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論語百零一 才與命

參論語百零一 才與命

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

束脩是一束臘肉。當時都是官學,要收學費的,孔子的是民間辦學第一人,所以這裡說自行帶一點薄禮來上敬求學的,我從來沒有不給予教誨的。後來束脩也有解釋為束身修言行的,就是隻要自己束身修行求向上的,我就都教。總之就是孔子有教無類,有心求學就都教,時代背景不同而束脩的解釋不同而已。

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憤是激憤,有一口氣的狀態,比如讀書有個問沒搞通,就一定要把它搞通那樣子。悱是想說又好像說不明白,像若有所悟而有口難言的狀態。孔子說沒有那種激憤的狀態就不啟發他;不是有口難以表達也不開導他。一個四方的物體講了一個角,其他三個角還不能自反自證,那也就沒必要重複講了。

孔子要是現在到學校裡接受KPI考核早該下崗了。上章講其來學即教,這裡又講其不隨意教,教學的道理的就在其中。學問最終還是自己修養出來,像一顆種子最後長成什麼樣,陽光雨露、土壤空氣等等因緣太多,老師不管是陽光還是雨露,都不是一定能讓學生怎麼樣。所以孟子說“人之患,在好為人師”,當年馬一浮因為不同意北大“反對尊孔,廢除六經”的理念,以“古聞來學,未聞往教”的電報回覆蔡元培的任教邀請。傳統書院多數時候也是老師學生各讀各的書,老師有所得想講,或學生有問題才講。現在的教師大概夠偏於能講。

子食於有喪者之側,未嘗飽也。子於是日哭,則不歌。

孔子參加喪禮的時候,從來沒有吃飽過。如果當日弔喪哭了,就不會再唱歌。

為什麼突然插進這麼一句?不憤不啟,問題就來了。《述而》篇到這裡可以看出都是講為學,而學問最大的問題就是生與死,所以這裡以喪禮告一段落,以上都是學問的內養。特別這句更說明孔子的修養,吃飽不吃飽是自己的事,孔子這就是能得人之同情同心。下面則是外用。

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夫!

孔子跟顏回說,用得到我,就將此道行於世,為國家為天下做事。如果用不到我,就自己藏起來退隱,只我和你能做到這樣了。

要講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歷史上最典型的例子可以說是郭子儀了。安史之亂之後,安定唐社稷郭子儀就是重要一人了。因為皇帝這時也特別怕這些武將學安祿山史思明割據一方,所以一旦打仗告一段落,就將郭子儀召回京,實際就是解除他的兵權。但他從來沒有二話也沒有留戀,部將怎麼挽留也沒用,只要皇帝說回京就回京。然後下次有軍情皇帝又派他出戰,他連部隊都沒有,一路往前線走一路收拾被敵軍打敗的殘餘部隊,重新開赴前線。打完讓他回京他又回京。

安史之亂唐朝跟回紇借過兵,所以回紇後來經常來騷擾,那次郭子儀一路只收集到兩千人的殘餘部隊,沒法打,只好隻身往敵營談當年盟約的感情,他兒子跟部將都說戎狄不可信,他說真要打不是大家一起死嗎。所以回紇看到了說,原來郭令公還活著啊,是卜固懷恩騙我們說天可汗跟郭令公都作古了,我們才來的。可見郭子儀當時的威望。

不留戀兵權是不留戀兵權,始終功勳太大,不斷加官進爵總有人妒忌的。有一次家裡來報告說祖墳被人挖了,這對古人可是天大的事,大家都說是太監魚朝恩乾的,朝廷說查不到兇手,他也沒說什麼。等到皇帝叫他回朝,他見到皇帝也沒提,倒是皇帝不好意思了,說起他祖墳被挖的事,其實皇帝就知道怎麼回事嘛。他說沒辦法,我們在外打戰,不知道挖了多少人家的祖墳,這是報應。所以有一次魚朝恩想和他搞好關係邀請他遊玩,大家都說魚朝恩要刺殺他,不要去或者帶一隊敢死隊去,結果他就帶了四個老弱病殘的隨從,四個人神色很緊張,魚朝恩就問怎麼回事,他把傳聞如實相告,說我是朝廷重臣,如果你敢殺我那肯定皇帝也知道,那我就受死,不然你也不會殺我。魚朝恩感動的說要不是遇到你這樣的長者仁翁就說不清了。

郭子儀八子七婿,子孫多的認不過來。兒子郭暖取的公主,有天小夫妻吵架,說要不是我老爹,你們李家還想當皇帝。公主氣的回宮告狀,代宗說他說的真話啊,一會郭子儀把兒子綁過來了,請皇上處置。皇上說年輕人過家家你管他們呢,“不聾不啞,不作家翁”啊。皇上都得會裝聾作啞啊,郭子儀還是把兒子揍了一頓。史書評價他說“權傾天下而朝不忌,功蓋一代而主不疑,侈窮人慾而君子不罪”。也可謂自古一人了。

子路曰:子行三軍,則誰與?子曰: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

子路聽到老師誇顏回就不服氣了,問孔子說那如果帶三軍打仗,你帶誰啊?子路對自己的軍事才能還是有信心的,加上顏回年紀輕輕就死的,估計平時看起來身體也不怎麼樣,孔子有說他用之則行,所以子路故意問個行軍的問題,結果孔子說徒手搏虎,徒身涉河,死了還不追悔的人,我是不和他一起的。一定是面對事情謹慎,怕搞砸了壞了事,善於謀劃而能成事的人,我才和他共事。這是故意笑子路了,其實就是教育,一個三軍之帥應該怎麼樣。

這則和上則一般都是放在一起的,這裡面實就涉及才與命的問題,有人說“自古才命兩相妨”,孔子可不是這意思。還是在於盡人事,聽天命。有才能不能用是命的問題,所以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帶兵打仗也沒有就說不會輸的,但不知為不知,做好能知的,臨事而懼,好謀而成就是。所以下則等於是個結論。

子曰: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孔子說富貴如果可以求得來,就是當執鞭的車伕,我也願意做。如果求不來的,那還是從我所好,走我自己的路。“執鞭”當時是一個很低階的職位,孔子用在這裡既是幽默也是述志,等於說拍馬屁我也幹,又可以理解為駕馭前進的方向。

《顏淵》篇子夏說過“死生有命,富貴在天”,這裡是孔子自己說富可不可求的問題,天命的問題好像孔子不怎麼談,但論語涉及的很多。中國人又說大富由命小富由勤,大到什麼程度才算大富,確實沒有標準,天說了算,人只能勤勞,即是做好自己知道的,所以孔子並不是說不努力,而是要知天命。

求是去鑽營,甚至採取不道德手段,但富不富貴始終不是求之必得,就說西方傳統在爭,古希臘古羅馬就是爭富爭強,結果呢,希臘羅馬今何在?後來大航海興起也一樣,西葡荷英等,今又何在?他們不都是盡力求過嗎,最後真有得到嗎?孔子則所求在道。道才是可常可久的,就算天地重來,人還是要走這道。所以也可以說上面說用舍行藏是在說命,身懷道行不行在命;這裡說命富不富實是在說道,修道是我做主的,從我所好,不由命。參合起來實極不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