奠定大唐的班底,除秦瓊、尉遲恭和3500特戰騎兵,還有六匹馬

公元621年,唐朝一哥李世民,率大軍進駐洛陽東的虎牢關,準備“割老韭菜”:鄭國皇帝王世充及其救兵夏國皇帝竇建德。

一比二,李世民哪裡來的膽量,居然敢客場挑戰:吸粉無數的仁義之王竇建德和掃平百萬瓦崗軍的王世充。

奠定大唐的班底,除秦瓊、尉遲恭和3500特戰騎兵,還有六匹馬

兵不厭詐,歷史選擇李世民,而他號稱大軍80000,其實有10000就不錯了。所謂八萬,一是壯膽,二是戰略需要。當時的各方霸主,幾乎沒人能湊齊八萬大兵。

初生牛犢不怕虎,李世民是佼佼者,如果他都無法贏下這場大決戰,那麼天下由誰來號令沉浮,就玄乎了!

王世充的部隊上年被李世民幹掉萬把子,現在剩了不到10000人,不得不向河北竇建德求救,王世充很聰明,他對竇建德曉以利害,大致意思:老竇,啥時候了,還能坐得住?唐國老李把我幹翻,接下來鐵定收拾你丫,咱哥倆其實是唇亡齒寒。

奠定大唐的班底,除秦瓊、尉遲恭和3500特戰騎兵,還有六匹馬

竇建德一聽有點慌,他知道關中子弟鐵石心腸,傳承大秦銳士打仗不要命的精神,那李世民少年英雄,武功蓋世,馬上功夫甚是了得,一射一個準,聽說普通人根本拉不開他這把弓。

雄踞甘肅稱帝的西秦霸王薛舉厲害吧,手下有一支號稱天下三大精銳的隴右騎兵,曾兩次大敗李世民,可最終還是讓李世民一夜急馳給滅了。

李世民有多厲害?以玄甲隊和秦叔寶為例

因為他手下有一幫特訓的死士,名曰“玄甲隊”。這是一支可重灌可輕裝,兩種模式自由切換、全程無尿點的騎兵部隊,均為精選的身強力壯靈活之人,高強度特戰培訓後,一兵配兩馬,一馬作戰,一馬駝載重灌戰具,根據情況隨時換裝,大戰時,人馬皆穿玄鐵重甲,裹得嚴嚴實實,偷襲則輕裝利刃,快馬加鞭,釋放出狂風掃落葉的勢能。

奠定大唐的班底,除秦瓊、尉遲恭和3500特戰騎兵,還有六匹馬

由於玄甲隊裝備之特殊,所以在大決戰中,經常會看到開掛場面:玄甲隊大兵已被射成刺蝟,仍能在戰場上肆意奔突,來回衝殺,簡直是天兵附體,實乃裝備所賜。

玄甲隊如此厲害,裝備到了天花板。但他們戰時並不硬打,而是被用作奇兵,當前鋒部隊把對方消耗差不多,氣焰壓下去了,眼瞅著敵兵只有出氣兒,沒有進氣兒,在這瞬間,善於捕捉戰機的李世民,就會祭出玄甲隊,而且他親自披掛玄甲,一馬當先,帶頭衝鋒,由此士氣大振,人人爭先,一擊便奠定勝局。

史載古代十大特種部隊,玄甲隊戰績相當輝煌,它滅隋朝驍果軍、滅西秦的隴右騎兵,滅宋金剛,滅劉武周,滅王世充,滅竇建德,滅劉黑闥,滅突厥,按這麼說玄甲隊其實是武力輸出很高的特戰部隊。

奠定大唐的班底,除秦瓊、尉遲恭和3500特戰騎兵,還有六匹馬

尤其當尉遲敬德、秦叔寶、程知節歸附李世民,猛將雲集,且擅使重槊,與隴右騎兵出身的翟長孫共4人,組成玄甲隊的武力班子。所以,當公元620年李世民東征王世充、竇建德,玄甲隊兵力不多,但武力輸出真的很嚇人,是名副其實的天下勁旅。

這裡插下重槊。毫不誇張地說,重槊是古代殺傷力強悍的冷兵器。它勢大力沉,長達兩米,稜刃超過60公分,用“殺人機器”來形容一點不過分。據說打造這樣一根神兵,要花費3年時間,光工藝就108道。換句話講,一把重槊包含108項專利,可以想象技術含量有多高。

