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焚書坑儒的始作俑者竟是他,歷史上還赫赫有名

秦始皇廣為後世詬病和痛罵的就是他的焚燒詩書、坑殺儒生。這兩件事讓他永世背上了“千古暴君”的罪名,這兩件事的“本來面目”到底是什麼呢?你們知道秦始皇焚書坑儒的始作俑者是誰嗎?在歷史上還赫赫有名呢?

據《史記》中描述,秦始皇執政以來,遵循了秦國崇尚武力、重用刑罰的傳統。在六國滅亡後,原六國中本就承襲戰國以來“處士橫議”的風氣的書生們,不斷地以《詩》《書》典籍及先王善政為根據,評論時政,表達自己的憤恨,在一定程度上威脅著秦王朝政權的鞏固和政令的推行,也滋生了秦始皇強烈的不滿情緒。

秦始皇三十四年(前213年)的一天,秦始皇在咸陽宮舉辦了一次宴會,70名博士應邀都參加了,他們一起向秦始皇敬酒祝福。這時,僕射周青臣帶頭向秦始皇敬獻祝詞,他說道:“原先秦國的土地只有千餘里,如今靠陛下的神聖英明,平定了海內,趕走了蠻夷。普天之下,沒有哪個不臣服。建立郡縣,不封諸侯,人人安居樂業,萬世萬代永無戰爭之憂患。從古到今,誰也沒有陛下這樣的威德!

這時候,一句反對的聲音驟然響起。來自齊國的博士淳于越,他不同意周青臣之議,針鋒相對地說,商周享國千有餘年,分封子弟功臣,在四周拱衛輔佐。現在陛下擁有天下,但陛下的子弟卻是普通老百姓,一旦有犯上作亂之臣,怎麼能互相救助?辦事不效法古代而能長久的,我還沒聽說過。周青臣當面討好只會加深陛下的過錯,他是一個十足的奸臣!

秦始皇命令大臣們都發表意見。這時,推崇法家思想的丞相李斯提出了建議:”五帝執政推行的做法不相同,也未重複,三代的制度不相承襲,他們都能把國家治理得很好。為什麼?因為所處的時代變了。皇上創千秋大業,建萬世功勳,這不是像淳于越那樣的腐儒能夠理解的。他們就憑著一張嘴巴,以古非今,蠱惑百姓。如果新的政令一出,他們就會在街頭巷尾,議論紛紛,進而影響社會安定。長此以往,不但降低了皇上的威信,而且也必將形成一股股反對的勢力,終將會成為朝廷的一大隱患。

秦始皇對此也深有同感,於是,就進一步徵詢李斯若要解決問題需要採取什麼措施? 李斯建議,除了秦國的史書,原六國史官所記之簡冊,一律燒燬;除了博士,凡私家所藏《詩》《書》及百家語,也要焚燒;有敢於交頭接耳談論《詩》《書》的,重罰砍頭;以古非今的,重罪滅族;官吏知而不報的,與其同罪;令下三十日後留書不燒的,臉上刺字後罰苦役,戍邊築城。但凡醫藥、占卜、種植的書可以不燒,繼續使用。

秦始皇聞後大喜,正合心意,立即批准在全國推行。一場蔓延全國的焚書運動就這樣開始了,大量寫在竹簡上的古代文獻在熊熊的烈火中化為灰燼!

據史籍查詢,“焚書坑儒”雖然是壞事,但秦始皇只殺了孟子一派“法先王”的四百六十個儒生,未殺荀子一派“法后王”的儒生;只焚“以古非今”的書籍,其他方面的書籍卻沒有焚燬。可見,秦始皇“焚書坑儒”這些“壞事”在當時有其必然性因素,難以避免,但縱觀歷史,為秦國吞併六國,統一中國,這又有一定的積極意義。