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腹》:一部描述武士道精神實質的電影,武士道沒有想象中美好

“我今天的命運可能是其它人明天的命運。”——津雲半次郎

武士題材電影是日本電影史上不可獲缺的一部分,而《切腹》正是一部典型的日本武士題材電影,該影片獲得第16屆戛納電影節評審團特別獎,它的導演是與黑澤明、木下惠介、市川尾並稱為“日本影壇四騎士”之一,且被評為“世界十大導演”的小林正樹,上映於1962年,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雖然它是一部小眾鮮為人知的電影,但在豆瓣和IMDB的評分甚至超過了黑澤名的名篇《七武士》。

《切腹》的劇情並不複雜,故事發生在1630年,也就是德川幕府的寬永七年(中國當時是明崇禎三年),日本社會相對進入和平時期,戰亂時期依附於各大家族的武士階層逐漸沒落,很多武士成為了浪人,生活異常困苦。

武士浪人津雲半次郎,女兒與外孫身染重疾無錢醫治,女婿千千巖求女不得已到當時的大名井伊家假裝請求切腹博名,以期求得一官半職,至少討些錢財救急。不想當權者不問緣由,百般刁難,硬逼得女婿用竹刀切腹自殺,下場悽慘。

外孫、女兒也隨之離世,老人內心充滿了悲涼與絕望,在打敗了逼迫女婿切腹的三個當權武士後,他以切腹為名來到井伊家,當面抨擊井伊家的冷酷,揭露所謂“武士道”的虛偽。井伊家的人惱羞成怒,仗著人多勢眾欲殺人滅口,半次郎寡不敵眾,死在了當時最為武士不恥的火槍之下,隨後井伊家在書上記錄下了謊言,掩蓋了事實的真相。

電影中,小林正樹用插敘與回敘的手法,把井伊家和津雲半次郎各自講述相同人物的故事,從不同的角度串在一起,形成了整部電影的脈落。雖然是一部拍攝於上世紀60年代的黑白片,但我感覺在任何時期去看它,都不會覺得過時。小林正樹並沒有去盲目宣揚武士道精神,反而在片中描述了一種虛偽的武士道精神,讓人不禁產生沉思,什麼是道?生存與道面臨矛盾時又該如何選擇?

《切腹》:一部描述武士道精神實質的電影,武士道沒有想象中美好

01 黑白的畫面,卻用反轉再反轉的劇情從頭到尾緊牽著觀眾的心

《切腹》是形式極其精巧的“反轉電影”:在大反轉之後,它又層層推進,將所有情節的朝向一一調轉過來。絕妙的是,這種反轉不是靠“閃回”之類的拙劣方式,而是靠徹底地操縱了觀眾的觀影心理而完成的,從而達到從電影一開始就不停的吸引著觀眾的注意力,從開始專注看到結束。

剛開始在井伊家家老的講述中,千千巖求女是一個想借切腹為名來他們家裡騙取錢財的騙子,理由有兩點:

千千巖求女來請求借地切腹,帶的卻是一把竹刀,身為一名武士,刀就像自己的生命一樣,而千千巖求女卻連自己的刀都沒有,丟了一名武士的尊嚴,而且用竹刀來請求切腹,明顯是個騙子。

在井伊家家老同意千千巖求女的切腹請求後,千千巖求女居然還向他們申請1-2天的時間再來切腹,明顯是心不誠,更是坐實了他想騙錢的動機。

求女沒有嚴格完成切腹儀式,而是用咬舌自盡結束生命的,褻瀆了武士道精神。

觀眾看到這裡是站在井伊家這一邊的,也覺得千千巖求女就是一個小人,畢竟在電影一開始的背景交代中,當時落迫的武士們,經常用去各大世家求切腹來騙取錢財的人比比皆是。

《切腹》:一部描述武士道精神實質的電影,武士道沒有想象中美好

反轉一:

在井伊家給津雲半次郎講完故事後,半次郎開始給井伊家的人講述了他的故事。在他的故事中,千千巖求女是為了救重病的妻兒無奈之下才這樣,而此時半次郎也才知道求女是為了妻兒,把武士視作生命的武士刀也賣了。而求女要申請1-2天后才回來切腹是為了給家中的妻兒做最後的交待。半次郎質問井伊家為啥不多問一句求女為何帶竹刀,為何不能給求女多點時間?

