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架核動力戰鬥機問世?可以連續飛行十五年,到底是真是假?

老周

摘要:最近網上出現一張照片,是一架外形比較酷炫的飛機,圖注是世界上第一架核動力戰鬥機,由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研製,以B52為載體,發動機功率68000馬力,可連續不著陸飛行15年。這個訊息是真是假?且聽老周的詳細分析解讀。

第一架核動力戰鬥機問世?可以連續飛行十五年,到底是真是假?

最近網上出現一張照片,是一架外形比較酷炫的飛機,圖注是世界上第一架核動力戰鬥機,由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研製,以B52為載體,發動機功率68000馬力,可連續不著陸飛行15年。這個訊息是真是假?且聽老周的詳細分析解讀。

單看這張圖片和圖注,就有不少錯誤。

首先,圖片上的飛機外形,明顯是具備隱身特性的氣動外形,而B52是美國1948年開始研製,1952年進行首次試飛,故名B52。在那個時候根本沒有隱身外形的概念,怎麼可能會有這樣酷炫的外形?只要對B52有所瞭解的人,就很清楚,這樣的外形和B52的差異實在太大太大了。就算是再B52基礎上改進,也不可能差異如此懸殊。

其次,說是核動力戰鬥機,怎麼會以B52作為載體?B52可是轟炸機啊,從來沒有聽說過,戰鬥機是要以轟炸機作為載體來研製的,這就好比是誰看到過跑車以集裝箱大卡車為載體來改進?完全是性質截然不同的兩種東西,除了都是飛機,就沒什麼共通之處了。

再有,B52是波音飛機公司研製的,如果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研製的話,絕對不可能用競爭對手波音公司的飛機作為載體,肯定是用自己公司的飛機作為載體。

第一架核動力戰鬥機問世?可以連續飛行十五年,到底是真是假?

所以,從這三點九可以很明確,這張圖片以及圖注錯誤百出,而且都是常識性的錯誤,可見杜撰這個訊息,編排這張圖片和圖注的人,顯然是個軍事“小白”,對軍事常識性知識非常匱乏。

那麼,世界上到底有沒有核動力戰鬥機?

至少據老周能夠接觸蒐集到的資訊,還沒有核動力戰鬥機。因為研究核動力戰鬥機的想法,實在是腦洞太大了。

具體來說,核動力戰鬥機存在三個致命的先天性缺陷:

第一,核反應堆的問題。

核動力,就是指以核反應堆產生能量作為動力來源。但是核反應堆要小型化達到安裝在飛機上的程度,就以B52為例,空重只有8。3噸,要在這樣小的體量上安裝相應的核反應堆,難度不小。而且核反應堆的啟動與關閉,都是要有一個很複雜的程式,這個對飛機來說並不合適,飛機強調的是快速反應,緊急情況下需要緊急起飛。相比之下,艦艇的出航和靠泊,本來就很繁瑣複雜,而且出航一次就要幾個月,這和核動力還能夠契合。而飛機起飛後在空中幾個月不著陸,簡直不可能想象(這點下文還會詳細說)。還有,核反應堆是有一定輻射性的,需要隔絕輻射的裝置和措施,這個在飛機這樣狹小的空間也很難落實。

第一架核動力戰鬥機問世?可以連續飛行十五年,到底是真是假?

第二,安全性的問題。

裝載核動力裝置的飛機,和平年代如果出現事故墜毀,那麼墜落到哪裡都會造成一大片地區的核汙染,如果墜毀在別的國家,無疑將會引起嚴重的外交糾紛。戰爭年代如果被敵方在空中擊爆,核汙染會隨著高空氣流在大氣層中飄散;如果被擊落,落到哪裡就會造成一片核汙染;如果在己方機場上被摧毀,那麼自己的基地都會成為一片廢墟,而且還是核汙染的廢墟!甚至可以說,這種核動力飛機本身就是一顆“核彈”。

相比之下,核動力艦艇都是在大海上活動,即便出現事故或者被擊沉擊傷,也都是在大海上。大海本身就有自我淨化功能,就算有核汙染,也會被大海稀釋,不會產生太嚴重的後果。歷時上也已經有過核潛艇事故,確實沒有出現災難性的後果,單如果是在空中或者陸地,恐怕就要嚴重多了。

第三,使用性的問題。

核動力最大的優勢,就是澎湃的能量,幾乎無限的續航力。這一點在艦艇上是很明顯的優勢,因為艦艇空間大,艦員可以在艦艇上吃飯、睡覺,輪班值更。但是飛機上空間很小,尤其是戰鬥機,基本上就是一個飛行員,也沒有吃飯睡覺的空間,就算按照圖片上所說,可以不著陸飛行15年,那麼飛行員這15年在飛機上不吃不喝不睡覺?這樣15年不著陸有實用意義嗎?

第一架核動力戰鬥機問世?可以連續飛行十五年,到底是真是假?

不過,在上世紀四五十年代,美蘇確實都曾經有過研製核動力飛機的計劃。

美國在1946年就提出了“飛機核能推進計劃”(NEPA),並在1951年開始正式付諸實施,但專案啟動後就發現很多根本就束手無策難以解決的難題。1955至1957年間試驗飛機搭載試驗反應堆進行了47次飛行,不過所有的飛行,核反應堆都不提供動力,但卻提供了大量的關於核輻射的資料。最終在1947年這一專案徹底下馬。

蘇聯當然也不甘落後,而且進展比美國還快。1961年5月,核動力轟炸機圖-119首次升空,核反應堆安裝在彈倉位置,飛行時仍使用常規動力。1961年8月後改為實用NK-14A型核動力渦槳發動機,開始核動力飛行。不過,由於核反應堆的核輻射對機組成員的影響以及洲際導彈的快速發展,蘇聯也很快就停止了核動力飛機的研製。

就這樣,圖119就成了世界唯一一種核動力飛機,名副其實的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第一架核動力戰鬥機問世?可以連續飛行十五年,到底是真是假?

1960年代以後,隨著洲際彈道導彈的發展,在軍事上,核動力飛機就沒有什麼實際意義了,加上核動力飛機與生俱來無法克服的缺陷,所以美蘇都停止了核動力飛機的開發。

那麼,六十年後的今天,還有哪個腦袋被驢踢扁的傢伙會再想起來研製、開發核動力飛機?

當然,未來科學技術的發展,核反應堆小型化,以及在狹小空間隔絕輻射的問題可能都會在技術層面得到解決,但是一架飛機就算是一個機組,五六個飛行員,在飛機這麼小的空間裡,吃飯睡覺,輪班執更,你覺得能夠堅持多長時間不著陸?三個月?半年?還是一年兩年?那麼核動力15年不著陸(即便真的實現的情況下),又有什麼實際意義呢?

如今網路上各種資訊真真真假假,魚龍混珠,有些看起來還像怎麼一回事情,關鍵就看你用常識和知識的積累去鑑別了。

(本土圖片來自網路)

老周,本名周明,曾用網名光亭,長期從事軍事戰史研究,曾多次在鳳凰衛視、上海電視臺擔任軍事欄目嘉賓。出版過二十多本軍事書籍,可在微店“知兵堂書店”、某寶網店“知兵堂書店”上諮詢購買。現在喜馬拉雅上有個人專欄“老周軍事”,製作軍事類音訊節目。在各大影片平臺都開設“老周新觀察”影片號,解讀軍事熱點,敬請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