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是”還是“斯”,到最後變成了“撕”,這算人性的醜陋嗎

近日因為一句古文中的一個字,引起了廣泛的爭論,

無論是“是”還是“斯”,到最後變成了“撕”,這算人性的醜陋嗎

無論是“是”還是“斯”,到最後變成了“撕”,這算人性的醜陋嗎

首先我先承認自己是個學渣,把老師辛苦教給的知識絕大部分都還給了老師,這裡先給教過我的老師致歉。

而且記憶中的古文古詩也不多,好在對這個古文還有印象,因為曾用些話安慰過自己無數次,能清楚地記著我上學的時候教材上是“斯”,即使現在還記得讀音是“si”。但我已經不記得是幾年級還是什麼時候學的這個古文。這絕對不是什麼所謂的“曼德拉效應”,因為在我記憶中從沒看到過是“是”的。假如看到過,會有對比也會有記憶的。

因為一個字引起爭議可以理解,也各自尋找證據也是沒錯的,不斷的查疑解惑也是人的不斷進步和完善。

但看到一些文章一些人開始用自己的認知去諷刺挖苦那些不同認知的人,我覺得這就有點過了。

我覺得在討論這個爭議的時候,尤其在再諷刺別人的時候,先可以好好拜讀下這篇古文: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不去討論是“是”還是“斯”,只想提醒那些喜歡諷刺挖苦的人,再讀下最後一句:“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這句話估計大都知道具體含義。即使自己是對的,也沒必要去諷刺錯了(甚至不一定就是錯了)的人,這才是格局和風度。

電燈、電話,無數發明在出現之前,世人是如何看待這類東西的,會覺得是天方夜譚,是痴人說夢,但實際只是井底之蛙。

諷刺和貶低和自己不同的人也許是人的劣根性,用以滿足自己的優越感和成就感,但為何不多看看自己不如別人的地方,有句話叫“人比人氣死人”,但希望對比能產生相互追趕的動力,而不是怨天尤人或者惡意諷刺。

沒有對手的世界不完美,“皇帝新裝”式的“阿Q精神”只會麻醉自己。每個人即使再有成就,也只是井底之蛙,只是離井口的距離不同而看到的天空大小不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