看到這裡,觀眾轉到了對半次郎和求女的同情,其中用倒敘的方式展現了半次郎對孫子的喜愛,一家人的和睦,求女的努力。兩相對比之下,更反襯了井伊家的無理與無情。

反轉一里的小反轉:

半次郎根據傳統,可以自己指定切腹的介錯人(監督並且最後幫助切腹者解脫切腹痛苦的人),而他指定的三個介錯人,全部生病在家。經查實,原來這三個武士全是求女的介錯人,在求女痛苦無比時,也不願意出手解脫求女,而是逼他用竹刀完成完整的切腹儀式(在肚子上切出完整的十字),最後痛苦無比的求女只能咬自盡。

為此,半次郎分別去挑戰了這三個介錯人,並且戰勝他們,切下了他們的髮髻。對於日本武士而言,切下發髻是件無比羞恥的事情,足以讓自己切腹以示維護武士道精神了。

反轉二:

在半次郎闡述真相後,井伊家意識到自己逼錯人了,此事就這樣過去了,結果這個反轉也迎來了電影的高潮部分。為了維護在我來看壓根不存在的臉面和井伊家所謂的武士道精神,井伊家選擇殺了半次郎滅口,掩蓋事實的真相。半次郎死了,井伊家改寫了歷史,影片進入尾聲。

到此觀眾才從劇中走了出來,這一系列的反轉,緊緊吸引著觀眾的注意力,這也是一個大導演能力的體現,好的電影就是需要從頭到尾抓住觀眾的心,《切腹》在我來看,是一部非常值得借鑑的電影,無論是情節構建還是畫面的構思、靜景光影明亮的運用都表現出了電影的張力。

《切腹》:一部描述武士道精神實質的電影,武士道沒有想象中美好

02 電影用三個不同角色代表來詮釋不同的武士道精神

武士道,是日本封建社會中武士階層精神支柱。起源於日本鎌倉幕府,後經江戶時代吸收儒家和佛家的思想而形成。武士道精神最典型的行為是切腹。倡導一些美德如: 名, 忠,勇, 義,禮,誠,克,仁等。

電影中,井伊家、津雲半次郎、千千巖求女都是武士道精神的信奉者。但小林正樹卻在他們三個身上塑造了完全不一樣的三種武士道精神。

1、津雲半次郎:武士道的忠誠者與踐行者

津雲半次郎是傳統武士道精神的嚴格遵守者,在前家主沒落切腹後,他卻獨自撫養了家主的女兒,並且為了她的幸福,拒絕了大戶人家納家主女兒為妾的要求,雖然接受能改變他貧困潦倒的生活現狀,這是謂“忠、義、仁”。

在女兒全家死後,他為了復仇去挑戰了女婿切腹的三位介錯人,並且勝利了,是謂“勇”。

但在勝利的,他並沒有殺死三人為女婿復仇,而僅是割下了代表他們名義的髮髻,是謂“仁”。

津雲半次郎無論多麼貧困都未曾想過要賣掉自己的武士刀,因為這是他心目中武士的象徵,可謂是刀在人在,刀亡人亡,所以他是一名真正傳統意義上武士道的忠誠者與踐行者。

2、千千巖求女:武士道的變通者

求女,他雖然是一個武士,但因生活所迫,選擇賣掉了武士刀,換以家人的生存。為了獲得給孩子治病的救命錢,僥倖以假切腹,實為換掉錢財的心理讓他最終失掉了性命。

雖然表面上看,求女的做法違背了武士道的精神,明明是想要錢,卻說是要切腹;甚至賣掉武士應該視為生命的武士刀,但他卻是為了維繫家人的生命,誰又能因此去指責他呢?難道遵從道義就一定要無視至愛生命的消失嗎?

