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為什麼對''髯''這麼受用?聊一聊三國時期對鬍鬚的珍視

關羽有個比較為人所熟悉的綽號,就是‘’美髯公‘’。這個綽號的來源大概是來源《三國志·蜀書·關羽傳》中記載的諸葛亮給關羽的一封信:關羽給諸葛亮寫信,問馬超這個人怎麼樣。諸葛亮知道關羽心高氣傲,回答:‘’猶未及髯之絕倫逸群也。‘’其中這個‘’髯‘’指的就是關羽了。因為關羽的須、髯特別漂亮。

關羽得到書信後非常高興,還拿出來給別人展示。關羽高興的原因當然是諸葛亮拿馬超捧關羽,但是諸葛亮用‘’髯‘’稱呼關羽,也是撓到了關羽的癢處。關羽為什麼對‘’髯‘’這麼受用呢?下面小編就來聊一聊三國時期對鬍鬚的珍視。

關羽為什麼對''髯''這麼受用?聊一聊三國時期對鬍鬚的珍視

《三國志》中對鬍鬚的記載

關於漢末三國時期有很多史料可以參考,小編僅依照《三國志》中對鬍鬚的記載,相信可以對三國時期對鬍子的態度有一個比較準確的瞭解。小編對《三國志》進行檢索,發現被形容‘’美鬚眉‘’、‘’美鬚髯‘’或者長鬚、多須的人物有管寧、崔琰、程昱、張裕、太史慈、關羽;鬍鬚奇特的人物有曹彰以及孫權。這八個人物都有關於鬍鬚的強調性質的記載,可以看到當時對鬍鬚的重視程度。

關羽為什麼對''髯''這麼受用?聊一聊三國時期對鬍鬚的珍視

我們再看這些人物,管寧、崔琰、張裕是比較純粹的名士身份,管寧是《三國志》中著重記載的名士,有很高的個人魅力。錢穆先生評價‘’有一諸葛,已可使三國照耀後世,一如兩漢‘’,而管寧作為士人的身份,還要在諸葛亮之上;崔琰也是一個名士,而且按漢末三國時期的審美來看,長得非常漂亮。《世說新語·容止》一篇第一則記就是崔琰的故事:曹操見匈奴使者,擔心自己形象不夠漂亮,讓崔琰代替;張裕因為得罪劉備被殺,諸葛亮等人為張裕求情,劉備還評價張裕:‘’芳蘭生門,不得不鉏。‘’

關羽為什麼對''髯''這麼受用?聊一聊三國時期對鬍鬚的珍視

而太史慈、關羽都是偏俠客、武將的人物。太史慈雖然有為郡守毀壞州章,以及拼死向劉備求援救孔融的經歷,但總體上還是一個任俠的形象,‘’猿臂善射,弦不虛發。‘’這種人可能被士人所接受、欣賞,比如孔融;也有可能被士人排斥、輕視,比如劉繇。關羽就更不用說了,最早跟隨劉備的任俠少年,跟隨劉備南征北戰,和文化有關的記載大概只有讀《左傳》一事,而《左傳》本身就帶有比較多的軍事元素。

關羽為什麼對''髯''這麼受用?聊一聊三國時期對鬍鬚的珍視

總而言之太史慈、關羽與管寧、崔琰、程昱、張裕屬於兩個不同的群體——輕俠和名士,但無論是哪種身份,鬍鬚都是他們個人形象的一個加分項。所以《三國志》中要花費筆墨強調這一點,豐富這些人物的歷史形象;關羽被稱呼為‘’髯‘’也十分受用。

關羽為什麼對''髯''這麼受用?聊一聊三國時期對鬍鬚的珍視

古人對鬍鬚重視的原因

現代人對鬍鬚的重視大概不比古人,固然有人喜歡鬍鬚,但沒有鬍鬚也無所謂。形容一個人也不會將鬍鬚放在特別重要的位置上。那麼古代人為什麼這樣重視鬍鬚呢?或許有以下三個原因。

受‘’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思想的影響

古代最講究孝道,所謂‘’百善孝為先‘’。皇帝這些上層貴族要推崇孝道,我們看兩漢時期的皇帝,除了漢高祖劉邦和漢光武帝劉秀這兩個開國皇帝,其他的皇帝在諡號上幾乎都要加上‘’孝‘’字;很多士人也是憑藉超出規格的孝順的表現(比如在守喪時超過禮法規定,以及異於常人的悲傷程度),從而獲得名聲,再借助名聲進入仕途;甚至還有人因為‘’不孝‘’的罪名被殺死,孔融治理北海國的時候,因為一個守喪的人哭泣不夠悲傷就殺死這個人,而他在日後也被曹操以‘’不孝‘’的罪名處死。

