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楚玉:山陽姓氏文化探源

秦楚玉:山陽姓氏文化探源

山陽位於陝西東南部,與湖北十堰市鄖西縣接壤,屬長江流域漢江水系,縣域面積3535平方公里,轄18個鎮(辦)239個村(居)46萬人,福銀高速公路穿境而過,是鑲嵌在西武經濟走廊上一座重要節點城市。山陽縣歷史悠久,自西晉泰始二年(公元266年)置豐陽縣,宋鹹平元年(公元998年)置山陽縣,縣城地處商山之南,故名。金廢縣為鎮,屬上洛縣。元復設豐陽縣。明成化十二年(1476)易名為山陽縣,建縣距今已1700餘年。

秦楚玉:山陽姓氏文化探源

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氏”的國家。姓氏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姓氏的淵源與變革宛如一部宏大的歷史長卷,浩瀚宏偉,色彩斑斕。

在上古,我國的姓和氏是不同概念的。姓是根,氏是姓的分支;姓是表明血緣家族系統的徽號,氏是姓的衍生,標誌著貴族宗族系統的徽號。中華民族的姓,起源於原始社會的母系氏族社會時期。不過當時的“姓”和現代人的“姓”涵義不同,它是一個部落的名稱。傳說中的黃帝軒轅氏屬於姬姓部落,因居住處有條姬水,因而以姬為姓;炎帝神農氏則屬於姜姓部落,因他出生地有條河叫姜河,就以姜為姓。氏是由姓衍生的分支,它是後起的,產生於父系社會。

隨著人口迅速繁衍,一個部落一個姓已不能滿足社會活動的需要,同部落中一些處於重要地位的男子需要有徽號作為自己的標誌,於是出現了氏。《左傳·隱公八年》中載:“天子建德,因生以賜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諸侯以字為諡,因以為族;官有世功,則有官族;邑亦如之。”由此可見,先秦時期姓與氏既有密切的關係,又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南宋史學家鄭樵在《通志·氏族略序》中稱:“氏所以別貴賤,貴者有氏,賤者有名無氏。姓所以別婚姻,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這就充分說明“以姓表血統,以姓別婚姻”和“以氏表宗族,以氏別貴賤”的作用。

到了戰國時代,隨著宗法制度的崩潰,氏族貴族日趨瓦解,姓氏制度也隨之發生變化。秦統一中國後,基本結束西周封建宗法制度,舊的氏族及姓氏制度被清除,姓和氏開始合而為一。到了西漢,姓和氏就完全融為一體。所以,西漢司馬遷在《史記》中把秦始皇寫為“姓趙氏”,漢高祖寫為“姓劉氏”。魏晉至隋唐時,每郡顯貴的世族,稱為郡望,意即世居某郡為當地人們所仰望。隨著族姓後裔遷衍他郡,為示追本溯源,各族姓仍沿用原郡望。

各族姓對家族內的輩份也十分重視,從而形成內涵豐富、意義深遠的昭穆,也稱字輩、字行。各姓字行大都以四言駢文,或五言、七言詩文,或類似聯語的表現形式。內容則體現禮義、忠孝、家風,訓勉族人,或追根溯源緬懷宗功祖德,或寄望後裔子孫興旺發達,或希望民富國強、國泰民安等。

據有關資料記載,中國姓氏共可分為32類,有姓氏6363個。中國現代社會使用的姓氏約3000個左右。中國科學院遺傳研究所研究人員,根據國家統計局提供的資料,研究得出100個人口最多的大姓,編成新百家姓。

20世80年代改革開放後,人們的思想觀念不斷更新,又因計劃生育的深入開展,獨生子女成為普遍現象,隨之便有了璧聯姓、三字姓、多字姓、洋姓名等。然而,不管它怎麼變,姓氏作為標誌家族系統稱號的性質不會變。姓氏文化的重要特徵是宗祖崇拜,這種崇拜深深地溶化於每個家庭成員的血液之中。這一特有的文化現象沒有因封建制度的滅亡而消失,也不會因市場經濟的發展而衰落,它將在一個較長的歷史時期記憶體在與發展。山陽各族姓對姓源的追溯,大都追附至上古的三皇(伏羲、女媧、神農)五帝(黃帝、顓頊、帝嚳、堯帝、舜帝),或秦、漢、唐的皇胄名臣。如王姓稱為周朝周靈王后裔,姓稱為舜帝后裔,李姓皆尊古帝顓頊後裔,黃姓皆稱為黃帝后裔。其他姓氏的溯源也大同小異。