奠定大唐的班底,除秦瓊、尉遲恭和3500特戰騎兵,還有六匹馬

李世民建立玄甲隊的目的,

主要是作戰,大唐剛建立,各方勢力虎視眈眈,誰能完成一統也沒個準兒,加之多年征戰,剛建立的唐朝,兵力也不多,所以需用少而精的強兵,以摧枯拉朽之勢,獲取理想的戰績。

這支千把人的玄甲隊,在正面戰場上,預期抵消30000~50000兵力,意思很明白,以一敵十,一旦玄甲隊出動,就是沖決戰完成致命剿殺來的。

李世民少年出道,16歲從軍,到公元621年東征王、竇,他不過虛歲24,已歷8年戰火錘鍊,加之天生的馬上武將,天賦高,善騎射,刀法犀利, 更厲害的是,他逐漸形成了屬於自己的戰法系統。

李世民的用兵之道與刺頭修理機秦叔寶

李世民常年征戰,追求每戰完勝,依靠的正是自成一體的作戰方法。

奠定大唐的班底,除秦瓊、尉遲恭和3500特戰騎兵,還有六匹馬

首先,抓住主要矛盾,集中優勢兵力,狂毆之。組建玄甲隊,正是該軍事思想的體現。

其次,出戰順序,每戰必以秦瓊為先鋒。因為秦瓊實在太強了,據《舊唐書·秦瓊傳》記載:

叔寶每從太宗征伐,敵中有驍將銳卒,炫耀人馬,出入來去者,太宗頗怒之,輒命叔寶往取。叔寶應命,躍馬負槍而進,必刺之萬眾之中,人馬辟易。

奠定大唐的班底,除秦瓊、尉遲恭和3500特戰騎兵,還有六匹馬

秦瓊之於李世民,說白了就是他的東方不敗,就是一把剔骨尖刀,一架專治各種不服的刺頭修理機。秦叔寶打頭陣,誰搗蛋打誰,誰不服打誰,直到打服為止。

比如,李世民陣前發話:兄嘚盤他。秦瓊已單槍躍馬敵陣,眾目睽睽下,“噗嗤”一聲,對陣敵將人仰馬翻,已刺在馬下。出馬即勝,手到擒來,這個不在話下。

但是,打頭炮的損傷也很大,難免遇見能打幾個回合的,於是長年累月便落下內傷,直接導致秦瓊功成名就,該享福了,卻壯年而逝。作為彪悍的驍將,秦瓊可位列古代武將武力輸出金字塔尖,但身體不好也是真的,用他的話說:

吾少長戎馬,所經二百餘陣,屢中重瘡。計吾前後出血亦數斛矣,安得不病乎?

奠定大唐的班底,除秦瓊、尉遲恭和3500特戰騎兵,還有六匹馬

秦瓊打完,敵陣的銳氣給搓下去了,便短兵相接,再打一陣兒,這一陣兒不以取勝為目的,純屬消耗對方,但逮著機會也不會手軟。因此,李世民派出的將兵,皆老奸巨猾,本身打仗多年,頗富經驗,其次帶計而行,聽號角鼓點而動,誘敵深入,或胡打一氣,還真不是胡打的。直看到對方灰頭土臉,面色煞白,上氣不接下氣,無心再戰,玄甲隊上場表演的時間到了。

話說這廂正打得瞌睡,突然一陣吶喊,斜刺裡衝出一對人們,全部黑盔玄甲,為首一員驍將正是李世民,親率玄甲隊衝出,並列四員黑囫圇吞的大將,尉遲敬德、程咬金、李勣、丘行恭、翟長孫……一頓飯功夫,頂多再加一顆煙,對手就垮了,四處逃散,無力再戰。

俘獲竇建德、逼王世充投降的虎牢關一役,正是足可列入教科書做案例的李世民兵法思想體現。

奠定大唐的班底,除秦瓊、尉遲恭和3500特戰騎兵,還有六匹馬

也就是說,馬上武將李世民在厲害,離不開他有玄甲隊,人少但那是真強,他靠著三五千兵馬,南征北戰,所向披靡,奠定大唐基業,不是吹的。

李世民實戰思想: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

其次,李世民膽略驚人,所謂藝高人膽大

,雖然在他使用重兵器如槍槊方面,史料沒有明確記載水平如何,但他的騎射、刀法的確不錯,尤其騎射,精準度蓋了帽了,甚至一點不比高水平武將差。

公元621年三月,李世民帶3500人的玄甲隊,與王世充、竇建德對陣虎牢關。三月二十六,李世民及500玄甲精兵,前出20裡偵查敵情,每走八里,就讓李勣、程咬金、秦叔寶分帶100多人設埋伏。

他與尉遲敬德僅帶4兵前行,邊走邊對尉遲說:

吾執弓矢,公執槊相隨,雖百萬眾若我何!

完了又道:

賊見我而還,上策也。

不知不覺來到竇建德的地界,遭遇巡邏騎兵,巡兵看這邊六位戎裝將士,難免先喊話:哪部分的?

