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長大後是否“孝順”你,取決於孩子小時候你是否做好這3件事

孩子長大後是否“孝順”你,取決於孩子小時候你是否做好這3件事

孝順,我們經常聽到,意思是孩子對父母順從、不違背父母意志。孝順也常常被譽為一種美德。關於孝順,有一點我是非常認同的:就是關愛父母、敬重父母、贍養父母。

但對於所謂的順從父母、不違背父母意志,我認為是有條件的。比如父母說得不對、建議的不對,孩子要有自己的判斷和選擇,而不是盲目順從。

明明知道父母給出的建議是錯誤的,但因為覺得要“孝順”,就順從去執行了,那可不是孝順,而是挖坑。

在我看來,

好的“孝順”應該是,父母和孩子之間彼此關心、愛護,彼此尊重、理解,同時保持彼此獨立。

孩子長大後是否“孝順”你,取決於孩子小時候你是否做好這3件事

圖源:Unsplash

孩子長大以後,是否有這種好的“孝順”,關鍵還是看我們有沒有與孩子之間建立好的親子關係。

關於建立良好親子關係,可以試試從孩子小時候開始,就為他們做好下面這3件事:

01、建立信任和尊重

不論是親子關係,還是夫妻關係、朋友關係,彼此信任和尊重都非常重要。而在孩子出生後的頭幾年,孩子與我們之間的信任關係建立尤為重要。因為一旦孩子信任父母或者其他養育人,他們才能感受到更多的安全感;有了更多的安全感,他們才能有更多的勇氣和信心去探索和了解這個世界,愛護身邊的人。

促進父母與孩子之間的信任和尊重,可以試試:

1.

當孩子有需要的時候,我們總是在那裡,及時地給予支援、愛護、保護。比如寶寶摔倒了,我們及時扶起來,看看有沒有受傷,安撫寶寶;如果是大孩子了,他們和朋友出去玩,到時間了,我們開車把孩子接回家。

這些聽起來都十分細碎,或者這些事在我們看來不算什麼,可做可不做。但是這 些小舉動對孩子來講,是關愛的體現,能讓他們體會到:只要自己有需要,父母 總歸會幫助自己。

2.

信守承諾,答應孩子的事情要做到。比如答應了週末要帶孩子去公園的,那到了週末,只要不是天氣等特殊原因,就一定要去。

3.

尊重孩子的個人喜好。比如,孩子喜歡踢足球,那就多陪他們去踢球,跟他們談論喜歡的球員等。尊重孩子的個人喜好和感受,可以讓孩子更願意與我們分享和交流。不會讓我們覺得,雖然天天在一起,但似乎很陌生,不知道彼此在想什麼。

4.

當孩子與我們表達不同意見,不要著急著去打斷、去否定、甚至發火。儘量保持耐心,聽一聽孩子在講什麼。聽孩子講的過程,其實就可以讓孩子感受到被人傾聽、被尊重。

5.

與孩子共同成長。孩子們的需求、愛好會轉變,我們要隨之轉變。比如,小時候孩子喜歡我們時刻陪在旁邊,看他們玩;但是將來孩子大了,他們可能更喜歡與自己的朋友一起玩,不需要家長時刻監護在旁邊,那我們該“識趣地撤退”。

6.

制定家庭規則。規則制定時,最好讓孩子一起參與,確保規則對家裡的每個人公平,並且確保家裡每個人都要遵守家庭規則。這些規則的存在,可以讓孩子知道,只要按規則做事,就會得到類似的結果,也就是可預見的結果。這樣的體驗,有助於孩子和父母之間的信任關係。

