時候像楊凝式。可見楊凝式的書法在蘇軾眼中意境之高。《韭花帖》被後世推崇備至,列為《蘭亭序》《祭侄文稿》《寒食帖》《伯遠帖》後的“天下第五行書”。

他一人撐起五代書法史,不經意寫下60餘字,成“天下第五行書”

楊凝式的《神仙起居法》與《韭花帖》相異迥,因內容是神仙的日常飲食起居養生之法,五言十二句,故透出的是楊凝式生活中起塵絕俗之閒情。日本神田博士推想《神仙起居法》是道教的重要秘訣。他說:“華陽之地曾與道教關係密切,所謂焦上人看來一定是這個地方的道士。”

他一人撐起五代書法史,不經意寫下60餘字,成“天下第五行書”

楊凝式的《夏熱帖》和《廬鴻草堂十志圖跋》,我們似乎能看出顏真卿的影子來。《邵氏聞見錄》記載楊凝式的書法是自顏、柳入手,上追二王的;董其昌也說,顏柳之後筆法大亂,唯獨楊凝式筆勢雄傑。

從《夏熱帖》《盧鴻草堂十志圖跋》這兩札的書風看,更多的是表現對顏真卿書法的繼承和發展。點畫左右開張,錯落有致,穠纖相間,前呼後應,但如細細品味,仍能從中悟到《韭花帖》的疏散,《神仙起居法》雅逸的風神。

他一人撐起五代書法史,不經意寫下60餘字,成“天下第五行書”

宋代的黃庭堅認為,500年間書家,王羲之、王獻之父子之後,惟顏魯公和楊凝式二人。但顏真卿的字因為寫的人太多,開始變得俗氣,只有楊少師的書法耐品味。想要通曉楊少師的書法,需要有九方皋相馬的功夫。可見黃庭堅對楊凝式書法的推崇,也可看出楊凝式書法的深奧。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