奠定大唐的班底,除秦瓊、尉遲恭和3500特戰騎兵,還有六匹馬

李世民這邊聽到了,也不囉嗦,回喊:我是秦王李世民!說完搭弓放箭,敵頭目應聲落馬。

情況來得太突然,巡兵大驚失色,急忙吹號,呼喚救兵,很快竇建德的大隊騎兵向李世民追來。

這被李世民拿捏得死死的,加上胯下是寶馬,他讓4個隨從先跑,自己和尉遲敬德殿後慢走,等追兵進入射程,也不廢話,直接搭弓射箭,4箭斃4人,而尉遲敬德殺心漸起,已射倒十多人。

還沒交手,敵兵就掛了近20號,後面大隊也不敢猛追了。李世民便走走停停,來回引誘,逐漸將追兵帶入提前設好的埋伏圈,大夥一擁而上,砍瓜切菜,眨眼間又秒掉300多人,還抓住兩員大將。

奠定大唐的班底,除秦瓊、尉遲恭和3500特戰騎兵,還有六匹馬

有粉絲說,李世民的功夫與尉遲敬德不相上下。此言差矣!從上面的誘敵戰可見,在相同情況下,尉遲敬德的射殺效率是李世民3~4倍,可見單就功夫而言,二人不在一個檔次。

比較科學的說法,應該是:李世民武力輸出在歷代皇帝中屬佼佼者,而尉遲敬德武力輸出與秦叔寶不相上下。說李世民的功夫是皇帝中的老一,有點溢美,因為宋太祖趙匡胤同樣武將出身,擅使槍棍,自創長拳,若與尉遲敬德見面,說不定打個平手,那大機率可以吊打李世民吧。

所以,與手下戰將比,可大致判定,若不開輔助,比如無兵器無戰馬,唐太宗李世民的功夫,相當於二三流武將水平。

李世民為何厲害?秘密在哪裡?

前面提到李世民組建玄甲隊、騎射水平高,都是針對騎兵而言。說到騎兵,必然離不開另一件東西:戰馬。

奠定大唐的班底,除秦瓊、尉遲恭和3500特戰騎兵,還有六匹馬

沒戰馬就是步兵,談不上騎兵,所以戰馬對騎兵及戰法而言,權重要佔到50%。以此類推,李世民如不開掛,也就是二三流的武將,但是如此厲害,全賴馬上功夫。有了馬,他的單人實力,即武力輸出還能再提升一個檔次,也就是進入一二流武將水平。

李世民武力輸出好,功夫高,主要指箭術。

古代門閥世家子弟,對射箭要求高,但近身格鬥、搏擊,由於比較危險,世家子弟如李世民,基本不做強制要求,畢竟上陣廝殺不是鬧著玩兒。再者,做一名武力輸出型武將,還要輔以皮粗肉厚的身體條件。而射箭作為技術活兒,只要多練,射得精準,乃至出類拔萃,都比較好辦。

奠定大唐的班底,除秦瓊、尉遲恭和3500特戰騎兵,還有六匹馬

據史料記載,李世民的射箭水平,可以把城門的門栓射斷,在玄武門兵變中,他一箭就射殺了太子大哥李建成,當皇帝后,還有4箭射死4頭野豬的水平。他臂力較強,用的弓矢比普通大一號,箭也比別人長約10公分。

父親李淵射箭牛哄哄,曾受隋煬帝之命帶十幾兵丁剿匪,開打前先射一通,大約70多箭,但箭無虛發,土匪應聲而倒,一看不妙就散夥了。如此厲害的射箭水平,據說還拉不開李世民專用的弓箭。如果屬實,李世民的射箭水平就真的像他登基後跟大臣聊的,自己射箭第二,誰敢說老一。

