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一個人,請不要以愛之名,來實施控制

愛一個人,請不要以愛之名,來實施控制

01

在生活中,你會發現好多人,包括你自己,都在自覺或不自覺地以愛之名,對其他人試圖進行掌控。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時常在嘴邊掛著“你必須聽我的,我這都是為你好”這樣的話語。

殊不知,在對方看來,你根本不是愛他,而是在向他實施控制,讓他覺得沒有了自我,沒有了自由。

而這麼做導致的結果就是,你越是提出要求,對方越是與你背道而馳,甚至一再地故意挑戰你的底線。

比如,在如今的開學季,作為一名老母親,你的職責就是督促孩子去學習、去寫作業,這確實是為了孩子好,讓他成績好。

你的所作所為是在對孩子表達關心和愛護,希望他學有所成,將來過上好的生活。

然而,當孩子某天的狀態不太好,突然不想學習,不想寫作業時,你覺得孩子不聽話、不懂事,頓時變得火冒三丈。

在你看來,你這是“責之深恨之切”;可是在孩子看來,你這是在強迫他事事必須得聽從,否則就是大逆不道。

就這樣,你把孩子痛罵一頓,親子關係一度陷入僵局。

愛一個人,請不要以愛之名,來實施控制

02

其實,在很多衝突或者矛盾中,事情的起因往往是混淆了“愛”與“需要”這兩個概念。

在《養育你內心的小孩》一書中,知名的心理諮詢師叢非從說:“需要是一種索取,愛是一種付出,兩者完全出於不同的動力:一個是‘你要為我做’,一個是‘我想為你做’。”

無論是親子關係,還是婚姻關係、婆媳關係,之所以阻礙重重,是因為我們把“需要”

當作

“愛”,還大言不慚地以愛之名,來達到自己的某個需要。

因此,要想捋順糟糕的關係,我們要做的就是平衡好愛與需要。

“好的關係就是:我擅長的地方我來滿足你,你擅長的地方你來滿足我。”

由此可見,

長期穩固關係的本質就是相互需要、相互支援、相互滿足

稍微留意一下就會發現,在我們身邊那些親子關係特別融洽的相處模式往往是,父母與孩子不再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欺壓感,而是當成彼此的朋友。

為人父母,懂得多聽少說,遇事先聽聽孩子心裡的想法,接納他的委屈與不滿,然後幫助排解不良情緒。

為人子女,正因為獲得了來自父母足夠的愛與信賴,

遇事主動

跟父母溝通,一起尋求解決的辦法。

家裡的花瓶被你打碎了,你不是隱瞞、欺騙或栽贓,而是第一時間主動坦白、認錯,你需要得到父母的諒解。

這就是良性的關係,愛與需要相互平衡,關係之間彼此理解和信任。

愛一個人,請不要以愛之名,來實施控制

03

在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中,親近和諧的關係就是相互依賴,切忌以愛之名,貫之以掌控。

如果你的丈夫總是對你有所隱瞞,那麼你要想想是不是自己要求太高;如果你的孩子愛撒謊,那麼你要想想是不是自己太過強勢。

愛的教育,是溫柔而堅定

。在對待家人親朋時,讓我們試著多一些寬容與諒解,少一些控制與敵意。

做到了這點,生活會更加舒暢,快樂也更加隨心所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