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四大“瘋僧”,你知道幾個?

李修緣為什麼瘋了

中國四大“瘋僧”,你知道幾個?

文|在梅邊(讀史專欄作者)

佛教自漢朝傳入中國,歷經數千年的融合、裂變、傳播和沉澱。

佛教講究行善果,修來世,普度眾生;而僧人則要持戒律守清規,五蘊皆空。

然而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卻有四個行為乖張,放蕩不羈的另類和尚,個個又都是得道高僧。

今天,在天津縣獨樂寺報恩院的彌勒殿,雕塑著我國曆史上著名的“四大瘋僧”,分別是寒山、普化、風波和道濟。

寒山和尚

寒山子,唐朝人,隱居在浙江天台山西邊靈江上游的始豐縣西鏡七十里,一個叫寒巖的地方。

認識他的人都叫他“貧子”。

他也喜歡裝瘋賣傻,時而語出驚人。

寒山和天台境內的國清寺裡的食堂知事——拾得和尚交情密切。

拾得時常把寺僧們吃剩下來的飯菜放在竹筒裡面,等寒山來了就讓他帶回去食用。

寒山來時,有時會在廊下獨步,有時叫嚷著開別人的玩笑,有時一個人對空謾罵。

寺裡的人覺得他討厭,拿棍棒趕他出去,他總是拍著手哈哈大笑一陣子後信步離開。

寒山外表看起來像個乞丐,頭上戴著樺樹皮做的帽子,破衣爛衫,面容枯瘦。

但他神韻超脫,語出奇特,說出來的話深含佛理,世俗的人那裡知道和體會呢?

又一次寒山問拾得:“世間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如何處之乎?

拾得答道:“只是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過幾年你且看他。”

當時有一位官員閭丘胤出任台州刺史,聽豐幹禪師指點說寒山、拾得就是文殊、普賢兩位菩薩的化身。

因此閭丘胤到任後前去拜訪,寒山、拾得因豐幹饒舌一起離開了國清寺,再不曾回來。

閭丘胤又單獨去拜訪寒山,並送去藥物衣裳供養寒山,寒山躲進寒岩石縫中高喊:“賊我,賊退。”

見來人走近又道:“敬告各位,各自努力,修行之事全在自己!”

石縫從此密合,人們再不見寒山,只找到一些寒山生前的遺物和寫在樹葉牆壁上的詩偈,共得二百首,由閭丘胤編輯成集,因此《寒山詩集》傳詠至今。

普化和尚

普化師從馬祖道之門人盤山寶積師父,由於他資性異人,寶積密受真訣,學成佛法。

師父圓寂後,他雲遊四方,為人出言佯狂,行為簡放。

手拿銅鈴,不管遇見有錢人還是沒有錢的人,在人耳朵邊一搖鈴鐺,嚇人一跳,若轉過身來,他沖人說道:“給我一文錢。”

有一天他口中唱著歌走過集市。

——-叮鈴鈴、叮鈴鈴,想找個住處何處尋?

被道吾禪師看見,拉住他問:“你打算去什麼地方?”

普化卻反問道:“你從什麼地方來?”

道吾一時語塞。

普化又唱著偈語揚長而去……

明頭來明頭打,

暗頭來安頭打,

四面八方來旋風打,

虛空來連架打。

還有一次,他餓了跑到臨濟寺吃生菜,臨濟祖師看見了說:“這漢子大似一頭驢。”

普化聽見了也不說話,做了一聲驢叫。

臨濟走後,普化對旁人說:“臨濟小廝兒,只具一隻眼。”

從這一點看來,普化並不是瘋癲,而是高深莫測,只不過一般人不明白罷了。

他居無定所,常常夜伏冢間、晝行街市,時而歌舞時而悲號,世人都把普化看做是瘋癲和尚。

鹹通年初,普化忽然進城對人講:“請施捨給我一件長袍。”

有人給他皮袍或棉襖他卻不要,搖鈴而去。事後臨濟禪師得知,便派人送了一口棺材給他。

普化笑道:“臨濟這傢伙真好管閒事。”

於是扛著棺材對眾人說:“普化明天要到東門去死。”

第二天好事的人們都去東門看熱鬧,普化高聲道;“今天葬不吉利,明天吧。明天到南門死。”

第三天,人們又隨他去了南門,普化又說:“明天去西門死才吉利。”

於是送普化的人越來越少,人們都認為他在說瘋話,不去搭理。

到了第四天,普化扛著棺材去了北門,手搖銅鈴躺進棺材,閉目而逝。

人們得知後趕出城,開啟棺蓋,已不見普化,只聽見那銅鈴聲在空中漸去漸遠……

風波和尚

南宋風波和尚是一位有膽識的和尚。瘋僧以前是個窮書生,平時愛議論朝廷弊病,抨擊天下時局。

幾次科考,總在文章裡面冷嘲熱諷,大發牢騷,儘管他有膽有識,滿腹才華,三十多歲終連個秀才也沒有考上。

後來曉得世道不好,看破紅塵,出家做了一名燒飯和尚,一天到晚瘋瘋癲癲,胡言亂語,大家都喊他瘋和尚。

當年奸臣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將抗金英雄岳飛陷害入獄,不能決斷該如何處置,於是到靈隱寺求籤遇到風波和尚。

風波大笑地問道:“曹操也是一世英雄,他如今哪裡去了?”

秦檜不明就裡來問他。

風波道“天理昭彰,忠奸自見,善惡有報,相公身居宰相之位,一隻手可以擎住天。為什麼要殺國之棟樑,國家安危,難道就不顧了嗎?”

秦檜問:“誰是棟樑?”

風波正聲道:“岳飛將軍。”

但秦檜並不理會他。

風波和尚大笑:“愚蠢之人,還不醒悟?後悔也來不及了。”

然後用破掃帚朝秦檜沒頭沒臉地掃去,掃完後揚袖而去。秦檜被掃的失魂落魄,狼狽不堪。這就是著名的“瘋僧掃秦”的故事。

道濟和尚

濟公,原名李修緣,南宋高僧,浙江天台縣永寧村人,後世尊為“活佛濟公”。

他破帽破扇破鞋破衣,舉止瘋癲,初在國清寺出家,後到杭州靈隱寺居住,後又住淨慈寺,平日裡不受戒律約束,嗜酒好肉,言行似痴若狂,確是一位學問高深,行善積德的得道高僧。

濟公懂醫術,為百姓治癒了不少疑難雜症。他好打不平,息人之爭,救人之命。

扶危救困、懲惡揚善的美德被後世傳頌。

後被編寫成戲劇小說,被大家熟知。

佛祖留下詩一首,我人修身他修口;

他人修口不修心,唯我修心不修口。

大凡有才華之士,持才傲物,不是性格怪誕,就是放浪形骸。

懷才不遇或看破世態炎涼後,總以一種玩世不恭的姿態與世俗對抗,他們四個和尚如此,許多文人亦是如此。

如唐伯虎: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瘋癲是一種境界,也是一種態度,看懂的是一種悲哀!看不懂的則是一場笑話。

瘋和尚不瘋,他們只是以這種方式對抗不平的人世罷了,世人不知道,卻笑他們瘋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