奠定大唐的班底,除秦瓊、尉遲恭和3500特戰騎兵,還有六匹馬

不管如何,李世民“射箭專家”這頂帽子,算是坐實了。

就實戰而言,李世民精於箭術,胯下馬又好,在戰場上打不過就跑,邊跑邊射,出神入化,敵兵抓不到他也不敢追,一般武將還真拿他沒辦法。

李世民無論多厲害,歸根結底離不開坐騎:六匹突厥戰馬。

在古代,優等品種馬,稱為汗血寶馬,民間也叫千里馬。這種馬主要還不是跑得快,而是耐跑,跑得久,甚至跑一天一夜都沒問題。

在李世民歷次大戰中,不乏先突襲,然後縱馬夜奔,跑一夜到天亮,對手也基本消滅完了。

奠定大唐的班底,除秦瓊、尉遲恭和3500特戰騎兵,還有六匹馬

實際上,李世民略顯恐怖的武力輸出,正是結合馬戰實現的。如無戰馬,他的實戰技術體現不出來,如果特戰騎兵玄甲隊,他的兵法思想沒法貫徹,或許跟普通人也強不到哪去。

參加歷次大戰,供李世民駕馭的戰馬,歷史上有名有姓

,載入史冊的有六匹:白蹄烏、特勒驃、颯露紫、什伐赤、青騅、拳毛騧。不用說,都是一等一的好馬,就像關羽的赤兔、秦瓊的呼雷豹。

六匹馬一看名字,就不太尋常,研究認為這是突厥語發音。

突厥是生活在蒙古高原及中亞的一個遊牧民族,也是繼匈奴、鮮卑和柔然之後,活躍在我國北方及西北的一個族群,多產名馬,是該地區的歷史傳統。

奠定大唐的班底,除秦瓊、尉遲恭和3500特戰騎兵,還有六匹馬

唐太宗李世民生前感念六匹戰馬之功,在營建自己陵墓時,令工匠名家將它們做成石刻浮雕,還在上邊分別題詞。

六匹戰馬浮雕被安置皇陵,一邊三匹,史稱六駿。其中東邊三匹:依次特勒驃、青騅、什伐赤;西邊三匹:依次颯露紫、拳毛騧、白蹄烏。

就像業績好登上光榮榜,六駿之所以陪葬,跟它們生前參加戰鬥取得的功績分不開,按照先後時間,首先是白蹄烏。

公元618年秋冬,李世民西討隴右,騎白蹄烏與西秦霸王薛仁杲對決。當時他令前軍拖住敵兵,自己親帶少量精銳,從背後突入敵陣,敵軍大亂,潰散而逃,他一夜連追200多里,圍殲殘部,最後迫使投降,一戰肅清這支嚴重威脅唐朝關中樞紐安全的割據勢力,奠定了西北穩定的基礎。

奠定大唐的班底,除秦瓊、尉遲恭和3500特戰騎兵,還有六匹馬

石刻中的白蹄烏,呈賓士之狀,四蹄凌空,馬鬃迎風而倒,整匹馬可見肌肉飽滿,筋骨強健。太宗題贊:倚天長劍,追風駿足,聳轡平隴,回鞍定蜀。

其次是特勒驃。公元619年,李淵迫於山西故地被劉武周、宋金剛掠奪,威脅關中,派李世民帶精兵討伐,從當年十一月到次年二月,晉陝一帶天寒地凍,李世民趁河水結冰,渡過黃河,騎乘特勒驃與劉宋作戰,曾一天連打8場惡仗,一夜急追200多里,兩天滴水未進,三天未解鞍甲,直至全殲劉宋,收復山西。此役也令劉宋部將尉遲敬德率眾投降,玄甲隊實力大增。

奠定大唐的班底,除秦瓊、尉遲恭和3500特戰騎兵,還有六匹馬

石刻中特勒驃長腿小肚,體型健碩,實乃西域汗血寶馬。太宗皇帝題贊曰:應策騰空,承聲半漢,入險摧敵,乘危濟難。

接下來三匹颯露紫、什伐赤、青騅,是李世民東征王世充、竇建德,在為時10個月的戰鬥中所騎之馬。

接連消滅西秦、劉宋之後,李世民人馬壯大,信心大增。公元620年七月,李世民率軍赴洛陽收割王世充,到621年二月,先後數戰,消滅王世充軍兵1萬多人,再加上逃散的,使原先3萬兵力的王世充僅剩幾千殘兵。

對戰王世充,李世民凶多吉少,他多次帶少數騎兵深入敵後,其中一次過了頭,差點被活捉,幸虧胯下坐騎是颯露紫,戰馬身中數箭,部將丘行恭及時趕到,才化險為夷。

奠定大唐的班底,除秦瓊、尉遲恭和3500特戰騎兵,還有六匹馬

颯露紫是六駿石刻中,僅有的雕刻了人物的一幅,畫面展現丘行恭為颯露紫拔箭的場景,颯露紫中箭,身型後挫,低首偎依丘行恭,似因疼痛而戰慄。太宗題贊曰:紫燕超躍,骨騰神駿,氣讋三川,威凌八陣。

什伐赤、青騅是對陣竇建德時,李世民騎乘之馬。什伐赤紅如烈焰,石刻中凌空衝鋒,胸前4箭,背上一箭。太宗題贊:瀍澗未靜,斧鉞申威,朱汗騁足,青旌凱歸。

奠定大唐的班底,除秦瓊、尉遲恭和3500特戰騎兵,還有六匹馬

1907年昭陵現場的什伐赤

青騅青如蒼石,石刻中四蹄騰飛,馬鬃後倒,前面一箭,後面四箭,均迎面射來,可見飛奔陷陣時戰鬥之激烈。太宗贊曰:足輕電影,神發天機,策茲飛練,定我戎衣。

奠定大唐的班底,除秦瓊、尉遲恭和3500特戰騎兵,還有六匹馬

東征王世充、竇建德,歷時10月,公元621年六月,活捉二人後,李世民班師回朝,凱旋而歸。這一場大戰,李世民先後折損3匹戰馬,均為中箭而亡,足見此次東征不同以往,場面相當血腥慘烈。

