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而代之?超290億顆,晶片結果正式傳來!外媒:苦果接連而至

作為現代科技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項核心產品,晶片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之內卻不是我們攻關研發的核心。一方面的原因是除了晶片領域之外,我們在其他科技領域同樣處於短板狀態;另一方面則是在製造、經濟全球化的影響之下,晶片作為科技產品的一種很容易就可以買到,從費用上來說也比自主研發要低廉不少。因此也導致在晶片領域長期存在“造不如買”的觀念。

中企砍單290億進口晶片

隨著我們自研晶片的力度不斷增加,如果國內已經在電池管理晶片、快充晶片以及影像晶片等領域取得了突破,並實現了一定的替代,這一點從國內進口晶片數量持續減少的規模上也能看出來。根據相關資料顯示:在2022年的上半年,國內進口晶片的數量為2796億片,同比下滑10。4%,相當於在半年的時間裡,中企砍單進口晶片290億片。對此,外媒也紛紛表示:結果清晰了。

取而代之?超290億顆,晶片結果正式傳來!外媒:苦果接連而至

要知道,在半導體晶片領域,我國科技企業一直都無法摒棄“買辦”的思想,而這一次老美修改晶片禁令,讓半導體晶片成為了國內卡脖子的痛,沒想到這倒逼著我們加快了在晶片領域自主研發的步伐,其中華為、小米、OPPO和vivo都已經在晶片領域進行了佈局,並自研出了螢幕驅動晶片、電視晶片以及汽車晶片等各種晶片,有了這些自研的晶片來替代以後,我們自然也就減少了對國外晶片的依賴和進口。

在全球發展最快的20家晶片企業中,有19家都是來自於國內市場;在極致的打壓之下,只會激發我們自主研發的鬥志;如今從國內砍單晶片的數量不斷增加來看,結果也確實清晰了,只要我們不斷加大自主研發的力度,那麼最終我們也將在晶片領域實現自給自足,到時候老美的晶片賣不出去,也自然會上門來求著我們買晶片。

取而代之?超290億顆,晶片結果正式傳來!外媒:苦果接連而至

倒逼他國技術發展

當英偉達、高通等晶片企業斷供後,各國沒有辦法,只能加緊研究自己的技術,比如中國的華為,經歷了最困難的時候,成功研發出麒麟晶片和鴻蒙系統,目前鴻蒙系統已經用於各個華為手機中,使用者也表示無不良反應。

再加上其他國家的自主研發,高通公司已失去全球第一移動晶片的位置,目前已損失超過80億美元的市場;除此之外還有美光,營收減少了20億美元。

於是就有了前一陣子美國半導體晶片聯盟向美國政府索要補貼的事。

也是從這裡開始,各國晶片產業都在蓬勃發展,美國的壟斷地位被打破,嚐到苦果的科技公司不得不遞交申請希望政府能夠儘快恢復他們的出貨自由,英特爾還頻頻示好,表示不想離開中國市場。

取而代之?超290億顆,晶片結果正式傳來!外媒:苦果接連而至

晶片自主化還需多久

全球的晶片需求激增,臺積電是最大的贏家之一。晶片需求飛漲導致全球汽車製造商晶片短缺,不得不迫使一些汽車廠商停產。

而今年的需求將繼續增長,據預測,今年全球晶片銷售將增長8。4%,繼續使臺積電、英特爾和三星電子等公司受益。中國晶片製造公司也將繼續購買半導體裝置,以生產更多晶片,這將有助於東京電子和ASML 等公司的銷售增長。

那麼,國內實現晶片自主化還需多久?

5G時代的到來,催生了智慧裝置對晶片的需求。不僅手機、電腦,還有汽車、各類電器都需要晶片的支援,而晶片成了智慧裝置的靈魂。另一方面,臺積電斷供華為,美國對華為控制晶片出口,也再一次地警醒我們:晶片的國產化,是我們必須要面對的難題。

據資料顯示,2019年中國的IC產量佔其近1250億美元IC市場的15。7%,而IC市場需求還是遠遠高於IC產量。由於晶片製造相關的基礎科研能力不足,國內企業無法跟上世界頂尖企業的發展步伐,缺少足夠的市場競爭力,差距逐漸拉大。

美國在晶片設計、製造領域有巨大的優勢。美國公司設計的晶片佔了54%的市場份額,國內企業設計的僅佔3%。國內晶片自主化還有很遠的路要走。

取而代之?超290億顆,晶片結果正式傳來!外媒:苦果接連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