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視惠陵地宮

惠陵是同治皇帝的陵寢,始建於光緒元年(1875年)八月初三日,完工於光緒四年(1878年)九月,共用銀4359110。89兩。光緒五年(1879年)三月二十六日,同治皇帝載淳和皇后阿魯特氏葬入了地宮。1945年11月19日,惠陵地宮被盜。

1952年7月14日景陵大碑樓(聖德神功碑亭)觸雷電失火燒燬。國家文物事業管理局(即現在的國家文物局)派著名專家羅哲文、祁英濤(可能),在河北省文化局的李正、董增凱的陪同下來清東陵調查景陵大碑樓的被毀情況。他們在調查完大碑樓的事以後,順便探視了惠陵地宮和景陵地宮。

1996年8月19日,清東陵文物管理處副主任李生、龐玉忠在河北省文物局副局長劉世樞陪同下,拜訪了已經離休在家的李正先生,請他介紹一下惠陵和景陵兩座地宮的情況。李正先生首先介紹了探視惠陵地宮的情況。李正先生是這樣說的:

“第一個看的是惠陵地宮。我們下去了好幾位,有羅哲文、祁英濤、董增凱、和我。遵化縣公安局的一個局長和東陵的鞏所長。我們是從陵的正面的盜口鑽進去的。腰裡繫著繩子,一手持槍,一手舉著松明子。洞口外有人拽繩子。我們是一個個被系下去的。惠陵地宮,中間是皇帝的棺槨,棺的正面被打了一個洞,可鑽進人。棺像紫砂泥做的,不像是木質的,空棺,沒有槨。左右是后妃的,共是三個棺槨。屍骨在棺外,已幹了,頭髮還有。在第四道石門後邊發現兩堆屍骨,不知是盜陵者死在了裡邊,還是當年被封在地宮裡的人。惠陵地宮內無水,是乾的,門都是半掩的。”

這裡我作一下解釋:

一、惠陵地宮只葬了一帝一後,共兩個人,為什麼李先生說“共有三個棺槨”呢?原來,清朝皇帝棺制是一棺一槨制,外面大的叫槨,也叫外槨,裡面的叫棺,也叫內棺。槨套在棺的外面。李先生之所以說有三個棺槨,是盜陵匪徒把同治帝的外槨抬起來,放在了西旁,所以李先生說有三個棺槨,所以李先生說同治帝只有棺,沒有槨。

二、關於屍骨的問題。地宮只葬二個人,不會有第三者的屍骨的。一是清朝同治帝后入葬時不會將人關在裡面。二是盜陵時也沒有發生內鬥,互相殘殺。如果發現有三處遺骨,也可能是把同治帝的屍骨分為兩處了。

三、前幾天,我已在頭條裡講了李正等人探景陵地宮的情形。

探視惠陵地宮

探視惠陵地宮

探視惠陵地宮

探視惠陵地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