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文潔的女兒楊冬為何要自殺?劉慈欣《三體》中隱含的逆火效應

心理學上有個概念,叫“逆火效應”(backfire effect)。

意思是說,

當一個人的信念(三觀等)受到了不同的意見,除非你能百分之百的說服他,否則反而會幫助他加強自己的信念

,哪怕他的信念(三觀等)是完全是錯誤的。

葉文潔的女兒楊冬為何要自殺?劉慈欣《三體》中隱含的逆火效應

葉文潔

因為接受一個和自己信念完全不同的念頭,就等於殺死過去的自己,就是對自己的存在意義強烈否定,所以很多人都會有“固執不已”的習慣,甚至極端情況下,信念的崩塌會導致整個人失去人生的目標和意義,甚至會自殺。

在劉慈欣的著作《三體》第一部《地球往事》的開篇,就已葉文潔的女兒楊冬自殺作為開場引子,在一片白樺樹葉上寫下了自己的遺言,死於自己的信念崩塌。

葉文潔的女兒楊冬為何要自殺?劉慈欣《三體》中隱含的逆火效應

劉慈欣三體地球往事

“一切的一切都導向這樣一個結果:物理學從來就沒有存在過,將來也不會存在。我知道自己這樣做是不負責任的,但別無選擇。”

物理學從來都是嚴謹的,一個公式的推論經歷過千錘百煉,物理規律在同樣的空間和時間上是規律的。

在楊冬死後,主角汪淼去找了她的男朋友丁儀調查死因。丁儀邀請他打了五次檯球,汪淼每次都用白球把黑球擊入洞。

第一次,黑球放到洞旁,白球距離黑球10釐米,一桿進洞。

第二次,把檯球桌從房子中間移動到窗戶邊上,依然是黑球放到洞旁,白球距離黑球10釐米,BINGO,再次一桿進洞。

第三次,把檯球桌從從窗戶邊上移動到門口,依然是黑球放到洞旁,白球距離黑球10釐米,簡單,輕鬆進球。

第四次,第五次,僅僅移動檯球桌的位置,球桌上白球和黑球的位置依然和第一次的位置一樣,那結果肯定一樣,輕鬆打進。

葉文潔的女兒楊冬為何要自殺?劉慈欣《三體》中隱含的逆火效應

檯球

這就是物理學的規律,就是楊冬信奉了一輩子的信念,五次擊球,雖然球桌的位置不同,但相對於球桌上的白球和黑球來說位置是沒有變化的,白球和黑球的重量也是沒有變化的,打擊的力度也是基本沒有變化的,所以五次實驗,都是黑球進洞。

在物理學裡,無數的科學家換了無數的球桌位置,從阿基米德原理到最尖端的弦論,所有的理論都是換了球桌位置後禁得起考驗的,這就是一個科學家的信念。

但是楊冬還是自殺了。

因為現實生活中,世界各地的高能粒子加速器在僅僅更換了球桌的位置,在一切實現條件都相同的條件下,出現了完全不同的,沒有規律的實現結果。

這就好比剛才的檯球桌上相同條件下的五球,打出了截然不同的結果:

第一次:白球擊中黑球,黑球入洞。

第二次,白球擊中黑球,黑球走偏了,去了球桌的另外一個位置。

第三次,白球擊中黑球,但是黑球飛上了天花板。

第四次,白球擊中黑球,更可怕的是黑球居然像一隻受了驚的麻雀一樣在房間裡亂髮,最後鑽進了衣服的口袋。

第五次,就更奇葩了,白球擊中了黑球后,黑球居然擊碎了檯球桌沿,再擊穿了牆壁,以接近光速的速度飛出了太陽系。。。

葉文潔的女兒楊冬為何要自殺?劉慈欣《三體》中隱含的逆火效應

粒子加速器

這意味著這些信奉了一輩子物理定義,不存在了。然後,小說裡國際上赫赫有名的科學家一個接一個的自殺,因為堅守了一輩子的信念,被人告訴是不存在的,是不正確的,於是,自殺了。

為什麼會這樣?為什麼有些人固執到不可改變甚至要用自殺來維護自己的信念?