最後一匹拳毛騧,為李世民討伐竇建德餘部劉黑闥時所乘。竇建德被斬,部將推擁劉黑闥攻城陷郡,先後打敗李勣,俘虜唐將薛萬徹、薛萬備,重新收復河北失地。

公元621年十二月,李世民率軍出征劉黑闥。拳毛騧是半年前李世民武牢關所獲,為屬下進獻,此時派上了用場。此戰歷時仨月,拳毛騧身中9箭,前胸6箭,背部3箭,當場戰死。太宗慨嘆不已,贊曰:月精按轡,天駟橫行,孤矢載戢,氛埃廓清。

奠定大唐的班底,除秦瓊、尉遲恭和3500特戰騎兵,還有六匹馬

六駿石刻中,除了白蹄烏、特勒驃沒有中箭,其他四匹戰馬都身中多箭,而拳毛騧中箭較其他更多。

唐太宗的六駿石刻價值何在?

公元636年,貞觀十年,唐太宗的皇后、35歲的長孫皇后因氣疾,壯年崩逝。

“氣疾”是一種內臟器官如肺、脾、肝、腎等病變導致的疾病,長孫皇后蠱患的具體哪一種,史料沒有明確記載,很可能是基因缺陷類的遺傳病,比如肺氣腫或嚴重肺心病等。

長孫氏幼年與李家結下婚約,13歲嫁給李世民,當時李世民16歲,二人相濡以沫22載,一路坎坷,風風雨雨,共同見證大唐奠基到李世民登基等重大事件。

奠定大唐的班底,除秦瓊、尉遲恭和3500特戰騎兵,還有六匹馬

在李世民與太子李建成的權力交鋒中,每一次李世民遭遇不公或誣陷,長孫氏都堅定支援丈夫,從未猶豫和退縮。而李世民也很尊重和關愛長孫氏,譽其為“嘉偶”“良佐”。

玄武門兵變時,長孫皇后不但主持內府,保障後勤,而且兵變之始,就出現在李世民身邊,從容勉勵將士,兵變成功後,又親自慰勞王府將士。

長孫皇后突然病逝,令李世民異常傷心,於是命工程世家出身的建築家、工藝美術家、工部尚書閻立德、閻立本二兄弟,規劃營建皇陵,作為自己和長孫皇后共同的寢陵。

六駿石刻,也就誕生於長孫皇后崩逝這一年,由閻立本摹畫六駿圖樣,閻立德找來有能耐的石匠,在寬2米、高1。7米、重約3噸的長方形石灰岩上,雕刻戰馬人物,完成浮雕石刻。完工後,置於皇陵北麓司馬門內。有詩為證:秦王鐵騎取天下,六駿功高畫亦優。

奠定大唐的班底,除秦瓊、尉遲恭和3500特戰騎兵,還有六匹馬

仿製的昭陵六駿浮雕石刻,一邊3個,兩廂豎立

奠定大唐的班底,除秦瓊、尉遲恭和3500特戰騎兵,還有六匹馬

浮雕石刻六駿,整體風格大氣磅礴,六匹寶馬撒蹄飛奔,或者健步而行,展現了昂揚向上的龍馬精神,此外雕工精湛,線條潤滑,形象飽滿,隨著時間的推移,更加證明屬於難得的藝術珍品。

此外,該皇陵佔地面積200平方公里,當時派將兵守衛,並有五品陵令親自管理。除皇帝前來祭祀,一般人不能隨便進出,陵內草木嚴禁被損壞。

公元677年,儀鳳二年,負責京城、皇宮巡邏的三品大將權善才,因誤伐陵內柏樹,唐高宗以“不殺不孝”為由,要將其下獄問斬,大理寺丞狄仁傑力諫其罪不當死,才改為流放嶺南。

有粉絲表示,古代各朝存世石刻不少,如漢墓石刻、宋陵石像生,後者至今仍在田野散放,

為何獨六駿如此貴重,價值如此之高,難道就因為它們在唐太宗墳頭上?

