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說的女子無才便是德,那麼這句話到底表達的是什麼意思?

“女子無才便是德”這句話出現於明末,是一句名諺俗語,這個考證結論為大多數學者所共認。

據目前所見的文獻記載,這句話在晚明時期兩位文人的著作中均有出現,一位陳繼儒的小品集《安得長者言》:“男子有德便是才,女子無才便是德”;另一個出處是在馮夢龍《智囊》:“語有之:‘男子有德便是才,婦人無才便是德’。其然,豈能然乎?……無才而可以為德,則天下至懵婦人毋乃皆德類也乎?”

古人說的女子無才便是德,那麼這句話到底表達的是什麼意思?

馮夢龍《智囊》中的口吻明顯是引述他人之語,且馮本人顯然也是反對這種說法的,女子無才便是德,豈不是說天下所有傻女人都有德了?

既然不是馮夢龍說的,那麼這句話的始作俑者應該就是比其早一些的陳繼儒。而陳繼儒的小品集《安得長者言》,據他本人說,是收錄的一些年長的四方名賢,或者窮儒老宿的名句,覺得有幾分道理就寫到書中,用來對後代子女教育的。

而這“女子無才便是德”這一句,他作了如下註解:“女子同文識字,而能明大義者,固為賢德,然不可多得;其他便喜看曲本小說,挑動邪心,甚至舞文弄法,做出醜事,反不如不識字,守拙安分之為愈也。”

“女子無才便是德”的真正含義不在“反才”,而在於“正德”。這句話本來就是從一個完整的句子中截取出來的,原句本來是“男子有德便是才,女子無才便是德。”這句話所產生的明末社會商品經濟正日益發展,反理學思潮潛滋暗長,各種反理學,反禮教的觀點紛紛出世,批判理學道統對人性的扼殺,肯定人性中的自然情慾的天然合理。

古人說的女子無才便是德,那麼這句話到底表達的是什麼意思?

在此背景之下,男女自然的情感才思獲得一種縱慾式的發展,嚴重威脅著儒家禮教的道德精修。“男子有德便是才,女子無才便是德”正是旨在對這種男女逞才適情、上風柏樹的時弊進行校正的儒者之論。與其說它是對“女才”的一種禁制,不如說它是衛道儒者面對頹俗的無奈嗟嘆。也可以說是對儒家道德價值淪喪的憤怒吶喊,所發論之重點,首要不在“反才”,而是“正德”,包括“女德”,當然也包括“男德”。

這種挑戰儒家“德本位”的事情,在歷史上其實屢次發生。比如,漢代婦女干政引發禮教對女德的強調、魏晉隋唐時期儒道鬆弛招致宋明理學的彈壓一樣,晚明淫風猖行激起衛道儒者“反才”、“”正德”之論,都是這種儒家一貫作風的表現。而後句相比前句更多博得時人關注,主要是因為儒家禮教一貫賦予女性相比男性更多的性別道德責任,對女性的道德苛責和訓誡更能符合男權社會性別倫理話語邏輯的一貫口吻。

當然這句話裡面也有“反才”的成分,那麼為什麼儒家衛道士們要“反才”呢?主要還是因為明末理學鬆動,發達的商品經濟背景下,文才充當了淫風的幫兇,就跟我們今天的娛樂圈一樣。明末青樓文化大肆猖行,善詩詞歌賦的妓女日益增多,時人多仍未女子有才則“淫詞麗語”,壞了德性;才子佳人小說中對女子才情的尊崇甚至高揚,使得現實中才女不循禮法、才子風流多情的故事頻頻發生,才子與才女式的結合往往被傳為風流佳話,給人造成印象,不論男女過度痴迷於文才書法性情多會邪淫不貞、滅理亂倫。正是在“才”妨了“德”、損了“德”的情況之下,為了“正德”,才提出要“反才”的。

古人說的女子無才便是德,那麼這句話到底表達的是什麼意思?

而這句話之所以在明末社會廣為傳播,並不是因為它是什麼顛破不滅的真理,有大批的支持者,而是因為它在情慾橫流,儒道廢弛,禮教權威本身有待重建的明末社會,無論從反禮教還是從支援禮教的立場出發,都對這句話頗有非議,成為了一時間的熱門話題,這才以至於無人不知不為人曉的。到了清代,禮教社會在強權之下得以重建,這種本身並不是很主流的論點遂取得了壓倒性的輿論優勢。由此,才逐漸成為我們今天理解的那個意思,女子有才就不德,這種重“反才”而完全忽視“正德”的性別歧視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