秦楚玉:山陽姓氏文化探源

大體來看,山陽各姓氏得姓之源主要有幾種:

——以國為姓。如陳姓,周武王滅商朝後,封胡公滿於陳,建立陳國,後代以陳為姓。同類還有黃、蘇、吳、謝、許、劉、鄭、周、蔡、施、郭、曾、朱等姓。

——以封邑或居地為姓。如葉姓,春秋時楚昭王封沈諸梁為葉邑尹,食採於葉,他的子孫便以封邑為姓。同類還有楊、高、鍾、範、蔣、潘、溫、杜、歐陽等姓。

——以祖先名字為姓。如柯姓,春秋時吳國國王有個兒子叫柯盧,後來柯盧的後代為紀念他,便以他的名字為姓。同類還有顏、孫、董、卓、石、佘、安等姓。

——以官職為姓。如李姓,皋陶曾任堯、舜時理官。其子孫世襲理官之職,歷虞、夏、商三朝代,到了商朝其後裔便以官職為姓。同類還有王、呂、史、凌等姓。

——賜姓或改姓。如何姓,本姓韓。戰國末年韓國被秦國滅掉,其子孫逃亡到江淮地區避難,當地人的口音把“韓”讀作“何”,後來字隨音變,這些姓韓的人就變成何姓。明朝時,吐蕃宣慰使鎖南之子銘歸,任何州衛指揮同知,被朝廷賜姓何。同類還有洪、田等姓。

上述各姓氏得姓之源只是作個大體的歸類,因為有的姓氏姓源十分複雜,有好幾個,甚至十幾個來源,並非以一種來源能夠概括,僅是擇出主要來源。但是,從一些民間族譜或姓氏文史資料中,我們或多或少發現,有的姓氏對祖先的追溯過於牽強附會,導致與同姓族譜所載史料相矛盾。有的姓氏在譜牒中把人物的官職誇大,出現與史實不符。這些疑誤都值得商榷和考究。

據1985年調查統計,全縣共有236姓。這些姓中,人數在二萬以上的有張、陳、楊、王四姓;一至二萬人的有吳、劉、何、週四姓;五千至一萬人的有阮、朱二姓。

據姓氏族譜及有關史志資料記載,山陽各姓氏祖先大部分是由下列歷次移民潮進入山陽。

秦楚玉:山陽姓氏文化探源

據縣誌記載,宋朝初置山陽縣時,縣民不足一萬,迨至清初又減一半,全縣人口不過五千。此後人口增長的主要因素元源於遷徙移民。明末清初,山西移民和江淮流民先後進入陝南,來山陽墾荒定居。據清道光年間《秦疆治略》載:“山陽向來樹木叢雜,人煙稀少,不過一萬餘口,近來各省客民漸來開山,加至十倍之多。”這些“客民”是從哪兒來的呢?由於山陽人歷史上南北移民的差異,從而形成了“本地人”和“下湖人”,也早就了山陽獨特的民俗文化。

一是來自北人後裔的“本地人”,包括明代以前的本縣老戶、明清兩代流徙山陽的山西移民和清代以後遷進山陽的北方人。據1985年調查,全縣自稱“本地人”者近十二萬人,佔總人口的十分之三,這三種人中,數量居多的是山西移民。據《明實錄》、《日知錄》記載:元朝末年,蒙古貴族對各族人民實行殘酷壓榨,加上水旱蝗災嚴重,兵燹四起,瘟疫流行,民不聊生,北方赤地千里,路斷人稀。明朝建立後,決定實行“移民屯田”政策,恢復北方生產。當時山西南部受害較小,人口稠密,加上很多難民流落在此,壓力很大。明政府決定在山西洪洞的廣濟寺(位於大槐樹下)設定移民局,徵集移民,辦理遷發手續。同時號召地方官吏帶頭移民,並給予種種優待,明洪武二年、九年、二十二年以及永樂年間多次出現官方移民情況。