假如毫無規則,孩子做同樣的事情,這一次會被教訓,而下一次就沒事。這樣的經歷,對孩子來講是混亂而不確定的,因為他們不知道做同樣的事,帶來的結果會是怎麼樣的。

孩子長大後是否“孝順”你,取決於孩子小時候你是否做好這3件事

圖源:Unsplash

02、從孩子的角度思考和看問題,不要總想著指揮或改變孩子

走進孩子的世界,從孩子的角度思考和看待問題,可以讓孩子體會到父母重視他們的感受,重視他們看重的東西。這是優質親子關係的基礎,也是將來親子之間有好的“孝順”關係的基礎。

具體的來講:

不要總試圖改變孩子,或者總是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標準或意願去做事。相反,多接納孩子,允許孩子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嘗試。比如,孩子想把凳子假想成小汽車玩,那隻要確保安全,就可以允許嘗試;不用非要跟孩子強調或說教,這是凳子,只能用來坐,不可以當小汽車。

陪在孩子身邊時,多觀察孩子在做什麼,積極迴應和參與,但不做評判或比較。比如,可以跟孩子說,“這是小汽車的方向盤嗎?你開小汽車去做什麼呀?”;不要跟孩子說,“你這樣做不對;這樣是錯的”。

多聽孩子的說話,多觀察孩子的行為,體會孩子的感受。比如,孩子在“嘮嘮叨叨”地說幼兒園發生了什麼,過程中,也許會發現孩子只是在表達TA喜歡與哪個小朋友玩,TA覺得哪些事情很處理。透過觀察和傾聽,去了解孩子的真實感受。

走進孩子的世界,從孩子的角度去看待和思考問題,有時其實是給孩子機會來自己“決策”,“做小小領導人”。比如,讓孩子自己來決定怎麼玩、玩什麼,聽從孩子“指揮”,積極參與到玩的過程。再比如,當孩子想要做某件事,我們只要確保是安全的,那哪怕這件事在我們看來是沒意思的、沒價值的,也可以允許孩子去做。

所有這些點點滴滴,都是讓孩子體會到,他們被父母看到,被父母聽到,被父母尊重。有了這種感受,孩子和大人之間自然也會更親密。

孩子長大後是否“孝順”你,取決於孩子小時候你是否做好這3件事

圖源:Pixabay

03、注重親子陪伴,不一定長時間,但要注重高質量

好的親子關係,自然離不開優質的陪伴時光。與孩子在一起的時間,相比時長,質量相對更重要。

優質的陪伴,其實並非得特意安排一整塊時間來陪孩子。優質陪伴可以發生在生活中的各個細節。比如,陪孩子洗澡時,一起玩樂;一起駕車出行時,過程中可以互動交流。這些碎片時間,都可以成為優質的陪伴時間。只要我們用心地交流、陪玩、互動,就是優質的陪伴。

優質陪伴時間特別強調的是:

不受外界打攪或干擾。

人在孩子身邊,卻一直自顧自玩手機,或者忙別的事,那就算呆一起的時間再長,也無法促進親子關係。

作為父母,我們平時有很多事情要忙,除了工作還有家務,當然還需要一點自己的時間。所以,不用苛求與孩子一起的時間要有多長,儘量保證每天有一小段時間,是專屬於孩子的時間,就很好。

孩子長大後是否“孝順”你,取決於孩子小時候你是否做好這3件事

圖源:Unsplash

以上便是今天的分享,希望有所幫助。我是珊珊,關注我一起科學育兒。

-END-

如果覺得有用

歡迎分享給有需要的人

往期推送精選:

寶寶2歲前輔食不光不能吃雞蛋,還要堅持“三不”原則?

鉛中毒,影響孩子智力和行為,這些千萬別碰

“老得慢”的女性,一般有這10個共性,看看你佔幾個

從小允許吃冷飲和被父母限制吃的孩子,長大後哪些方面有差異?

長期吃麵食,與長期吃米飯的人,有什麼不同?哪種更健康?

寶寶說話早聰明?還是說話晚聰明?科學研究這樣說

孩子長大後是否“孝順”你,取決於孩子小時候你是否做好這3件事

祐苗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