他的行為又何嘗不是另一種道,只不過他變通了一下而已,他的變通讓我覺得他更像一名真正的武士,因為他懂得去守護自己珍愛的東西。

3、井伊家:武士道的背叛者

井伊家,武士的頂層階級,家裡供奉著先祖的鎧甲用以彰顯自己家庭對武士道精神的無比虔誠的信奉。然而正是在這種表面虔誠下,他們卻做著違背“仁”、“禮”、“義”、“勇”等一系列的事情,只想到的是維護自己的切身利益。

對求女切腹不問緣由就把他定義為“騙子”,在需要1-2天時間時候,也不問明情況,逼人當場切腹,如果說到這一步還算情有可原,因為畢竟是求女自己提出來井伊家切腹的。

但是當在知道真相後,他們想到的不是悔過和補救,而是用殺戮來掩蓋真相,以便維護自己高高在上,不容有失的武士道精英代表形象,甚至不惜撰改事實的真相以保全自己的名聲。

而三位高高在上的介錯人,在自己戰敗後,髮髻被剝,按照武士道的精神,他們應該切腹自盡的,但卻自己稱病躲在了家裡,試圖想等頭髮長出來後再出來,這種虛偽與雙標也是對武士道的一種背叛。

在我來看,小林正樹並沒有故意用黑化武士道的手法來批判武士道精神,而用三個性格鮮明、代表不同的武士道精神具體表現的人物(家族),來向大家展現武士道精神在不同人身上有著完全不同的表現,引發觀眾的自發性思考,什麼才是真正的武士道精神,在社會新變革下,武士道精神是否還值得繼續倡導。

《切腹》:一部描述武士道精神實質的電影,武士道沒有想象中美好

03 唯美場景與批判基調的鮮明對比

這是一部黑白片,相比現代電影中的高階特效,色彩顯得單調,但小林正樹卻在拍攝技法上用靜景光影的豐富變化、精細的畫面中運動安排、變化的布光等手法,在以房屋為主體的狹小空間拍出了故事的多樣性。尤其是津雲半次郎和介錯人沢潟彥九郎的決鬥戰景時的旁邊的竹林、決鬥的草地,雖然沒有顏色,卻用風動的表述方式,讓人看出了一種唯美的感覺。

1、整潔的院落卻掩蓋著血腥與虛偽

井伊家層層疊疊房屋,故事主場景的院落看上去都那麼地整齊、對稱、乾淨,讓人不由感覺到一絲莊嚴,象徵了武士道精神的莊重與令人向住,讓人感覺到一種美。

然後在電影結尾時,津雲半次郎與井伊家各武士的格鬥和最終的死亡,讓院子到處充滿了血跡。當滿地血跡被傭人打掃乾淨,連代表武士尊嚴的髮髻都被人當垃圾一樣扔了,一切又迴歸原狀。

但這時,再看向院子,不再是一開始時候的莊嚴與肅穆了,而是一種被謊言、懦弱、自私、雙標,甚至是噁心的感覺所取代,這種的對比就是一種對虛偽武士道精神的鮮明批判。

《切腹》:一部描述武士道精神實質的電影,武士道沒有想象中美好

2、武士道精神寄託的莊嚴盔甲卻同時也代表著早已腐朽的武士道精神

電影一開始就出現了井伊家祖上穿過的盔甲,這身盔甲是武士道盛行時候的遺物,也是他們家裡武士道精神的一種實物化身,這身盔甲雖然有點破舊,但卻代表著一種崇高精神象徵、尊嚴及讓後世謹遵武士道精神的含義。

