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人:三四千年前的“大個子”

在增城金蘭寺古人類遺骸發現之前,南沙區的“南沙人”是廣州已知的最早古人類遺骸。它和其他多處早期人類遺址的發現一道,將古城廣州的已知歷史推向遙遠的石器時代。

南沙,是廣州的最南端。這裡地處珠江出海口的外沿,與浩瀚的南海相擁。與一般人的想象不同,這個即使在交通發達的今天仍舊顯得“遠”的新區,竟是廣州先民最早的定居處之一。在三四千年的新石器時期晚期已經有人在此活動,到商代晚期,這裡農耕和漁獵相結合的經濟已經很發達。其後數千年中,在珠江泥沙的不斷堆積下,入海口處慢慢堆積成陸,眾多原本零散的海島也漸次和大陸相連,逐漸形成了今天南沙區的地域。

南沙鹿頸村遺址是廣州地區目前發掘面積最大、堆積最厚、包含物及文化內涵最為豐富的先秦遺址之一。它的發掘、整理和深入研究不僅有助於瞭解廣州環珠江口地區新石器時代晚期至商時期當時人們生產、生活的基本面貌,對所採集的動植物標本、土樣標本、人骨DNA標本等的鑑定和綜合分析,還可以一定程度地復原距今4000年~3000年南沙地區的生態環境、動植物分佈和物種構成,以及當時人們的生活基本面貌。

2000年11月,廣州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考古人員現南沙區東南部鹿頸村的著名古遺址進行了發掘。

鹿頸村,又名鹿頸寨,因村後山勢延長,形如鹿頸得名。遺址地處鹿頸村東南珠江虎門出海口西側的一個古海灣內,東臨大角山,南接珍珠山,西側為鹿山,北面向珠江口,三面環山,一面向海,範圍1萬餘平方米,原植被為稻田、菜地、荔枝林、蕉林等。上世紀90年代初,番禺文物愛好者於小光無意中發現了古遺址的痕跡,隨即上報了文物主管部門。

於小光發現時,遺址已遭破壞,挖有魚塘,並建有采沙場。但由於種種條件限制,發掘工作延至2000年11月下旬才開始。幾年中,農田整改和基建施工對遺址造成了更大範圍的影響,其中一部分甚至成為了工廠廠房用地。但在分兩期進行,耗時9個月,發掘總面積約2400平方米考古調查中,發現仍相當精彩。

鹿頸村遺址可以劃分出新石器時代晚期、商時期、唐宋、明清4個階段的文化堆積,其中尤以商時期的遺存最為豐富。大量的陶器、石器、骨器、蚌器摻雜在碎石、紅燒土塊、動物骨骼、貝殼構成的商代堆積中,一些廢棄物甚至還保留著當時堆放的形態。在出土遺物中,數量最多的陶器,多屬生活用品,有用於炊事的圜底釜,儲存或盛水的罐,飲食器皿中的缽和盤,器物支座,紡輪等。遺址中的石器十分精美,品種包括石斧、石錛、石鏟、石刀、石鏃等。此外,遺址中還發現了一些獸牙和貝類製成的裝飾品。

南沙人:三四千年前的“大個子”

鹿頸村和獅象巖出土的石錛對比

南沙人:三四千年前的“大個子”

鹿頸村遺址出土陶器

從考古發掘中可以看出,當時人們是以定居的方式,採用農耕和漁獵相結合的方式來滿足生活的需求,而且它與廣州城北部的同時期遺址有不少共同的特點。因此可以推斷,在三四年前前的廣州地區,已經有了相當便捷和輻射廣泛的交通網路,其中很重要的組成部分,應當就是因地制宜發展起來的水路交通。

南沙人:三四千年前的“大個子”

鹿頸村遺址出土貝殼

南沙人:三四千年前的“大個子”

鹿頸村遺址發現的骨針

南沙人:三四千年前的“大個子”

鹿頸村遺址發現的動物骨骸

由於嶺南多屬酸性土壤的埋藏條件不利於骨骼的長期儲存,使得在我國華南地區的考古發掘中很難收集到儲存良好的古代人骨進行人類學的研究,因之在鹿頸村遺址發現的儲存相當完好的骨架就更顯珍貴。

這具先民骨架,僅下額骨、盆骨、肢骨等略有缺損。被發現時仰身直肢,雙臂併攏,右手置於腹部,左手壓在臀下,右腿斜依左腿,留出空間放置隨葬陶器。骨架全長為1。73米,頭向東南。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的左崇新先生在現場對骨架作了加固和復原,並經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的韓康信先生和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人類研究所的尚虹女士鑑定,該骨架屬亞美人種,男性,年齡45歲—50歲,身高1。70米。即使以現代中國人的標準而言,也算是中等以上的身高了。

南沙人:三四千年前的“大個子”

“南沙人”想象復原圖

在“南沙人”之前,廣東境內發現的先秦時期的人骨架標本,僅有新石器時代的肇慶峴殼洲貝丘遺址,青銅時代的南海灶崗、魷魚崗以及佛山河宕貝丘遺址等寥寥幾處,廣州地區的發現尚屬首次。更何況骨架埋藏的位置直接開口於耕土層下,距原地表僅20釐米左右,其相對完好的儲存可以說是歷史中的一個幸運。或許,這要歸功於地層堆積中包含大量的貝殼從而形成的特殊埋藏環境。如今這具遺骸儲存在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成為該所最為珍貴的收藏之一。

南沙人:三四千年前的“大個子”

鹿頸村遺址發掘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