關羽為什麼對''髯''這麼受用?聊一聊三國時期對鬍鬚的珍視

由此我們可以看到古代對孝道的重視。《孝經·開宗明義》一篇中首先強調:‘’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這也成為古代士人很長一段時間遵循的準則。士人留頭髮、養鬍鬚,甚至一些不需要勞作的貴族還有蓄甲之風。由此還引發出一些專門針對毛髮的刑罰——耐刑和髡刑。髡刑是割去犯人的頭髮和鬍鬚;耐刑就是割去鬍鬚,帶有羞辱意味。孝道的影響為珍視鬍鬚的風氣奠定基礎,而耐刑、髡刑這些刑罰有可能造成士人對無須的歧視。

審美意趣以及威重的感觀

珍視鬍子的風氣,最大的原因或許是某種單純的審美情趣。上文中也提到了史料中胡須的記載非常多,最為普遍的就是‘’美鬚眉‘’、‘’美鬚髯‘’,說明至少有一種審美觀點中認為,鬍鬚是一種非常漂亮的裝飾品。加上‘’姿貌雄偉‘’、‘’大聲音‘’、‘’有儀表‘’等特點,構成一個‘’偉丈夫‘’的形象。這種形象在漢末三國時期是非常受歡迎的。

關羽為什麼對''髯''這麼受用?聊一聊三國時期對鬍鬚的珍視

另外就是鬍鬚也能夠帶來另外一種感觀——威嚴持重。在《三國志·魏書·崔琰傳》中描述崔琰的形象:‘’聲姿高暢,眉目疏朗,須長四尺,甚有威重‘’,基本符合上述‘’偉丈夫‘’的形象,也給人一種‘’威重‘’的感覺;在《三國志·魏書·蘇則傳》中又記載一事:曹丕篡漢的時候,蘇則與曹植都因為這件事痛哭。曹丕秋後算賬,要找‘’哭者‘’的麻煩。其實曹丕只知道曹植不知道蘇則,但蘇則認為曹丕針對自己,打算和曹丕‘’正論以對‘’。《三國志》中用‘’鬚髯悉張‘’的字眼,體現出蘇則的正直剛強。

鬍鬚其他的影響

除了單純的審美意趣以外,鬍鬚或許還有其他的因素的影響。比如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外貌也是一種隱形的政治資源。公孫瓚受到遼西太守的器重,成為太守的女婿,被資助到盧植門下求學,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公孫瓚的出眾的外貌。另外名聲是一個比較明顯的政治資源,而名聲當中又有儀容的部分。所以有一把好看的鬍子,很有可能利於個人的發展。

關羽為什麼對''髯''這麼受用?聊一聊三國時期對鬍鬚的珍視

另外東漢末年,士人對宦官勢力非常痛恨,而宦官勢力的一個鮮明特點當然是沒有鬍鬚。沈從文先生認為在魏晉時期鬍子並不特別受人珍視,原因可能是因為當時‘’年青皇族貴戚及宦官得寵專權‘’。上層社會對整個社會風氣的影響是巨大的。那麼反過來想,在痛恨宦官計程車大夫掌握話語權的東漢末年時期,是否崇尚陽剛的男子氣概,而排斥無須的陰柔的與宦官相似的特點呢?小編個人認為是存在這種可能的。

關羽為什麼對''髯''這麼受用?聊一聊三國時期對鬍鬚的珍視

小結

總而言之,鬍鬚的記載在《三國志》中佔有一席之地,從而可以反映出鬍鬚在漢末三國時期士人生活當中的重要性。從各種‘’美鬚髯‘’的記載中可以推斷出,當時人在審美意趣上對鬍鬚的認可,而這種認可往往也會作用於其他方面。《三國志》中記載‘’美鬚髯‘’的人物有很多,其中關羽因民間對蜀漢的認可、官方的推崇和本身忠義、驍勇的表現成為三國時期的一個代表性人物,他的‘’美髯公‘’的形象也深入人心了。

參考文獻:《三國志》、《孝經》、《太平御覽》、《後漢書》、《王力沈從文論爭古人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