然而到了電影的結尾,當津雲半次郎抱著這身盔甲摔向地面,並且用這身盔甲上的武士刀切腹自盡的時候。這個武士道精神的化身上面沾滿了鮮血,小林正樹也用這種方式暗示了武士道精神已經不再崇高,反而沾滿了殺戮和鮮血,也代表著武士道精神即將落幕。

更為諷刺的是,在半次郎切腹自盡後,井伊家逼迫裝病的三個求女切腹的介錯人切腹,並且把所有和津雲半次郎博鬥中死亡的人全部記為病死,寫入書中,用謊言來粉飾太平,維護武士道的尊嚴,熟不知正是這些自詡為武士道傳人的後人們的所做所為,真正讓武士道蒙羞並沒落的。

《切腹》:一部描述武士道精神實質的電影,武士道沒有想象中美好

3、津雲半次郎與沢潟彥九郎決鬥,風景唯美,但卻代表著半次郎內心對上層人物的武士道精神的否定

他們兩個的決鬥經過一片肅穆的墓碑、搖曳的竹林、狂風大作高山上成片的草地、陰雲密佈的天空,在黑白色調下有種灰暗的驚歎唯美,隱示了半次郎的內心世界是灰暗的。

在這樣的場景裡,半次郎堅毅的眼神、不顧一切、賭上生命的決鬥已經預告了他的必勝。決鬥中他的眼神和行動也凸顯了他內心的轉變,從對武士道精神的盲目崇拜,到對高高在上高階階層大人物們武士道精神的質疑。

正因為這樣的轉變,才有讓他有了去質問井伊家為什麼不給求女一個解釋的機會的決心,才有敢和這種高高在上的高門世家一決生死的勇氣,只為為求女討回一個公道,一個井伊家願意承認錯誤的公道。

整部電影不管是整齊的院落、莊嚴的盔甲還是決鬥的美麗風景,小林正樹都在全片用這種表面的美與內心的惡形成了鮮明對比,以此來批判武士道精神的虛偽。

《切腹》:一部描述武士道精神實質的電影,武士道沒有想象中美好

04 “道”本身是沒錯的,錯的卻是運用它的人們

1、堅守心中的道

這世界有時候“道”本身是沒有錯的,因為“道”本身都在呼籲人們積極向上、做個善良正直的人,就像武士道精神本意一樣,雖然在我來看武士道精神中的切腹有點過於殘忍。

然而在世間因為還有權利慾望的支配,為了私慾,往往有意無意地曲解了“道”原本的含義,把它變成謀私利的工具。

行走在世間的我們也許更應該學會維護自己心中那個正義的“道”,也許我們很渺小,但熒熒之光也可以匯成一道彩虹。

2、學會未知全貌,不予置評

在劇中,拋開武士道精神的批判主題,求女的死直接原因主要是在井伊家人眼裡,所有來切腹的都是騙子與小人,根本不值得同情,所以一開始也這樣認定了求女騙子的身份,不容辯解。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不也經常會遇到這樣的事情,在未知事情真相之前就開始根據自己所見及“以往經驗”發表評論。重慶公交車女司機案,大家一看到公交車撞上的車是一名女司機在駕駛,因為是“女”司機,就認定她就是肇事者,網上開始漫罵、人肉,給這位女司機造成了多大的傷害,而後面事實證明女司機是正確行駛,反而是受害者,大家才住口,但是曾經造成的心理傷害卻無法彌補。

作為成年人,我們要懂得學會收斂胡適先生所說的“正義的火氣”,因為有時候這個火氣可能會是錯誤的。

《切腹》:一部描述武士道精神實質的電影,武士道沒有想象中美好

總結:

《切腹》我覺得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電影,小林正樹導演用自己獨特的拍攝手法與故事構思技巧對武士道精神進行了批判,小林正樹作為反思戰爭的左派電影人,這部作品也是對日本某些鼓吹虛偽武士道精神的人莫大諷刺。

希望我們每一位人都能堅守心中正義的道,不扭曲,正直而坦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