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孤》的成功,能否讓國產「禁片」的宿命改寫?

近期,“我為群眾辦實事”系列新聞釋出會在京召開。

釋出會現場,一張主題為“團圓”的海報戳中無數人的心。

《失孤》的成功,能否讓國產「禁片」的宿命改寫?

照片的內容,正是郭剛堂和被拐走24年的兒子郭振相認的場景。

郭剛堂一家三口二十多年後能再度團圓。或許,2015年由彭三源執導,劉德華領銜主演的電影《失孤》功不可沒。

《失孤》的成功,能否讓國產「禁片」的宿命改寫?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失孤》是中國電影“反哺”和影響社會發展的又一次創作嘗試。

2014年9月,由陳可辛執導,黃渤、趙薇、張譯等主演,根據打拐題材改編的電影《親愛的》上映後,輿論效應明顯。

《失孤》的成功,能否讓國產「禁片」的宿命改寫?

同年10月27日,《人民日報》官方微博上釋出了訊息稱:

刑法修正案(九)草案已作出修改——收買被拐賣的婦女、兒童的行為,若未阻礙婦女返回原居住地,也未虐待被買兒童、不阻礙對其解救的,可“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但一律做出犯罪評價。而對於相似情境,現行刑法的規定是“可不追究刑事責任”。換句話說,若草案頒佈,收買被拐賣的兒童、婦女,皆屬犯罪行為!

《失孤》的成功,能否讓國產「禁片」的宿命改寫?

《親愛的》促進“打拐法”的修繕,這正是電影的力量。

至此,許多國內觀眾終於可以自豪地說出那句“國外有改變現實的電影,我們有改編電影的現實”。

“改變現實電影”,指的是2011年,由韓國導演黃東赫,孔劉、鄭有美領銜主演的電影《熔爐》。

《失孤》的成功,能否讓國產「禁片」的宿命改寫?

影片以當年發生在韓國光州一所殘障學校的“性暴力”案件為藍本,講述了一位善良的老師與當地人權運動者冒著生命危險,揭開學校和韓國司法系統“潛規則”的內幕。

2011年9月,這部“殘酷”的電影上映後,引發強烈的社會輿論,迫於輿論壓力,韓國政府責令法院徹查該事件。

《失孤》的成功,能否讓國產「禁片」的宿命改寫?

最終,幾個核心涉案人員依法判刑11-12年,學校被勒令關停。國會也對性侵罪行量刑標準偏低的法律作出修訂,《熔爐法》出臺。

很明顯,在過去,諸如《熔爐》題材的國產電影,介於沒有所謂的“分級制度”機制下,是不能面見觀眾的。

《失孤》的成功,能否讓國產「禁片」的宿命改寫?

也就是我們說的“禁片”。

最具典型的,正是李楊導演的“盲”系列三部曲。

2003年2月,李楊攜電影《盲井》在柏林國際電影節展映後,成功獲得銀熊獎傑出藝術成就獎。

《失孤》的成功,能否讓國產「禁片」的宿命改寫?

當年,《盲井》在全球多個電影節還收穫了三十餘個國際獎項。同時將剛出道不久的王寶強,送上了臺灣金馬獎最佳新演員的寶座。

然而,國內觀眾卻無緣看到這部影片。相關部門給出的理由是:

未獲批准違規拍片。

為此,導演李楊也被“禁拍”三年。

《失孤》的成功,能否讓國產「禁片」的宿命改寫?

不過,李楊並不後悔,因為他接下來還拍了《盲山》和《盲道》兩部系列電影。同樣的題材,同樣的殘酷。

《盲井》為何被禁?

其實,看完電影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就明白了。

《失孤》的成功,能否讓國產「禁片」的宿命改寫?

影片的主角是兩個騙子,準確來說,應該是“殺人犯”。由王雙寶、李易祥兩位老戲骨扮演。

他倆表面上的職業是礦工,其實是為了掩人耳目。

兩人常年在各大礦區轉悠,先是透過套近乎的方式,引那些想打工賺錢的外地農民入甕,同他們到礦區挖礦掙大錢。

《失孤》的成功,能否讓國產「禁片」的宿命改寫?

緊接著,到了礦井裡,他們就會找機會將同行的礦工殺死。然後製造成“安全事故”的現場,假扮死者家屬與礦主談判。

由於很多礦區都是“黑戶”,那些礦主感到心虛,也就寧願花一兩萬塊錢私了。

在這樣的背景下,他們故伎重施,幾天的時間就掙到好幾萬。

《失孤》的成功,能否讓國產「禁片」的宿命改寫?

毋庸置疑,在那個“礦難新聞封鎖”的年代,李楊導演的這部“超現實”影片,註定會是夭折的結局。

禁拍三年後,2007年李楊的“盲”系列第二部電影《盲山》問世。

同樣是“禁片”的命運,理由也如出一轍。

《失孤》的成功,能否讓國產「禁片」的宿命改寫?

該片講述了上世紀90年代末,剛剛踏入社會的大學畢業生白雪梅,被偽裝成醫藥採購公司員工的人販子拐賣到偏遠山區的故事。

顯然,白雪梅是逃不出去的。

電影中,她嘗試過6次逃跑,但都沒有成功。

《失孤》的成功,能否讓國產「禁片」的宿命改寫?

即便白雪梅找到機會向外界傳遞出資訊,父親帶著警察趕來營救,可最終在山區村民的阻撓下,她也沒能成功離開。

導演李楊自述,自己拍攝《盲山》的初衷,是1999年她看到一篇報道,講的是一位被拐婦女從被害人變成加害人,最後還被判了死刑。

《失孤》的成功,能否讓國產「禁片」的宿命改寫?

他在電影中加了這段劇情。

被拐多年,早已同外界失去聯絡的白雪梅,從清秀的女大學生,變成了絕望的農村婦女。

最後,好不容易發出求救資訊,可警察來了依舊被嚇退。絕望的白雪梅拿起手中的鐮刀,向把她毀掉的“丈夫”砍去。

《失孤》的成功,能否讓國產「禁片」的宿命改寫?

可由於畫風太過血腥,電影的這個結尾被“和諧”,換成了“大團圓”的字幕資訊。

值得一提的是,電影《盲山》中,除了女主角白雪梅的扮演者是科班出身的演員黃璐外,其他角色都是拍攝地當地村民或非職業演員飾演。

甚至,有的配角就是當年被拐進山裡的女人。

《失孤》的成功,能否讓國產「禁片」的宿命改寫?

她們之所以能出現在鏡頭中,用李楊的話說:

“我給片酬,她們的丈夫同意”。

另外,電影中先前被拐賣到村裡的婦女們,扮演“說客”角色,勸說白雪梅

“嫁誰都得嫁”“跑個啥,哪裡不是過日子”

,都是她們的肺腑之言!

2017年,李楊的“盲”系列最後一部影片《盲道》上映,或許是靈感已經沒了,抑或是為迎合市場的緣故,該片的表現形式遠遠不及前兩部作品“殘酷”。

《失孤》的成功,能否讓國產「禁片」的宿命改寫?

最終,觀眾失望地給出了差評。

但不可否認的是,專拍“禁片”的李楊,用電影鏡頭聚焦那些特殊群體,揭示了社會的陰暗面,為現實題材的電影開了一個好頭。

最後,希望這些鞭辟入裡的“禁片”多一些,但不再是被禁的宿命,為“人間自有真情在”的社會增添一抹陽光吧!

《失孤》的成功,能否讓國產「禁片」的宿命改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