奠定大唐的班底,除秦瓊、尉遲恭和3500特戰騎兵,還有六匹馬

唐太宗昭陵

與文治武功的唐太宗攀上關係,的確是六駿珍貴的原因之一,而更重要的還有如下幾點

(1)六駿是太宗皇帝之物,不僅皇帝親自題贊,並由初唐四大書家之一的歐陽詢書寫,名家刻於原石上角,且每一馬一人,都有名有姓。兵馬俑或其他石刻也很多,但沒有像六駿這般有贊有名有姓的。

(2)六駿或跑或走,身上帶箭,受傷有人拔箭,刻畫可謂有血有肉,栩栩如生,不像很多墓葬中那些為擺設而擺設的石刻。

(3)六駿在整塊大石表面雕刻,屬於浮雕,而浮雕在石刻、雕塑眾多的古代石質遺物中,比較罕見,所謂物以稀為貴,直接拉高了它的價值。

(4)國內外對六駿的價值形成共識,即:來自公元7世紀的浮雕石刻,一直被歷史記載,持續被視為藝術領域的珍品,就這一點便是能賣上好價錢的關鍵所在。六駿非宗教石刻,而是純世俗藝術品,與西方大多數石刻類似,中國早期雕刻是宗教的天下,因此愈顯六駿之稀有,這些獨特性正是其稀世不朽價值之所在。

奠定大唐的班底,除秦瓊、尉遲恭和3500特戰騎兵,還有六匹馬

西安碑林博物館的昭陵六駿,四塊原石刻,兩塊複製

此外,唐太宗文治武功,堪稱古代皇帝楷模。除唐代格外重視其皇陵,後世歷朝歷代皇帝通常會來祭陵,同時放置祭陵碑,久而久之逐漸形成祭壇,如明太祖朱元璋、清康熙都立有祭陵碑,康熙甚至立碑多達10座。

乾隆帝祭拜該陵後,特命重修圍牆數十米,周圍增種松柏,並親撰“防護唐陵碑文”。因此,作為唐太宗陵墓陪葬之物,六駿相應在歷代都很受重視,保護得也很好。

金代洛陽畫家趙霖,還根據現場的六駿浮雕石刻,以細膩筆法創作“六駿圖”(收藏於故宮博物院),畫卷全長4米多,六段六馬,戰馬肌肉骨骼生動飽滿,逼真傳神,旁加題贊,完成了六駿在繪畫藝術上的再創造。

奠定大唐的班底,除秦瓊、尉遲恭和3500特戰騎兵,還有六匹馬

奠定大唐的班底,除秦瓊、尉遲恭和3500特戰騎兵,還有六匹馬

總之,駿以陵貴,駿以人貴,是有道理的。而且它們的價值,隨著歷史的蔓延,在保護良好的情況下,只會越來越高。

六駿被盜始末,幕後黑手洋販子?

歷時1300多年,持續拉高國寶文物六駿石刻的價值。

然而樹大招風,1300多年後的民國初年,一直被保護得好好的六駿,卻突遭不測。

1912年,西方文物販子打聽到六駿,癩蛤蟆想吃天鵝肉也很久了,於是秘密派出一個久居國內的洋人,到陝西西安附近的禮泉縣,打算找機會,把六駿偷走。

奠定大唐的班底,除秦瓊、尉遲恭和3500特戰騎兵,還有六匹馬

1907年的禮泉縣唐太宗昭陵六駿,風雨飄搖,殘破不堪

但是六駿是那麼容易就能被偷走的嗎?

首先,六駿六塊大石頭,很大很重,僅僅依靠人力將它們搬走,談何容易?

其次,要想弄走六駿,要先經過周邊的村子,據說村子是原來守陵人世代居住形成。即便當時這裡一片荒涼,失於管理,可村子和村民如同天然屏障,扼守必經之路。

但洋人是倒賣文物的販子,為倒賣文物,追求利益,什麼事幹不出來,他們可不管這麼多,有的是方法。再者,洋人自恃肚裡有洋墨水,西式的投機鑽營玩起來,比老大落後的村民高明許多。

洋人收買了幾個見錢眼開的,明目張膽地僱幾輛大車,在一個夜晚,摸進皇陵,找到價值獨特的兩幅:颯露紫和拳毛騧,打碎浮雕,裝車運走。

奠定大唐的班底,除秦瓊、尉遲恭和3500特戰騎兵,還有六匹馬

1907年昭陵現場拍攝的颯露紫

但載著沉重石刻的馬車,行走緩慢,遭到突然趕來的正義村民攔截,於是颯露紫和拳毛騧被洋人盜寶隊推下山崖。

如前所述,此兩幅石刻在六駿中是獨特的,颯露紫這幅,呈現李世民貼身武將丘行恭專注為戰馬拔箭的動人場景,只有這一幅可有人像。

而拳毛騧乃六駿中一匹醜馬,毛呈旋渦狀,速度卻如閃電流星,深得李世民喜愛,也是六駿中箭尤多的一匹。

奠定大唐的班底,除秦瓊、尉遲恭和3500特戰騎兵,還有六匹馬

拳毛騧

颯露紫和拳毛騧被推下山崖後,就像沒孃的孩子,命運多舛。當時在陝西,兩幅石刻先被陝督張雲山收藏,然後改朝換代,又被轉送陝西新督陸建章。

1914年,輾轉多時的二駿,早已破爛不堪,難以入目,它們也失去了被重點保護的高光,而成為軍閥頭子們藉以輸送利益的紐帶,爭來奪去,孤苦伶仃,恐怕再也不能與其他四駿共聚一處了。

