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戲選自《朝花夕拾》嗎?

社戲不是選自《朝花夕拾》,

社戲是選自魯迅的小說集吶喊,我家裡就有一本,是它的最後一篇,而且一般選入課文的都有刪減,朝花夕拾是散文集。

社戲選自《朝花夕拾》嗎?

《社戲》所描繪的,“實是作者心中理想”的故鄉圖景。魯迅很早就離開故鄉,故鄉給予他的,並非都是溫馨的回憶,其間還有許多不幸與白眼,魯迅對故鄉,卻有一種割捨不斷的複雜情感。魯迅故鄉紹興,自然景色秀麗,歷來是人文薈萃之地,前人稱其山水之美是“千巖競秀,萬壑爭流,草木蒙籠其上,若雲興霞蔚。”“從山陰道上行,山川自相映發,使人應接不暇。”(《世說新語·言語》)中國傳統的農業社會養成了人們對故土家園的深情厚愛,歷史上占主導地位的儒家思想也尤為重視人倫親情。

社戲選自《朝花夕拾》嗎?

魯迅生於書香門第,對故鄉的眷戀實已融入了他的血液中。他早年初離家時,在給親人的信中說“行人於斜日將墮之時,暝色逼人,四顧滿目非故鄉之人,細聆滿耳皆異鄉之語,一念及家鄉萬里,老親弱弟必時時相語,謂今當至某處矣,此時真覺柔腸欲斷,涕不可仰。”(《集外集拾遺補編·戛劍生雜記》)故鄉的山水之美,深深植根於魯迅的心田,在人生道路上遇到風波,自然想起過去,憶及故鄉的完美,他是在“昏沉的夜”看到了故鄉山陰道上“好的故事”(《野草·好的故事》),也是在北京“嚴冬的肅殺”中想起了早春二月故鄉的風箏時節(《野草·風箏》)。在和現實作對比時,所用的常是記憶中理想的故鄉圖景,小說《社戲》也正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