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梅中多次提到的“走百病”和“盂蘭會”,到底是什麼?

《金瓶梅》是一本奇書,它的奇不光在於描寫世情,盡其情偽,也不光在於對男女生活肆無忌憚的大膽敘述,也不光在於非常細緻而露骨地揭露封建社會經濟生活的矛盾,也不在於其塑造了數百個人物,結構大而不亂,更在於其中運用了大量方言、歇後語、諺語、俗語,詞曲、民俗,而且不少民俗用得極為精妙,又富含雜學知識,對後世的小說創作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金瓶梅》一書描繪了十六世紀中國封建社會的一幅波瀾壯闊的風俗畫卷,在這幅畫卷中,中國古代的節令民俗又是作者描寫的一個重要方面,蘭陵笑笑生在書中對風俗描寫的紛繁如錦,令人目不暇接。書中描寫的民俗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不但增添了整部小說的藝術氣息,還具有很強的史料價值,可以有效彌補一些地方誌的不足。

金瓶梅中多次提到的“走百病”和“盂蘭會”,到底是什麼?

比方說“元旦”、“上元節”、“清明”、“蕤賓佳節”、“盂蘭盆節”、“中秋節”、“重九節”、“臘八”、“除夕”,這些都在《金瓶梅》中多次提到,這些民俗經過歷史的積澱,綿延不絕:有的已成為陳跡,逐漸被人們所遺忘,有的則流傳至今,而且和現代差別不大,可見我國的一些歲時風俗在幾百年前就已經形成格局,千百年來變化不大。《金瓶梅》中所描寫的歲時風俗,絕大多數是流行於各地的一般性活動,但也有極少數的事例由於年代久遠,很多現代讀者並不能所普遍知曉和理解,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下。

什麼是“走百病”?

《金瓶梅》第二十四回“敬濟元夜戲嬌姿,惠祥怒詈來旺婦”,寫正月十六之夜,潘金蓮、孟玉樓、宋蕙蓮三個婦女,帶領著一簇男男女女,上街“走百病兒”。月色之下,恍若仙娥,都是白綾襖兒,遍地金比甲,頭上珠翠堆滿,粉面朱唇。

走百病是元宵節的一種舊俗,盛行於北方,是明清以來中國北方的傳統民俗。有的地方是正月十五,有的地方是正月十六。

明代文人沈榜《宛署雜記·民風》記載:

金瓶梅中多次提到的“走百病”和“盂蘭會”,到底是什麼?

無獨有偶,清代文人高士奇在《城北集》中有《燈市竹枝詞》五首,第三首曰:

詩下注釋說:

“正月十六日夜,京師婦女行遊街市,名曰:“走橋’消百病也。多著蔥白米色綾衫,為夜光衣。”

意思是說:正月十六晚上,京城的婦女們身穿熒光白衣盛裝,結伴遊街,有說有笑,前後追逐,高聲呼喊,你追我戲,十分愉快,叫作“走橋”,目的是為了健身除病,消除百病。

“走百病”的風俗,在南方稱為“走三橋。”

金瓶梅中多次提到的“走百病”和“盂蘭會”,到底是什麼?

清代顧祿在《清嘉錄·走三橋》中說:

“上元,婦女走歷三橋,謂可免百病。”

又引明人陸伸《走三橋詞》雲:“細娘分付後庭雞,不到天明莫浪啼。走遍三橋燈已落,卻嫌羅襪汙春泥。”

從以上資料可知,《金瓶梅》的“走百病”似是寫明代北京的風俗。是婦女避災求福的一種民俗活動,明清時北方尤為盛行。

清康熙《大興縣誌》載:

“走百病”在民間是很講究的,必須是在特定時間進行,婦女們聚合在一起,或走牆邊,或過橋或走郊外,目的是驅病除災,是一種消災祈健康的活動。

“走百病”的依據就是運動健身,強身健體,身體強健了自然百病皆去,“走百病”除了可以消災祈福之外,還可以紓解煩悶,增知益智,結交朋友,交流感情。

除了寫“走百病”之外,《金瓶梅》還寫到了“盂蘭盆會”。

金瓶梅中多次提到的“走百病”和“盂蘭會”,到底是什麼?

什麼是“盂蘭會”?

《金瓶梅》第十八回寫到往門外寺裡魚籃會燒箱庫;第三十四回寫中元節令在地藏庵薛姑子那裡做伽藍會燒香;第八十三回又寫吳月娘往地藏庵薛姑子那裡替西門慶燒盂蘭會箱庫。其實,這三處都是寫“盂蘭盆會”這一典故。

“盂蘭盆”是梵語,意為“解救倒懸”。

傳說釋迦弟子目連見其母在地獄受苦,如處倒懸,求佛超度。釋迦令其在七月十五眾僧結夏圓滿之日,備百味果食,供養十方僧眾,可使母解脫,願使父母,壽命百年,無病無一切苦惱之患,乃至七世父母,離餓鬼苦,生人天中,福樂無極。佛教徒據此興起盂蘭盆會,以報父母生養之恩。據《佛祖統記》載,南朝梁武帝時開始在農曆七月十五日設“盂蘭盆齋”。從這可以看出佛家之孝親是超越於世間孝的,出家並非人們所說的“不認家”,只不過是為修學佛道,將來度脫親人,作一些必要的犧牲,是舍小取大之舉。

金瓶梅中多次提到的“走百病”和“盂蘭會”,到底是什麼?

明人劉侗、於奕正在《帝京景物略·春場》中記載:

清代潘雲陛《帝京歲時紀勝·中元》亦云:

金瓶梅中多次提到的“走百病”和“盂蘭會”,到底是什麼?

盂蘭盆會的風俗流行範圍極廣,就是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是古人祭祀祖先的日子,也是佛教徒追念在天之靈的祭日,稱“盂蘭盆會”或“盂蘭盆齋”。

《金瓶梅》中所寫盂蘭會“燒箱庫”,“箱庫”是紙紮糊的箱子和錢庫,儲存紙錢,在放焰口時焚化,意謂讓鬼魂在陰間也有錢花,是一種封建迷信活動,應當擯棄。

以上是對“走百病”和“盂蘭會”的解讀,這兩種都是中國古代地方民俗,是一種文化現象,都是中國古代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對於傳統文化,我們應該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擯棄封建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