明洪武后期及永樂年間,先後有山西移民進入山陽。明成化年間,這些“大槐樹人”在縣城東街修建“山西會館”,主神位塑三國時山西解州人關羽像,以倡忠義互濟,防範異鄉欺凌。據1985年調查,清代初期,由山西遷入山陽的計有二十多姓,主要分佈在城關鎮和色河、三里、五里、十里、過風樓、高壩、黃土包、洛峪、中村、銀花鄉的川道地帶。

二是來源於南方後裔的“下湖人”,包括明成化年間安置的荊襄流民、清乾隆間進山的江淮災民和此後遷來的南方客民。據1985年統計,全縣自稱“下湖人”佔全縣總人口的十分之六。第一批“下湖人”主要荊襄流民。 明景泰年間,秦、楚、豫、蜀四省流民紛紛進入荊襄山區墾荒,因不堪苛捐雜稅舉行起義。荊襄起義失敗後,無地流民為了生存,仍冒死進山墾荒,明王朝對此深以為憂,到豐陽、鄖陽等地流民聚集點招撫。當時人心思定,願受安撫,聽從編入戶籍。

成化十二年(1476)十二月,明王朝據巡撫餘子俊奏請,經布政使、按察使核准:“商山抵漢江一帶,山林寬廣,流民耕鑿斯地為業,日盛一日,宜設州縣以處之,守令以主之。”遂於荊襄增置山陽、白河、鄖西等七縣,安置一批荊襄流民,這即是本縣最早的下湖人。他們分別居住在漫川、寬坪、照川等鄉鎮的川道地帶;第二批進入山陽的下湖人是江淮災民,他們於乾隆年間遷來,分居在鶻嶺以南各地和鶻嶺以北的山鄉,土地少,條件差,生活貧困。康熙、雍正間眾多湖廣災民星散進入金錢河上游,在鶻嶺南部定居。乾隆二十年(1755),清廷採用強迫手段,將江淮流域災民(包括流民)驅趕到陝南山區。據乾隆《山陽縣誌》記載:當時遷居山陽的“新附之民,湖廣、江南、河南共二千餘戶,江西、福建、廣東共百餘戶,大半隻身結夥,賃房僑居,又或攜帶家小,課買田地,築室棲止。”

乾隆末知縣何樹滋系湖北鍾祥人,為同鄉所請,於縣城東關修築“湖廣會館”(禹王宮),與本地人所修“山西會館”遙相對應。大批“下湖人”進入山陽後,全縣人口、耕地迅速增長,稻田大面積開墾,包穀大面積種植,許多荒山曠野乃至人跡罕至的地方得到開闢。尤其是開發金錢河水運,為生漆、桐油、藥材、龍鬚草等土特產品開闢了市場,促進了商品經濟的發展。

正是由於南北移民入境定居,不僅使境內人口大增,而且帶來了南北文化、藝術、習俗的相互交融,為山陽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了深遠的影響。

秦楚玉:山陽姓氏文化探源

“國有史而知興替,家有譜而知世系”。山陽縣政協為挖掘姓氏文化,近期 徵集出版了《山陽姓氏》一書,涉及姓氏起源、發展和演變,還涉及到家教、家規、家風、習俗等史料,反映了一個地方人口、經濟、文化、民俗、語言、民族等方面的發展與演變,既有增強宗族凝聚力和感召力之功效,也具有一定的學術參考價值。

家族、宗族是社會和國家結構中以血緣為紐帶的一個基礎單元,一個地方的發展與變化,無不體現於各個姓氏宗族的世代奮進與拼搏,無不體現於各個姓氏宗族的文化傳承與弘揚。山陽姓氏文化資料的出版,對於開發山陽曆史人文資源,凝聚山陽人鄉情民情,振興優秀傳統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歷史和現實意義,同時也充分體現出廣大山陽人民的道德品質在家風家教這一基礎層面的傳承與發揚——

愛黨愛國,敬祖旺族,飲水思源之信仰;艱苦奮鬥、自強不息、開拓創新之精神;遵紀守法、誠實守信、崇禮重教之品性;勤勞淳樸、包容大度、謙和敦厚之風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