可事情就是這麼巧,1915年,大帥的二公子袁克文,要修花園,正在蒐羅能填充花園的山石草木雕塑等奇貨。

奠定大唐的班底,除秦瓊、尉遲恭和3500特戰騎兵,還有六匹馬

民國四公子之一的袁克文

恰巧北京琉璃廠一古董店老闆,是袁克文的朋友,他知道二駿在陝督手裡,於是透過袁克文這一層關係,從袁家拿到手諭、封條,假借修花園之名,命陝督運颯露紫和拳毛騧赴京。

陸建章正愁沒機會,這一下水到渠成了,於是陝西地面上的國寶,離家出走了。如此再一倒二,二倒三,末了落在古董市場文物販子手裡。

接下來,是待價而沽,尋找下家,把貨給順溜出去。

六駿千年一劫:國寶文物倒賣大鱷浮出水面

此時,另一個更大的文物古董販子,正在浮出水面,他叫盧芹齋,領域馳名的一號人物,東西方通吃,旅居歐美,人脈豐富,渠道廣泛,遍佈全球。

奠定大唐的班底,除秦瓊、尉遲恭和3500特戰騎兵,還有六匹馬

盧芹齋早年命運不濟,幼年父親去世,被寄養於親戚家,少有享受家庭溫暖和雙親之愛。再大點,被送入大戶人家做少爺的侍從,巧得很,這位少爺日後成了元勳功臣,盧芹齋在這裡跟著少爺,順風順水,自然沒少沾光。

文物古董鑑定和買賣技巧,正是在張家打下的基礎。然後少爺帶他出國,負責家族古董生意,慢慢地積累了一桶金,翅膀硬了,可以出圈,就開了自己的古董店,然後升級成公司。

商人以獲利為天職,所謂在商言商,而民國初年,各路軍閥走馬換將,大批國寶文物,如字畫、青銅器、瓷器、古玉,及遭盜割的佛頭、壁畫、石刻等,在這個節骨眼上被倒賣國外。

盧芹齋專業水準可以,加上勢利眼,沒少走私國寶,美其名曰“文物出口”。他在西方有不少房產,並開設古董店。

奠定大唐的班底,除秦瓊、尉遲恭和3500特戰騎兵,還有六匹馬

也有觀點認為,盧芹齋功罪各半,罪是把太多文物倒到國外,而功恰是因將文物引流出去,而避免國內戰亂紛仍遭受損失,一定程度保護了文物。當然,他也做過一些慈善公益,捐錢捐物的確有的。

盧芹齋最後一批輸送文物,是解放前,高達17箱,但最後被截回。從此,他金盆洗手,定居國外,直到數年後病逝瑞士,他像那些被輸送國外的國寶文物一樣,沒回國安葬,也永遠無法落葉歸根了。

1916年前後,是颯露紫、拳毛騧流入盧芹齋手裡的時間。接下來它們的命運,很容易被想到,就是“遠洋去國”。

此時,美國賓大博物館建成,正收集文物,準備搞個亞洲展。該館派出多路代理員,瞄準古老文明的國域,大肆蒐集文物,尤以亞洲為甚。

奠定大唐的班底,除秦瓊、尉遲恭和3500特戰騎兵,還有六匹馬

賓大博物館中國廳

一個叫Bishop的代理員,主要負責亞洲區,他恰巧正在中國西北旅行,得知六駿中颯露紫、拳毛騧已經流入販子,於是給賓大博物館負責人飛書一封,告知二駿被盜後,已被販子收存,獲得兩幅寶貝的機會蠻大,請注意打探訊息,提前做好準備。

真是取巧不成書,攫獲二駿的盧芹齋,恰恰認識該負責人。二人聯絡見面,然後達成密謀,作為老朋友,由盧芹齋以二駿運赴美國借展為由,先將其送到賓大。

1918年,一次世界大戰接近尾聲,被分成小塊,分別編號裝箱的二駿,到達美國。接下來,就是按照序號重新拼好,然後展出。

盧芹齋混慣商場,他是多麼精明之人,表面上是二駿借展,實際上私下在緊鑼密鼓推進簽署買賣合同。

奠定大唐的班底,除秦瓊、尉遲恭和3500特戰騎兵,還有六匹馬

賓大博物館:昭陵六駿中的颯露紫、拳毛騧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博物館負責人將近古稀,貌似健忘,心裡卻一面明鏡,他很清楚,接下來需要儘快給盧老闆結賬。