從心理學的角度講,這是一個人的“自我同一性”的極端不一致。簡單來說,就是一個人對“我是誰?”“我會成為什麼樣的人”等問題的連貫,統一的認知。

從現代腦科學的研究來看,大腦和我們的意識是分離的。比如:感覺是感覺,情緒是情緒,念頭是念頭,記憶是記憶。當我們開始思考“我是誰?”的時候,總是以為大腦是一個整體,在裡面的某一個地方駐紮著一個“我”。但是當科學家把大腦大卸八塊後卻發現:奇怪,裡面沒有哪一個器官可以稱之為“中心”,也沒有哪一個器官能夠代表“我”啊。

葉文潔的女兒楊冬為何要自殺?劉慈欣《三體》中隱含的逆火效應

成龍我是誰

那到底“我”在哪裡?

我們的大腦,複雜程度超乎了我們的想象,作為記憶最重要的神經元,大約是一千億之多,整整100000000000多個神經元。如果它們首尾相連,將好似一千億根小電線。覺得這個數字很大嗎?如果是的話,那你會更吃驚,因為實際情況是一千億還要再乘以5000,因為每個神經元並非首位各連線著一個神經元,而是平均會連線其它5000個神經元。

而這些神經元,以每秒5次以上的速度在啟動著,每次都代表著一個訊號,這意味著,在你閱讀這段文字的時候,你的腦海裡至少有5000億個意識訊號在大腦中飄過,而99。999%的訊號不會被你覺察得到,而會淹沒在大腦噪音的汪洋大海中。

葉文潔的女兒楊冬為何要自殺?劉慈欣《三體》中隱含的逆火效應

大腦神經元

那麼記憶和信念又是怎麼回事?

我們大腦中有無數的神經元在一次次接受刺激後就會逐漸被強化,所以當我們堅信一個觀點時,同時也就是反覆強化了神經元的聯結,從而形成了根深蒂固的思維。也就是文章開頭講到的“逆火效應”,如果你無法百分之八的說服對方,反而是在幫助他加強自己的信念。

這也解釋了很多追星族喜歡某個明星或者人物,就更傾向於接受其正面的新聞資訊,如果發現負面新聞,就會想要用盡一切辦法保護自己心目中的那個完美偶像,而追星程度過於嚴重的話就會出現“一粉頂十黑”的情況了,比如前段時間的蔡徐坤打籃球的那一段,就算有無數的人去黑他,但反而讓蔡徐坤的粉絲更加抱團堅定信念,這已經無關蔡徐坤了,而是關於自己的信念被他人攻擊,當然需要捍衛自己的觀點。

葉文潔的女兒楊冬為何要自殺?劉慈欣《三體》中隱含的逆火效應

蔡徐坤打籃球

最後,當我們在嘗試說服他人的時候,即使我們的觀點是非常正確的,也不要用直接否定的方式,比如“你這是錯誤的”說了一大堆後轉折來一句“但是……但是……”,因為這種說法,很容易引起對方的“逆火效應”,他的潛意識會開啟“反擊模式”,因為他會感覺你在攻擊他的信念而非一開始你們討論的事實。所以啊,換一種方式,用“而且”來替代“但是”,你會發現有截然不同的效果。

那對於我們自己來說,我們自己的認知和信念也有可能是不正確的,或者過時的,當在接到新的內容和資訊的時候,一定要提醒自己“勿忘初心”,在充分了解情況前,不要妄下結論,不要因為自己的信念和事實不一致,就急於做出決定,從而讓自己陷入“逆火”的狀態。

葉文潔的女兒楊冬為何要自殺?劉慈欣《三體》中隱含的逆火效應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