一方面,美國其他博物館也在覬覦這對國寶石刻;另一方,既是國寶,要結清的款項可不少,盧芹齋獅子大開口,一把要了15萬美元。

100年前,15萬美元是啥概念?當時美國普通人年薪1000~2000美元,這相當於現在1000萬美元吧。

賓大博物館心儀二駿,可一時拿不出來這麼多錢,他們一方面湊了小兩萬美元,付給盧芹齋,先買了兩件青銅器,穩住再說;另一方面繼續找找看,有沒商人願為二駿兜底。

功夫不負有心人,博物館四處遊說,終於在兩年半之後,一個願意為二駿落戶美國賓大而慷慨解囊的大佬出面捐款了,一番談判還價,12。5萬美元成交。

從此,二駿以借展的形式,永遠留在了美國,博物館方面還為捐款大佬製作一面牌子,掛在二駿上。

奠定大唐的班底,除秦瓊、尉遲恭和3500特戰騎兵,還有六匹馬

據盧芹齋後來回憶,二駿的借展和買賣,始於大帥,那意思是經過批准,並不偷偷摸摸,也非違規違法,等同光明正大。

另外,六駿最初被法國販子背後使錢偷盜,但節外生枝,半路截回,流入地方軍閥家,再被送給大帥,一邊為了出手,另一邊恰恰想得到,最終還是被賣到了國外。

六駿後續:盼迴歸與重聚

改革開放之初,一個美國代表團來華訪問,其中有一位賓大教授,在西安考察期間,發現博物館對六駿的解說詞,是二駿被西方偷盜,這使他很驚訝也很生氣。

他根據賓大博物館現存的憑證和交易發票,對軍閥與西方販子勾結、倒賣二駿之事,提出異議,即不存在偷盜,也就沒有後續所謂追償之事了。但結果自然是不歡而散。

奠定大唐的班底,除秦瓊、尉遲恭和3500特戰騎兵,還有六匹馬

1907年,唐太宗昭陵現場的拳毛騧

即便如此,我們都無法相信,作為一筆重量級國寶文物倒賣,在利益驅動下,其中會沒有骯髒的勾當和套路,何況買賣雙方還都是亂世中的商人呢!

1915年,特立獨出的颯露紫和拳毛騧,被盜走之後,販子們嚐到甜頭,覺得有利可圖,這事兒也忒好辦了,弄幾匹騾子套三四輛大車,就能把東西拉走。

1917年初,又是同一撥人,不過洋人沒有來,而是打點了陝督陳樹藩,陳又指派其父出面,賄賂縣上管事的。最終,陝督使人背後指點,縣裡紳士老先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組織官府十幾號人,趕著硬軲轆車,吱扭吱扭,拉走了剩餘四副戰馬石刻。

奠定大唐的班底,除秦瓊、尉遲恭和3500特戰騎兵,還有六匹馬

1907年,昭陵現場的青騅

這幫人沒用村裡人,村人在一旁觀望,怯生生不敢近前,那還會過問。大家後來才知道,這事跟陝督和洋人有關。

就這樣,四副石刻拉到咸陽,裝船運到潼關,打算到洛陽再運上海,結果被陝西地面上的人發現,再想運出地界,可就難了。在各界輿論高壓下,幕後指使陳樹藩不得不將四副石刻拉到陝西圖書館暫存。

這麼倒來挪去,石刻早已爛得不像樣子。抗戰時期,為防剩餘四駿再遭不測,它們被埋入地下,期間又被挖出,進行脫模複製和重新修復。

國保文物六駿的得失榮辱,牽動各方人士的心,除了鄉民不願它們流失,仁人志士、專業人員也以拳拳之心,盼望六駿圓滿再聚。

奠定大唐的班底,除秦瓊、尉遲恭和3500特戰騎兵,還有六匹馬

1907年昭陵的特勒驃

1918年,陝西老鄉、民國四大書家之一、教育家于右任先生返歸故里,看到六駿失散無見的狀況,慨嘆不已,寫下“六駿失群圖尚在,追懷名跡感無窮”。此後五十多年人生歲月,於老先生無時不刻為六駿重聚奔走呼號,然而努力種種,天不遂人願,六駿仍然隔洋相望。

呼喚漂洋過海的二駿回家,就像母親召喚遊子還鄉,牽絆和聲音從不會斷。改革開放後到現在,40多年時間,遠在美國博物館的二駿,經置換、借展、修復等多次方法,努力使其迴歸,但終因種種不暢,沒能踏上祖國的土地。

奠定大唐的班底,除秦瓊、尉遲恭和3500特戰騎兵,還有六匹馬

1907年昭陵現場的白蹄烏

遠在異國的二駿,東西兩隔,離去100多年,或許未曾再流離,但那裡不是生身地,其石材來自陝西富平,二駿是隴西李氏唐太宗的愛馬,早已佇立故土1300多年,離開祖國100多年,還有四駿苦苦等待,盼早日迴歸團圓。而我們,也一直在等待,直到迎接你們最終平安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